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逍悠然应道,“殷兄都怕伤了和教主的甥舅之情,我们这些下属自然更不便多言。”
殷野王知道这些话说了也白说,只是来发发牢骚,说了几句之后想起了过来的正事,“有探子来报,朝廷派梁王阿鲁温率兵五万打过来了,梁王的先锋官率领五千骑兵已经过了寿州,离此处不足二百里,恐怕转眼就到,咱们要派个稳妥之人前去迎敌才好,莫要扰了教主的婚事。”
杨逍和范遥对望一眼,“有元军攻过来了?离濠州城不足二百里?”
殷野王道,“正是,由梁王阿鲁温率领,打先头的都是蒙古骑兵,恐不易对付。”
杨逍和范遥同时一拍手掌,“天助我也!”
殷野王被他们吓了一跳,“你们说什么?”
杨逍先不答,看向范遥,“兄弟的意思是?”
范遥沉吟一下,“只是有些对不起郡主娘娘。”随即又自己摇摇头,“大势如此,她这个路本就走得不对,也不算是我们对她不起。年轻人十分冲动,自以为有了情爱就可以抛去所有,其实不然,与其等到日后我们大军逼到大都城下时她再苦痛煎熬,左右都难做人,不如趁此刻得个迎头痛击,清醒过来,悬崖勒马。现在也许看着可怜,但总比到日后落到被人斥为家国罪人,为族人所不耻的地步强。”
殷野王听出了一点眉目,“范兄的意思是让教主上阵杀敌,多多砍杀几个蒙古人,咱们特意安排让赵姑娘也上阵看到,然后她必然……也就不能再……”
杨逍接口道,“不错,上次教主上阵斩杀了元将八思尔不花,回来后我在赵姑娘面前提了提,她立刻就转身走开了,可见是在刻意躲避。这次麻烦范兄安排一下,带她上阵观看,让她避无可避。确如范兄所说,我们这也不能算是害她,只是让她在嫁给教主之前看明白而已,况且现在元人朝廷中最炙手可热的大将就是她的兄长王保保,那王保保总有和咱们对上的时候,莫要等到丈夫和兄长阵前对峙,要拼个你死我活时她才知后悔,那时候真的要悔之晚矣。”
殷野王点头大赞,“不错,不错,两位当真心思机变,咱们劝不动教主就去劝赵姑娘好了。”
濠州是明教在中原起义的根本重地,决不能容元军攻到近前,既然阿鲁温的先锋骑兵已经过了寿州,杨逍等人不敢耽误,禀明了张无忌,第二日就派大将汤和领兵一万主动迎击。
梁王阿鲁温这只先锋全都是蒙古骑兵,长矛铁甲,军容严整,五千人顶住了汤和的一万大军,僵持到第二日,后续元军便陆续开到,安营扎寨,五万人马立刻将汤和逼退了几十里。
徐达,常遇春,花荣等几员大将此时都不在濠州,明教派出的几万援军一时定不下主帅。
范遥进言,“教主,不如你亲自去一趟,那边有汤和在,将人马交到他的手里就可以,你居中起鼓舞士气之用。”
张无忌点头答应,“也好,杨左使与我同去,濠州城中劳烦舅父坐镇。”
杨逍和殷野王一起起身接令。
事不宜迟,大军第二日就开拔,张无忌临走前先去和赵敏辞行,不好多说此行的事情,只道,“敏妹,现在是万事具备,全都已经准备好,等我回来咱们就能拜堂成亲了。”
赵敏一笑,略带忧虑,“我最近总是心神不宁,但愿别出什么事才好。”
张无忌搂住她肩头宽慰,“肯定不会有事,你等我回来就是了。”
赵敏点头,看着张无忌挺拔的身影离去,心中暗恨,为什么偏偏是和元人作战,否则她就能跟上。也就无需如此忧心挂怀了。
正在想着,耳边忽有劲风刮过,警觉不对,回手一掌击出,却打了个空,跟着背心一麻,跟着浑身酸软,动弹不得,眼前出现一张布满横七竖八伤痕的脸孔,倒吸口凉气,“苦大师,你要干什么?”
范遥嘿嘿一笑,“郡主娘娘,得罪了,我想带你跟着教主一起去看看打仗的。”
赵敏皱眉,“打仗有什么好看?”
范遥架起她飞身而出,一边还在喃喃絮叨,“郡主娘娘,你别生气,我这其实也是好心,是为了你好。”
第31章 道不同
汤和是明教起义军中威名赫赫的大将,张无忌还没有入明教的时候他就已经在淮泗地区带兵与元军相抗,数年间战功累累,为人谨慎沉敏。
张无忌带了几万援军赶到之后十分放心的将大军交到汤和的手上,命他统一调度指挥,自己居中观战。
汤和前两日因为与对手的兵力相差悬殊所以不得不后撤,此时等来了援兵,就不再客气,摆开阵势和阿鲁温的大军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