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祭酒_作者:积羽成扇(215)

崔颂看上去状态实在是太好了,不仅是面色,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元气十足,可见这段时间过得十分畅快。

更重要的是,比起在长安时,因为见多了残酷场面而生出的,不经意间溢出的压抑气息,如今的崔颂,身上的气息明亮通彻,与他二人初见时别无二致。

只一照面,郭嘉便知这一切都是崔父的功劳,欣然之余,心中对崔父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崔父见到郭嘉,算不上亲切,也算不上冷淡。比起对待崔颂时的“凶恶”,他对郭嘉的态度算是友好的了。

自然而然地,崔父请郭嘉留下吃饭,并提供了住宿。用餐期间崔父顺嘴提了句天下大势,郭嘉亦随口说了几句,立时引来崔父的兴趣。崔父便与郭嘉开始了政治探讨,越是交流,越是满意,最后放下酒杯,深沉地捋胡子:

“后生可畏,确实后生可畏。”

崔父赞过郭嘉,请他在府里多住几日。郭嘉没有不答应的礼,进退举止,无一处不妥。

崔父满意更甚,吃得肚子浑圆后,跑去后院消食去了。

郭嘉与崔颂梳洗了一番,回了房给郭嘉准备的房间就在崔颂的隔壁院子。两人久未见面,下午还未聊得尽性,便又共坐一榻畅谈。他们仿佛有说不完的话题,再一次聊了许久,直到仆从不得已过来提醒,他们才后知后觉地发现时间已经不早,应当歇息了。

作为一个因为历史记载而时刻担忧挚友身体,哪怕他如今十分健康也难以放松的好哥们,崔颂怎么可能允许挚友做熬夜这种不健康的事,马上停止话题,要郭嘉回去休息。

郭嘉应下,起身,怀里掉下一卷翻看了一半的孤本。

崔颂怀疑地看向郭嘉。

郭嘉面不改色地捡起孤本,缓声道:“途中无聊,偶尔翻看,解解闷。”

崔颂觉得更可疑了:“这本书你看完了吗?”

“尚且剩下十余页……”

崔颂一把抢过孤本,塞在自己枕头下。

“既如此,我便帮奉孝保管一晚,等你明日再过来取。”

郭嘉笑着同意了。

然而,见郭嘉往外走的崔颂怎么也无法放心。他觉得郭嘉大概率的不止带了这一本书,便拉住他。

“天色已晚,以你我二人的关系,何必如此折腾,还是在我这歇息吧。”

郭嘉立即表示,我行,我都可以,听子琮的。

于是崔颂就从“和老爹一起享用美食”-“悠闲看书”的米虫,进化成了“和老爹、挚友一起享用美食”-“跟挚友一块读书”的……现充。

崔颂抱着自己已经读过好几遍的经史子集,明面上是在听郭嘉分享阅读心得,实际在接受郭老师手把手的教导,痛并快乐地吸收着知识。

崔颂以为这样的生活会一直延续下去。直到三个月后的某一天,郭嘉突然向他辞别。

第111章 华佗

询问缘由,郭嘉只道自己认下的儿子虽然托付给了族中长辈, 但他亦做不了甩手掌柜。如今据他离开族地已有半年之久, 是时候该回去看看了。

崔颂便萌发了与郭嘉一同离开的想法。他之前答应崔父暂时留在庐江, 一方面是想借机搜寻郡内名医,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不辜负崔父的关心。但要真的在这里留个三年五载,也是不大可能的事。

郭嘉看穿他的心思,附在颈侧耳语。崔颂感觉自己的脖子被郭嘉的一缕头发戳得有些发痒,连带着声带振动喷洒在耳廓里的热气也产生同样的感觉。

崔颂听了郭嘉的话, 略一迟疑, 终是遵从了他的提议, 放弃了与他一同离开的念头。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 郭嘉离开庐江后,崔颂出门的时间越发减少,每日坐在房中阅读书籍。

因为甘姬的事,他对乔姬与徐濯二人多了几分审视。他给二人安排了一些不重不轻的工作,观察之余,对二人的心性有了新的计量,

寒来暑往, 不知岁月,派去寻访名医的人手终于带回有用的音信他们寻到一个华姓神医, 正在舒县游诊。

崔颂大喜, 亲自去寻神医的踪迹。花了月余时间, 总算找着了人。

包着青头巾的华姓神医一见到他, 就放下手中的药锄, 仔细打量他的脸色,捋了捋少许发白的胡髯:“这位小友,可否让我替你把脉?”

崔颂惊喜的心情稍稍冷却,虽有不解,但他毫不犹豫地同意了神医的要求。

华佗为崔颂把过脉,又问了他几个诸如“是否略有胸滞”,“偶有疲惫目眩”等问题,之后不再说话,敛眉沉思。

崔颂见华佗这般模样,心里冒起了嘀咕。但他没有贸然插话,而是等华佗思索完毕,眉眼舒展开,这才开口询问:“敢问华神医,其中有何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