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祭酒_作者:积羽成扇(110)

胡辅被反驳得有些着恼,向来目中无人的他示意卫兵快些动手,竟是连表面功夫都不屑做了。

见几个卫兵逼近过来,气势汹汹,徐濯怒道:“此乃前大司农,光禄大夫崔复觉之子,尔等岂敢动手?”

胡辅脸色不变。且不说他不信徐濯的说辞,哪怕真是高官之子这些西凉兵百无忌惮,向来只听从董太师的命令他们连世家大族都敢抢杀,又岂会畏惧。

徐濯等人未想到这群卫兵竟胆大若此。正当情势紧张,一触即发之际,怒火中烧的徐濯无意中往旁边看了一眼,正巧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文和兄?”

惊讶之下,徐濯顾不上满腔怒火,脱口而出。

正要从城门一角悄悄进入的中年男子脚步一顿,像是才注意到这边的动静,惊讶地回头。

“霁明兄。”

中年男子走了过来。

“发生了何事?”

这边闹得如此厉害,崔颂不信中年男子没注意到。他见对方意图悄悄入城,心知对方并不想这趟浑水。却没想到,在被徐濯叫破身份后,中年男子竟大大方方地走了过来,半点不见勉强与不愿,反而面带关切。

“我记得霁明兄成了清河崔家的宾客,莫非这位是崔家的士子?”

中年男子一句话点出崔颂世家子身份,让原本想把中年男子赶走的胡辅神色微变,再顾不上他的不请自来。

这个中年男子,不止徐濯认识,胡辅也认识。

不过胡辅的认识,仅仅局限于“知道”罢了。

他知道此人姓贾名诩,字文和,乃是董卓女婿牛辅帐下的一名辅军。此人官职不高,身份不显,但因为颇明事理,说话做事有一套章法,又很识趣,所以胡辅对他有点印象。

但这“有点印象”,完全不到重视的程度,更别说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放过几人了。

所以在贾诩过来的时候,胡辅的第一想法是呵斥驱赶。却没想到贾诩先声夺人,让他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如果那个叫崔颂的学子当真是世家子……虽说他们作为董卓亲兵,并不怕得罪世族的人,可这得罪也是要有意义的得罪,为了一点点小利就去招惹大族,他又不是脑子有病。

胡辅已经生出少许退缩之意,可他好脸面,刚刚又如此嚣张,实在拉不下脸。

徐濯在崔颂耳边小声汇报中年男子的身份。

崔颂一听中年男子的大名,大为吃惊。

贾诩……?那个被称为毒士,不但改变了汉献帝等人的命运,还让曹操吃了大亏,痛失长子与爱将,险些连自己也交代了的贾诩?

崔颂没想到在这种情况下见到贾诩,更没想到贾诩竟然与徐濯有旧。

知道崔颂是世家子后,胡辅一开始还板着脸,依旧对崔颂几人不假辞色。但当贾诩靠近胡辅身侧,小声耳语了几句,胡辅忽的面色大变,再不复原先的倨傲,客客气气地请崔颂进城,还呵斥了手下人,让他们给崔颂道歉。

崔颂甚感奇怪,不由好奇贾诩到底与胡辅说了什么。

送崔颂等人入城后,胡辅便回了城门。贾诩领着崔颂与徐濯进入驿舍,陪他们在靠近窗口的一桌坐下。

双方彼此寒暄了一番,又各自做了介绍。在知道崔颂名字的时候,贾诩似是十分惊讶,显然也听过原身的才名。

崔颂很怕被这传说中的老狐狸看出什么……虽然现在贾诩还很年轻,未必有今后的老奸巨猾。可贾诩年少时就能把氐人骗得团团转,忽悠了所有人全身而退,崔颂丝毫不敢小瞧他。

好在他向另一个自己学了两个月,此时竟也绷得住,与贾诩言笑晏晏,你来我往,至少表面上看算是相谈甚欢。

酒水三巡,徐濯问出了崔颂同样好奇的事:“文和与那胡骑督莫非有交情不成?怎的一句话就让那骑督改变了态度,二话不说放我们进来了?”

“诩一届小官,哪有这等面子。”虽是陪着喝酒,但贾诩饮得十分克制,并不叫自己有一分醉的可能,“不过秉公劝诫一句罢了。”

贾诩说得很官方,崔颂、徐濯知他谨慎,不再多问。

若真剖开来讲,贾诩对胡辅说的其实是两句话。

一句话提到了董卓,给胡辅敲了警钟;另一句话则是奉承,给胡辅铺了台阶。

似胡辅这等由董卓一手带领,贪婪剽悍的西凉兵,天不怕地不怕,唯独惧怕董卓,董卓的态度就是他们的风向标。董卓将目光投注于金钱上时,他们就去抢;董卓想要威名,他们就宰了普通百姓,假装讨贼而归;董卓不爽袁氏,他们就自告奋勇灭了袁家……不巧的是,董卓在迁都的时候排除异己,诛杀了许多老臣,把士人们得罪狠了,心里有点后悔,最近对“收买人心”、“擢用名士”十分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