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_作者:大团团(307)

袁绍身边有一位用计策为他夺取冀州的大功臣,谋士荀谌,出身于颍川荀氏大族,约四十多岁,他是荀彧的同胞兄长,是最早跟随袁绍为他出主意的谋士。

荀谌率先站出来反对:“主公,曹操兖州发展至今已经有了粮食,还没有到会饿死的境地,他现在人在青州,打的是拿下青州的主意,您若是资助他粮食,是将自己的食物喂入狼虎口中,一旦他长大成了气候,会反噬您。”

谋士郭图伶牙俐齿,比荀谌年轻一些,长相挺养眼,唯有熟悉的人知道,这是个眼界并不远大,唯有嘴皮子利索,还会拍马屁的小人。

郭图向前一步,躬身道:“与其让青州落入公孙瓒手中,让他拥有更多的壮丁来组建军队,还不如让它落入曹操的手中,至少曹操是真心来与主公联合。公孙瓒与主公不死不休,而曹操则依靠主公来起家,究竟怎么做才能令主公获得益处,这不是显而易见的事吗?”

沮授不赞同道:“最大的益处,应该让曹操与公孙瓒斗起来,让他们两败俱伤,如此主公才能够渔翁得利。”

郭图笑道:“想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别忘了曹操南面还有个一直以来都在与主公作对的袁术呢!袁术狼子野心,不赞同主公拥立新帝,打的是自己做皇帝的主意,他与幽州的公孙瓒、徐州的陶谦都交好,若是再这样的情况下还远离了曹操,那么我们就彻底暴露在了敌人的眼下。要我说呀,主公不如顺应此前与曹操的同盟,给他送些粮食,这样既能施恩于曹操稳固同盟,更能多个友军,面对另外三个敌人的时候,还是有友军帮助才有底气不是?”

大部分谋士反对的是袁绍送曹操足以令五十万人吃饱一年的粮食,这在谋士们看来太过慷慨大方了。

沮授更是道:“动用这些粮食,都够令主公攻打下并州了。”

郭图偏要与他们唱反调,无论他们如何说,都能够举出例子来反驳。

谋士们叽叽喳喳争执了起来,袁绍在上首沉默不言,最终冷声道:“好了!”

所有人安静下来,齐刷刷看向袁绍。

袁绍说道:“派人给曹操运送粮草。”

“主公!”

“公则(郭图)说的有道理,”袁绍端坐在上首,英俊高大的身躯如一尊雕塑一样挺直背脊:“与其多一个敌人,不如多一个友军,曹操能够帮助我对抗公孙瓒,还能在南面牵制袁术。”

袁绍一旦下定了决定,无论是对是错,他都不会去更改。

袁绍并不是为了“义”字而设身为人的性格,荀谌跟随他多年,无论是上战场,还是内政,都跟随袁绍左右,遗憾的是,他不够了解袁绍。

荀谌无疑是个正人君子,埋头苦干的好谋士,只可惜,他没有自己弟弟那样的好运,能够与主公从小一起长大,了解未来主公的脾性,他所能看见的,不过是袁绍的表象。

相比起来,郭图更了解袁绍,能够迎合他的心思来说话,每次发言都能够得到主公的欢心,包括这一次力排众议劝袁绍答应给曹操粮食,也不过是郭图摸透了袁绍的内心,再一次迎合主公的口味来说话罢了。

这不,袁绍疏远了本该是谋主的荀谌,留郭图留下说话,他小心翼翼观察袁绍脸色,思虑着该怎么开口说话。

却听袁绍说道:“我已经没有了兄弟,难道要连结义兄弟都抛弃吗?曹操若是灭亡,我们也将唇亡齿寒,我相信曹操日后会对我有所回报。”

郭图低声应是,心下不以为然。

义气与感情,是最不可靠的东西,只有利益才是真。

袁绍忽而勾起了一抹凉薄的笑意,郭图骤然一惊,吓得心跳漏跳了两拍。

“曹操重情,我就和他讲情。”他低声细语,语气深情,却带着令人心惊胆战的寒意。

“他是个天才,”袁绍笑意未达眼底,冷漠陈述“悲惨”的过往:“我至今尤记得当初紧赶慢赶,整日整夜得努力,都无法超越他分毫,那种遥不可及的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不甘心,我都记得,呵。”

本性孤傲矜持的袁绍,哪里会甘心做万年老二?他不觉得自己比曹瞒差,偏偏事与愿违,每一次都是第二,与第一名的差距还那么大!为了追赶曹操的学习进度,他日夜挑灯夜读,回家努力奋进,累得第二天白天睁着眼睛都能打瞌睡,偏偏曹瞒精力充沛,与他形成鲜明的对比。

没心没肺的曹操转头就将自己考的成绩给忘在了脑后,丝毫不知自己给他人带来了怎样的少年阴影,第一名满不在乎,第二名执念深重。

袁绍低语道:“不过几年时间,我等的起,公孙瓒、刘虞、陶谦,还有我那不乖的弟弟袁术,等这些碍眼的人全部被消灭干净。就到了我与阿瞒决战的时候了,我倒要看看,他凭什么来胜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