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颜如玉_作者:万流千江(565)

  作为随侍的侍女,这一次前往火云宫会见炎帝、黄帝,金凤自然也是跟随在女娲身侧。

  “这却是香火信仰之力。”

  瞧着有些茫然的金凤,女娲如是解释道。

  说完之后,娘娘凝眸细看。

  却见朝歌方向,香火之气源源不断,最终汇聚成一亩祥云。

  “也罢,这殷商一脉乃黄帝后裔,与本宫也算有些牵连。”

  这么说着,女娲对金凤道:“如此便让銮驾改道前往朝歌。”

  虽然先前没有直面回答轩辕的问题,不过娘娘到底还是放在了心里,这一次也想去看看这商朝帝王究竟如何。

  毕竟改朝换代在即,具体还得见过之后,方可再做定夺。

  在人间,女娲娘娘被尊奉为社稷之正神。

  并且由于其上古之时弥补天穹,此番居功甚伟。

  故而受到后世子孙香火敬仰,至今不绝。

  这边女娲携金凤,一同降临神宫,当有金童玉女前来朝拜。

  瞧着被呈奉在殿内的一应供奉之物,女娲微微颔首,“也算其有心,不枉本宫历代庇护。”

  这么多年来,这个祭祀礼一直保持着,也算是这些人都不忘记恩德。

  女娲见之,深感为人母的责任,自然是心有感慨。

  正这么说着,猛一抬头,娘娘却瞧见行宫粉壁之上被人镌刻着数行诗文,当下不觉有些奇怪。

  毕竟以往人族供奉,可没有这种事情发生,于是从头乃看。

  “大胆子受!”

  本来金凤等人还没有发现异状,只是瞧着女娲娘娘的脸色慢慢开始变的不对,当下就知道不妙,此时听见娘娘怒喝,一个个都吓了一跳,纷纷跪伏在地。

  待看毕之后,女娲娘娘霞飞双颊,却是怒道:“好个无道昏君,不是修身立德,以保天下,今反不畏惧上天,反而题诗亵渎于我,若不与其见个报应,怎显我灵感?”

  原来这一日,本该人间人皇前往女娲宫进香,从而祝祷江山稳固、社稷安泰。

  却不想这商纣王这几日不知为何,却是有些神思混沌。

  在其进香之时,帝辛无意间窥见娘娘神像,却是突然临时起意,题下了这样一首诗。

  须知道,女娲抟土造人,对于一众人族而言,其地位莫若“人母”。

  这商纣王就算贵为人间帝王,也不过是“人子”。

  而今帝辛行此之事,却是罔顾伦常,以下犯上,莫怪娘娘会如此愤怒。

  抬手毁去墙上诗文,女娲娘娘心中依旧怒气未消。

  当下便携金凤与一众侍婢乘上鸾车,就要前往朝歌惩治无道昏君。

  才到朝歌都城,来至王宫,女娲瞧着人皇之气暗淡的帝辛,心下有感,知其气数将尽,于是抬手召出红绣球投掷而下。

  娘娘正欲施法惩治帝辛,结果帝辛之子殷郊、殷洪忽然近前问安。

  在此期间,其顶上红光升于半空之中,居然挡下了女娲含怒一击。

  “咦?”

  瞧着红绣球倒飞而回,女娲面色微沉,这会儿行下自忖道:“这无道昏君气数未尽,竟尚有二十八载气运,我若在此时施以惩戒,未免有伤天数,不如再行计较。”

  帝辛对于自己的亵渎,女娲不可能视而不见。

  但是她也知道,此事背后恐怕牵扯颇多,当下便转回行宫之中。

  端坐于宝殿之内,娘娘忽然道:“彩云童儿去后宫,持我金葫芦来。”

  那彩云童子得到女娲娘娘法旨,当下唱了个喏,随即自后宫取了个黄皮大葫芦回来。

  女娲将黄葫芦放置于丹墀之下,揭起葫芦盖,用手一指。

  那葫芦中便有一道白光飞出,其大如椽,高约四、五丈。

  在白光之上,悬出一面幡来,其光色分五彩,一时间瑞映千条。

  这面宝幡,倒是也大有来头,却是女娲娘娘成为妖教教主之时,天下群妖供奉之物。

  在这幡中,蕴含着天下众妖之一丝元神。

  故而凡女娲摇动此幡,天下众妖有感,知道娘娘召唤,纷纷会前往汇集

  此时女娲命人将招妖幡展开,不一时,宫殿中忽然悲风飒飒,伴随着一阵薄雾突现。

  宫外阴云四起,一时间竟遮蔽了阳光。

  等到风过云散,天下群妖俱到行宫,此时正在外间听候法旨。

  女娲娘娘端坐凤台,此时命金凤道:“着各处妖魔且退,只留轩辕坟中三妖伺候。”

  轩辕问道广成子,而后得道,骑龙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