[倚天同人]不入轮回_作者:青轩书生(66)


话音刚落,阳顶天就发现成昆缓缓转过头看向他,一双杏眼睁得极大,眼中俱是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神态。他不禁一怔,正要再问,成昆却已再度低下了头,伸手不在意一般扯了扯那条碧玉佛珠,道:“没事,怕忘带了——就先戴着吧!”
他声音如常,加上又是低着头,细碎的刘海将他侧脸上的表情遮了大半,看不真切,阳顶天便也没当回事,只是笑道:“还能怕忘了?我总会提醒你的——好了,穿上鞋就走吧,水我兑好了,去洗洗脸,只擦可不行!”
成昆低低的应了一声,道:“师兄,我要更衣,你先去洗漱吧!”
阳顶天只道小孩儿是害羞了,便点点头绕过屏风走了出去。成昆听到脚步声渐行渐远,才慢慢坐起身,用力扯了一把颈项上的佛珠,确定自己扯不下来后,颇有些嘲讽意味的勾起了唇角。
毕竟是地藏菩萨亲自给他的东西,哪有这么容易便摘下来的?他之前想得未免太天真——成昆摩挲着那一粒粒饱满圆润的碧玉佛珠,微微眯起眼:也罢!就算一直带着这东西又如何?这辈子反正已是捡来的,他又不打算再走上辈子的老路,挂着就挂着吧!
忽略了心中那一抹不爽感,成昆穿好衣服鞋袜下了地,将佛珠重又塞入领口中,这才走向门口所在的方向。
……
一顿早饭吃得格外压抑,一方面是因为第一次扭转命运的尝试失败,另一方面则是早晨那场小小的插曲。成昆从走进饭堂之后就一直沉着脸,那张小脸上摆出这么一副沉闷的表情,看起来倒有些意外的逗人。
阳顶天大概猜到了他的想法,也不阻止,只是笑眯眯的坐在他身旁,不时夹个包子过去,或者同陶玉山随意聊上几句,吃完早饭后,才嘱咐成昆检查一下是不是有落下的东西,准备送他们师徒下山。
说是送到山脚,阳顶天却是一路将两人送出了很远,一直走到官道上才停下脚步,离开前免不了各种嘱咐关照,尤其叮嘱了成昆几句,言语中难掩关切。成昆心中郁闷:真要是这么担心的话,干脆跟着他们一同去陶家庄不就可以了?他可没看出阳顶天那点伤真有什么要紧。就算有,大不了他们放慢速度走就是了,反正也不着急回去。
可惜这种略显凉薄自私的话成昆此刻实在是说不出来,便只能闷闷不乐的跟着陶玉山离开,不时回头看看距离他们越来越远的那道卓然身影,无数次生出冲动想要停住脚步扑回去——这种前所未有的牵挂感,成昆算是第一次领教了。就算是以前离开师妹闯荡江湖,他都没有过这么强烈的感觉。
这种心情不受控制的感觉很糟糕,至少对成昆这种冷静惯了的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为了杜绝自己过分患得患失失了平常心,成昆干脆狠狠心转过头,阻止自己回头去看。就这样,直到过了官道拐角,师徒二人翻身上马,他才恋恋不舍的最后回头看了一眼,可惜这个角度已经什么都看不到了。
陶家庄远在山东,距离他们之前所在的北山相距甚远,来回快马大约需五日左右的行程。陶玉山与成昆这对师徒本身感情就不深厚,重生后成昆更是对这位便宜师父各种看不顺眼,因此这一路走的可谓是沉默之极,两人除了吃饭休息就是赶路,居然始终都没交谈过几句话。
这日天气回暖,到了中午,日头竟晒得人周身发热。师徒二人赶了一阵路,俱都感到汗流浃背,水壶中的水更是早早就喝完了。
于是在见到前方一座简陋的茶寮后,两人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去那里稍作休息。
此处临近官道,也算是人来人往的必经之处。茶寮虽然简陋,里面人却不少。陶玉山和成昆挑了个靠角落的桌子坐下来,由陶玉山点了几个小菜,一壶淡茶,两碗米饭,便坐下来闷头饮茶。
因为往来客人较多,加上天气偏热,又是正午时分,小二有些忙不过来,饭菜上的也就比平时慢得多。师徒二人除了赶路之外别无要事,也就没太在意,陶玉山干脆走到马旁,摘下他与成昆的水袋,走到厨房里给了小二一个铜板要求填满。
成昆一个人坐在方桌旁,眯眼喝着苦涩的粗茶,双眼看似无聊实际机警的观察着周遭的环境。这是他上辈子闯荡江湖多年养成的习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注意能够掌握的线索,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证自身的安全,从而谋求最大的利益。
这一听,却真让他听到了一项感兴趣的消息。
他们隔壁桌的那些人比他们来得早,装扮略显怪异,其中有几个人眉目轮廓也较常人深邃些许。成昆一眼便看出那些人来自西域,又听他们低声谈论只是隐约提到“昆仑”“崆峒”之类的字眼,心中一动,便暗自留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