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微微一笑,亲自扶起陈宫,若不是陈宫帮他游说衮州州府官员,想必他还无法入主衮州,而且陈宫有大才,只有重用陈宫,衮州士林才能心安,同时重用陈宫可以得到更多名士的承认,所以曹操对陈宫很重视。
至于未来陈宫是否会叛乱,曹操表示,他对自己有信心。
“公台快快免礼,操才要感谢公台才是,既然公台如此看重曹某,那曹某必不负众望!”顿了顿,他道,“闲话少说,待曹某先解决了来犯的青州黄巾后,必与公台畅谈!”
陈宫一愣,随即心下欣然,看起来这曹操果然雷厉风行,敢为天下不敢为之事。
在讨伐董卓之时,那么多会盟义军,偏生只有曹孟德敢带兵直冲董卓军阵,并小胜几场,虽然后来遭遇大败,却也非战之过。
陈宫眼中闪过期待,或许,选择曹操这一步棋,他走对了。
第83章 三国‘杀’
陈宫来了,荀彧还远吗?
在曹操虎躯一震将来犯的青州黄巾全部俘虏,弄了三十万吃干饭的闲人后,不仅他的粮食全部耗空,也换来了偌大的威名。
于是荀彧拖家带口的来了,所谓的拖家带口,就是他和他侄子荀攸一起来了。
曹操笑的很得瑟,他就等着荀彧来呢!
荀彧,字文若,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荀令君,传说中的王佐之才,在曹操四处征战时荀彧谨守兖州门户,如果没有荀彧,曹操崛起的速度不会这么快。
荀彧是个美人,或者说是一个君子端方的美人,他穿着青色的广袖长襟,衣领处绣着同色兰草,头戴高冠,面白如玉,眉眼如星,清秀通雅,温和淡然,行走间一股淡淡幽香散发,宛若遗世独立的君子兰,令人心生敬服。
曹操打量荀彧的同时,荀彧也在打量曹操。
他将袁绍扔一边跑过来找曹操,自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说起来在董卓祸害洛阳之前,他就在洛阳担任守宫令,自然也参与过袁绍举办的聚会,和曹操略谈论过几句话,那个时候曹操给人的感觉非常平淡,就好像他的全部光彩都被袁绍给掩盖了一样,完全无法吸引人的注意力。
若不是那次何进召集名士讨论是否诏各郡兵马除去宦官,他坐在角落里,无意中发现曹操眼中的那抹凉意和微嘲,恐怕他根本就不记得曹操此人是谁。
可一旦注意上了,就再难将目光从曹操身上移开。
这是一个不动则已,一动却搅乱风云的人。
看似只随意招募了五千人就草率的发起盟约讨伐董卓,最后那么多会盟人员,却只有曹操获得了天下皆重的威名。
五千人尽管打的只剩下一千人,可正因为之前的义举,丹阳太守转手又给他了五千兵= =
带着这五千兵马,曹操只身追击董卓,获得了几场振奋人心的胜利后,又恰到好处的被打了落花流水。
虽然他后来输了,可天下皆知,他曹操输不是因为战力,而是因为粮草。
于是没多久陈宫就带着兖州谋士双手将兖州奉上,给曹操安身立命之所,只需恢复兖州民生,粮草自然不是问题。
得到兖州后曹操并没有立刻开始兖州州府运转,而是快速出兵,施展巧计将青州黄巾分而化之,最终全部俘虏,瞬间,他曹操睿智英明,仁慈宽厚的形象树立起来,而且他还给了天下士子投奔他的理由。
——老子没粮食了老子没人管理这么多俘虏老子需要战士守卫兖州老子要开疆扩土!!!
快来人啊!
于是他荀彧就立刻跑过来了= =
想到这里,荀彧微妙的有种被算计的感觉。
他上下打量着曹操。
曹操今年快要奔四了,年纪老大不小,在这个年代,也算是即将步入中老年,但在曹操身上却根本看不到衰老的痕迹,甚至连一点沧桑都看不出来。
他罕见的穿着一身红衣,外面披着厚重的披风,头上并没有像束冠,只是随意拿着一抹黑布扎着,长长的头发披散下来,本应该是衣冠不整的穿着,却神奇的有种优雅。
这种优雅不同于世家公子,比世家公子少了一分圆润,多了一丝锋利,少了一分朝气,多了一丝透彻。
他骑着白色高头大马,马旁挂着银色长枪,嘴角挂着他曾看到过的微凉笑容,黑色的眸子好似深渊,幽冷无边。
看到荀彧过来,他下马,站立在马前,荀彧双手抱拳,刚要说话,曹操笑了。
“吾之子房,终于来了。”
“……”荀彧那种被算计的感觉更加重了。
荀彧深吸一口气,再度准备开口,曹操继续笑眯眯的道,“州府内大小事务都交给文若了,既然友若也来了,那就让他帮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