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漫同人 > 麟趾公子[红楼]_作者:孤光与清辉(186)
“噗,河道里挖出石佛?”闻颐书一下没忍住,笑倒在了桌子上,“这,这,谁人出的主意?怕是没读过书?他怎么不说狐狸半夜鸣叫,鱼肚子里藏着吃素呢!哈哈哈哈!”
他笑得肆意妄为,说出的话大逆不道。梁煜将人按住了,无奈道:“你呀……”
闻颐书边笑边说:“也是会折腾,何必去山阳?寻个近些的地方,还省了许多人力。”
梁煜道:“我朝龙起山阳,自然要奉此处为吉地。”
“可是,他们这一挖,不怕把运势给挖没了?”闻颐书反问之。
被他问的一噎,梁煜只好道:“那大概真的是脑子有些问题吧。”
比起胡说八道,梁煜对着闻颐书还差几个档次。二人胡说一番,闻颐书随口提起一事,“对了,前儿有肃王殿下的人来找过我了。”
“哦?”昭王殿下挑了挑眉毛,“如何说?”
“也没什么事,不过说会为我做主。若到时要当面对质时,叫我实话实说,莫要害怕。”闻颐书回忆了一下,又实在想不起来具体说了什么。他刚午睡醒,正是迷糊的时候,哪里记得什么话来。
梁煜点点头,“按照老六的性子也不过这两日便有结果。”
闻颐书哦了一声,一双眼睛瞧过来,“不会连累到你吧?”
听到他这样问,梁煜心里高兴,面上表情愈发温柔。摸了摸闻颐书的脸颊,柔声道:“不会,你只管自己便好。”
“哦,”闻颐书又一点头,继而看着窗外。良久,他忽而开玩笑似的:“想不到自己还能去大明宫里走一遭……”
梁煜没答话,只在心里道:只管到了日后,那大明宫于你便是家常来处。想出便出,想进便进,让你无比自由自在。
作者有话要说: 石像梗:
元朝末年,天灾人祸,民不聊生,栾城人韩山童因祖父烧香信佛,传播白莲教,(意在发动农民推翻元朝统治)被谪徙永年。元至正一年四月(公元1351年),朝廷强征民夫修治黄河决口。民工挖河时,发现有一独眼石人(韩山童、刘福通事先埋于河滩)。是时,流传于民间的谣谚:“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得以应验。五月韩山童、刘福通在永年白鹿(路)庄聚众三千人,杀白马、黑牛立盟起义,以红巾为号,“称红巾军”,拥韩山童为明王。不幸事泄,山童被害。刘福通突围,其子韩林儿,随母杨氏逃往武安山中。
——————————
狐狸和鱼梗:陈胜吴广起义
——————————
这里顺手黑了宝钗。曾有一段时间,我觉得宝钗很可怜,觉得她没得选。后来就觉得这个人可怜又可恨。现在则用很平常的眼光去看书中的每一个人物。
关于宝钗的病,我一直觉得那个热毒其实是她作为一个少女的天真浪漫与热情。而这一些都被狠狠压制了。叫薛宝钗成为一个山中高士晶莹雪,冷心冷情。也不晓得那冷香丸到底是好是坏……
——————
最近又热又累,只想瘫倒在床上……我这儿都四十度了,谢空调救命之恩TAT
第90章 章九十
那石佛如何如何传奇, 又象征着怎么样的吉运, 与永嘉帝来说都已经没有什么用处了。在他看来一件极度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忽然在宫宇之中出现——太子垂涎女子美色,假公济私, 恃强凌弱派京兆尹实行逼迫之举。
珠镜宫里修身养性的王贤妃今日一早忽然打死了一名宫女,随后又棒刑了几个宫侍。闹得全后宫沸沸扬扬。此时讲仁厚, 哪怕宫中死去的下人们念念不少。但像这样明面之上闹出来的实在是罕见至极。
果然,得到消息之后的皇后娘娘第一时间便去责问珠镜宫为何如此惨无人道。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张保寿见外头有御前太监探头探脑,于是亲自前去过问。再回来之时,为皇帝带来一个十分臊脸的消息。
“此话何处来的?”永嘉帝略显怒意。
张保寿搭着眉毛, “说是贤妃一早去宫中小佛堂诵经, 听到那个宫女在与人嚼舌根说的便是此事。大怒之下便杖杀了那宫女。”
永嘉帝摔了手中御笔, 站起来, 喝道:“去珠镜宫!”
方来到珠镜宫里, 只见王贤妃跪在皇后面前, 满脸是泪的哭道,“妾谨遵陛下旨意, 念佛修心。在佛祖面前犯下如此杀孽, 实在是罪不可赦。妾自知罪孽深重, 愿领受责罚。可是皇后娘娘……
这样的事若是从我宫里传出去, 必叫太子殿下以为六儿对他有不敬之心。然而他们终是兄弟, 尚有可解释清楚的机会。可如果传到外面,悠悠众口,叫太子殿下威严受损, 那才是天大的罪过!臣妾如何都无甚关系,只是这样的流言万不可传出去!还请娘娘明察宫中宵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