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秦小受想换未知数来教孩子,但一来孩子还太小,而且他在解释未知数之前,要得解释什么是x!还有阿拉伯数字,还有各种希腊字符……二来,秦小受发现,四儿对‘数学’这个科目并没有多少兴趣,只有当这些数字设计到财富的时候,四儿才会显现出热情,而在做数学题的时候,不过是对于数字比较敏感罢了。不过最后,不甘心的秦小受还是把阿拉伯数字教给了孩儿,看着二儿和四儿闪亮亮的崇拜星星眼,大大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至于之后那个不和谐询问自己,‘这就是三百多年后通用的字符么’的不和谐声音,就自动忽略过去了。
秦小受对于现在的日子挺满意的,有了三儿的帮忙,好多奏折甚至都不用多加讨论,三儿几句话就解决了,秦小受更多是听的份,对此,秦小受也不是没有觉得受打击过,不过渐渐就释怀了,更何况,那是他儿子!值得骄傲才对!当然其中,减负最多的其实是岳乐,每天可以少跑好多次御书房,甚至有时候根本就不用去了,但皇上无论在处理奏折还是出台的那些政策都越发成熟稳重。岳乐对此替皇上感到很高兴,而并不是担心自己的地位和在皇上心中的信任感降低。当然,现在偶尔去御书房,总能看到书桌两边父子相对而坐的情形,让岳乐有一种明悟的感觉。当当他去探索这内容的时候,却觉得自己的猜测有些荒唐可笑。
三儿对于自己现在的日子也挺满意的,不同于上辈子自己一个人处理奏折费劲脑子想前朝那些事,现在都有人陪着自己,一同处理,一同思考,一同讨论。甚至有时候,三儿会忍不住有这样的念头,若不是有这辈子的‘皇阿玛’,这么一个人陪着自己,身份不比自己低,姿态和态度又并不在自己之上,两人对彼此都坦诚充分信任,有亲情血缘关系,但又远不仅止于此。倘若没有这么一个人,恐怕自己会厌倦了做皇帝。会厌倦于厌倦于坐上那个位置。但如果真的在这样的条件下让他选,他还是会上位。并不是他对这个位置有多么眷恋,而是他对这个大清朝放不下。他有这份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么多年来,其实体会最深和学得最好练习得最多的,就是做自己不喜欢但作为帝王该做的事。
二儿和四儿也很满意,三兄弟相处得很和平,阿哥所的奴才也都很尽心,最重要的是,可以天天见皇阿玛,又天天有糕点/金豆子,在三人小集团里,有三儿做领导,用流行一点的话说,就是跟着二儿有糕吃/有豆豆拿!在三儿的带领下,三个小孩在太后贵妃面前,嘴甜懂礼,尤其是以二儿卖萌技巧最高,后妃们又怎会不知皇上这几个心头肉的爱好,金饰糕点一个劲地塞。
等回去之后,三个人分赃,准确说是两个人分赃,划分很明确,吃得归二儿,值钱的归四儿,至于三儿,每次回来留下东西就潇洒地离开,小头一甩表示,只要确保他在这个小集团里的绝对领导地位就行!
第35章 选秀
时间又那么嗖嗖的一过,转眼又是两年过去,这两年里,秦小受在三儿的帮助下,总算初有明君之姿,两人又有重生+穿越这个作弊器,无奈论在用人方面还是制定各项政策上面都省了很大的力气。在前朝景象一片良好的时候,边疆也逐渐告捷,地方的反抗,和一些打着‘反清复明’旗帜的贼寇也被抓的抓,歇的歇。总之,这个皇帝总算有那么点作为了,而秦小受也稍微安心一点的时候,太后就坐不住了,已经连续一个月在想方设法给秦小受塞人了。
一开始,太后还只是给秦小受提扩充后宫,要选秀,被秦小受给推了。于是太后就开始了长达一个月的连续轰炸,一开始的苦口婆心,渐渐变为装作生气不理秦小受,再到后来派苏茉儿装作中间人去劝秦小受和她和解,最后在和解之后又动之以理晓之以情,知道皇上一心专于政事,但这选秀可不仅仅是为了他自己,满清和大臣们已经眼巴巴看着这么多年想送女儿进来,结果一个都没成功,这么下去稳不住他们的心。尤其是现在后宫还被蒙妃霸占着,虽然太后要为博尔济吉特要为蒙古那边考虑,但满清贵族也得罪不起,要是他们不能在这后宫占得一个位置,长此以往那面生异心太后不得不承认,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福临要治理稳得住这皇位,比起蒙古那边,八旗更值得拉拢,不拉不拉不拉……
总之一堆厉害关系分析下来,让秦小受不从也得从了。秦小受不得不接受这种近似卖身的形势,想到以后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受桑地去找孩儿们求安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