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_作者:大团团(114)

对于官场之事,蔡邕并不予点评,他轻声叹息:“将军希望学子们种植军粮能够有所防范,何必以这样残酷冷漠的方式去伤害他们稚嫩的心灵?”

“心,只有在千锤百炼中才能变得坚韧,”段颍道:“种植军粮的法子,藏书阁不是没有,他们互相合作,又能翻阅先人的记载,若这样都不能够完成,我只会感到失望。”

蔡邕微微皱眉,他并不赞同段颍的话,在他看来,耐心的教导学子们懂得知识才是更好的方式。

“若是没有这一场大雨,段将军可会赞扬这一群学生?”

曹瞒悄悄蹲下身,他非常好奇段颍会如何回答,当即捂住了自己的嘴,竖起耳朵听墙角,丝毫不知桥玄正悄声无息地来到他身后。

段颍道:“若没有这一场大雨,我会一把火烧了那一片军粮。”

蔡邕一噎,一时竟不知该怎么和段颍沟通。

这位将军,脾性实在古怪,要说他故意要为难学子们,却也不尽然,段颍是真心将这些学子们当作徒弟在教导。

曹瞒蹲在墙角,瞪圆了眼睛,探出头去看段颍的表情,气呼呼地胸口一阵起伏。

好哇!这坏段子打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让他们通过这一门考核!

段颍淡淡道:“早在一开始我就说了,我叫他们种的是军田,军田时刻都被天灾**惦记着,他们不去设置保护,唯有由我来给他们深刻的教训。”

“您该和学子们说这一些,好好上课,他们会听的,”蔡邕无奈道。

“他们现在听了我课堂上的叨叨,过个几年也就忘得差不多了,”段颍轻哼一声:“现在我让他们挂红,这群崽子一个个咬牙切齿,想必对这一次的事终身难忘。”

“天下武将们屯田种地的时候,可没有指导书籍,”段颍提到了桥玄:“你看桥子,当初就是吃了读书少的亏,多惨?种地不会,丈量土地不会,什么都不会的去任上,险些丢了性命,眼睁睁看着百姓们卖儿卖女,啃树皮,饿死的滋味可不好受。那时候,哪里来书籍让他去翻阅?”

蔡邕不说话了,提到老友桥玄的传奇人生,他只能无奈轻笑。

接下去的谈话,曹瞒并没有再继续听下去,他被人捂住了嘴,吓得差点运气内力去挣开,耳边一听是桥玄在喊他,忙乖乖的被拎走。

桥玄将曹瞒放到自己的书房,不赞同道:“偷听也就罢了,怎么能发出声响?眼神也别总是盯着人看,以段颍的警惕,若不是我将你带回来,他定是会发现你的。”

曹瞒张张嘴,气愤难平:“他坏!他还说要烧毁我们的粮食!”

“段颍是在以教训你们的法子,让你们长记性,”桥玄解释道:“军事课程内容我与段颍有分工,我负责理论,他负责实际,单单以军田测量、防护而言,课堂之上我有讲过。”

曹瞒瞪他:“谁能知道两堂课是串在一起上的。”

“你们以后入了官场,可没有人来告诉你们上的是什么课,考的是什么难点,”桥玄点他脑袋:“我和你关系好才和你说的,你别说段颍不教你们知识,他教给你的内容,比我更多。而曹吉利你,在我这里学到的比其他学子更多,别人想不到,你怎么可以想不到?”

曹瞒被他说得一阵脸红:“我,我没想到你们会串通在一起。”

“所学的知识,翻阅过的竹简,不是看过就行,会背就好的,你要将它们记在心里,活用它们,这样这些知识才是有意义的,”桥玄因曹瞒总是来提问,与他关系亲近,说起话来并不像是师生,反而像是朋友之间的规劝。

曹瞒本身性子叛逆,看似乖巧,最不喜欢的就是别人的训斥,他虽然表面上会诚恳认错,心理指不定在犯嘀咕。

桥玄深知这一点,为曹瞒将段颍的目地揉碎扳开来为他解释:“他希望能够有学子在毕业的时候,鼓起勇气去外面看一看,而不是龟缩在洛阳这一块安逸的地方,之后的三年,他还有更多,更可贵的知识教导给你们,你们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苦与累而退缩,等过个十年,二十年,等你到了我们这样的年纪,再回头看一看现在的经历,你会感到庆幸的。在最美好的年纪学到了最宝贵的知识,在千锤百炼中成就了未来的你,而不是像我一样,总是后悔年轻时候的虚度光阴。”

桥玄提到了自己的经历,令曹瞒好奇不已:“桥子年轻时候虚度光阴吗?怎么会呢,您什么都懂,年轻的时候难道不是大才子吗?”

桥玄哑然失笑,自嘲道:“那能啊!你去问问你父亲,我可是当年太学里远近闻名的纨绔子,调皮捣蛋,招猫逗狗,小学部被我闹得不可开交,将我退学,待我因关系进了大学部,大学部也受不了我的离经叛道,又将我退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