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_作者:洛娜215(532)

这便是因为他不再站在“道”字一边。

但景帝之举可谓及时止损。

他将晁错诛杀,自己承担了一个软弱之名,实际上却是将这个叛乱之火从自己身上挪开了。他向世上的人证明——这些人叛乱只是因为他们想要叛乱,和我没有关系。

相比一个「逼反七王」来说,一个软弱能算什么?

这就是帝王权术。

而如果当时景帝没有先杀晁错再兴兵,那么同样以“清君侧”之名义被藩王造反的朱允炆的结局很可能就是他的未来。

更何况,景帝是以少打多,而朱允炆则是以多打少。

夏安然的视线落到了刘彻的家庭作业上头。

他叹了口气,其实他自己是最讨厌讲一个故事然后将其中的正正反反说出来。他觉得孩子就应该有自己的童年,每个故事背后的人性因果没必要让他们现在知道。就像他小时候一样,只要傻乎乎地因为哪吒自刎落眼泪,因为他复活开怀,何必硬是要挖掘这个故事背后的悲伤和绝望呢。

但是刘启和他的想法有不同,他已经顾不得是否揠苗助长了,就怕刘彻还没有长成之前就要倒下。

“我不喜欢这样!”刘彻捏住了拳头,“这,这就和扬汤止沸一样,没有解决根本问题。而且,而且这未免过于薄,薄……”

当中牵扯到七国之乱,刘彻咬牙半天,一句薄情还是没能说出来。

小少年气得眼睛都红了。

夏安然伸手将他搂了进来,刘彻已经很少有这样激烈的情绪了,他闷了半响才道:“阿兄坏。”

“阿兄最坏!!”

“阿兄,我,我不会变成哪吒的对吗?”

“……不会。”夏安然一下一下顺着小少年的长发,就像他还是豆丁时候一样。

“你不会是孤身一人的。”

“大家也不是因为你是个太子才喜欢你的。”

“那阿兄要保证,在你眼里,彘儿是太子之前,先是彘儿。”

“好。”

“阿兄要最喜欢彘儿,比喜欢所有弟弟都要喜欢。”

“……好。”

“比皖兄更加喜欢哦。”

夏安然看着弟弟乌溜溜的眼睛陷入了沉默,片刻后他毫不留情地给了弟弟一个脑袋崩,“长脸了是不是?刘小猪!睡觉!”

刘彻拿一口小白牙磨了磨被子,含含糊糊地说道:“我就知道,阿兄你有了皖兄就不要弟弟了。”

“闭嘴,再说背书去!”

被如此粗暴对待的刘彻一点没生气,他思考片刻,忽然问道:“那阿兄一百多个崽崽怎么办?皖兄能生吗?”

夏安然深吸一口气,他抬手将未来的汉武大帝塞进了被窝然后占着身高优势将小少年压住,“睡觉,我数到一,不许动了,三!”

“阿兄你这是暴政!”

“一,不许动了!”

刘彻惊呆了,二呢?二被吃了吗?

小国王非常骄傲,教导弟弟,给你数一二三是民主,不给你数二才叫暴政。

作者有话要说:

谁还没有个被三二一支配的童年呢。

没有被数过三二一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BY 夏欺负弟弟,喵

====

文中说的是《哪吒闹海》电影版的故事,其实你们应该看过……虽然我们大概不是一个年代的,就是穿着白衣服红肚兜的哪吒最后是咬着头发自刎的那个。

首先先要说一下,哪吒的故事很复杂,哪吒和孙悟空不同,孙悟空是被小说创造出来的神,而哪吒是本来就有这个神然后再进行小说创造的。

你们最熟悉的就是《西游记》里和《封神演义》里的哪吒。

而西游和封神这两本因为《封神》的创作时间未定,两本又都是明朝差不多时间出的书,所以谁抄谁……啊不是,谁借鉴谁的也不好说,但是两个里面的哪吒是不同的,譬如西游记里面哪吒是如来佛祖的义子,他是佛教子,而封神里面他是道教太乙真人弟子。

而众所周知,西游和封神两步作品一个是站佛教一个是站道教(但后人也说一个是崇佛实道,一个是崇道实佛)加上《封神》的三观全都是破碎且颇为邪性的,所以也没法说谁才是正版记载。

不过无论是哪一个,哪吒和龙宫对上都是因为他先惹事……= =

《封神》还多了一个灭杀石矶娘娘的事。

而且这两本的父子感情真的是……哎。

相比来说,上美的《哪吒闹海》里头的剧情改变要合理的多,尤其是李靖形象的塑造也要更为立体,整个剧情流畅有因有果。

而且因为其时代因素,《哪吒闹海》其实有很多时代因素。

譬如文中得寸进尺的童男童女。

譬如自说自话绑人并且颠倒是非的的巡海夜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