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盛彦盯着林禹州的眼睛,似乎再判断他话的真假。
林禹州任季盛彦看,这一切真是巧合。
半晌儿过后,季盛彦一把将林禹州搂进怀里,窝在他的肩膀处低声道:“以后别这样了。”
林禹州昏迷的样子,让季盛彦想起轮回世界中他受重伤差点儿一命呜呼的时候,那种感觉太难受,他不想回忆。
“我保证没有下一次。”林禹州回抱着季盛彦,这次是个教训,虽然这是小世界,但处于天道压制之下的他们,还是不能大意,“以后不管做什么我都跟你说。”
担心了好几个时辰,季盛彦的精神总算能放松下来,他拉着林禹州躺倒在床,将他禁锢在怀中,两人闭上眼睛静静地睡在一起。
三更时分,季盛彦醒了过来,他看着熟睡的林禹州,亲了亲他的额头,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离开了他的房间。
季盛彦走后没多久,林禹州就醒了,他在床上躺了一会儿,听到外面传来的五鼓声,从空间拿出镜子,运转灵力,准备观看元妃省亲的直播。
宁荣街灯火通明,红色的灯笼挂满了整条街道,一直延伸到省亲别苑门口。贾府中有爵位人都穿上了品服大妆,集中在别苑大门处,翘首企盼着贵妃的到来。
林禹州躺在床上,他也跟着贾家人一起等,可是等啊等,直到星光退去,白昼将近,贾元春还没出现,他这才想起原文的内容。
在原文中,贾家人从五更天开始等,一直等到晚上九点多,贾元春才到。林禹州拍了拍脑袋,难道这些人真准备站在大门口等一个大白天?他们等的起,他可不想陪。
现在没什么看头,林禹州收起镜子,准备晚上再来观看。
今日是中秋节,林如海沐休,林禹州洗漱好便去向长辈们请安,一圈请安后,他回到小书房,从书架上随便挑了一本书,坐在桌案旁看了起来。
林禹州拿的这本书刚好是讲各地习俗的,里面涉及到季朝几个大节日,其中一个便是中秋节。
季朝的中秋节跟林禹州以前所处世界的中秋节差不多,家人团聚,吃大餐,啃月饼,燃花灯。虽然这里的中秋灯会规比元宵节要小,但是赏灯的人依旧很多。
今年中秋节林禹州没办法带林黛玉出门了,之前他晕了那么一下子,家里人都紧张着,断不会同意他出门,不过看不了外面的,家里的还是能观赏的。林府管家早早地采购了大量灯笼,这些灯笼挂起来能让林府变成不夜天。
林禹州边看书边想着乱七八糟的事情,直到林黛玉拿着画好的灯面来找他,他放下手中的书籍,问道:“做灯笼?”
林黛玉点头,她将灯面放到桌案上,又让柳絮去拿一些竹条过来。
“每年中秋节哥哥都要带着我做花灯的。”
“可惜今年没办法带你出去赏灯了。”林禹州叹息。
林黛玉摇头:“哥哥身体最重要。”
林禹州接过柳絮手中的竹条,将它箍成想要的形状,然后又将林黛玉画好的灯面小心翼翼地糊在竹条上,兄妹两人分工协作,一点一点地完成灯笼的制作。
两个人在书房里呆了一个下午,做了十几个灯笼出来,一直到管家在屋檐上挂起红灯笼,下人过来请他们去吃饭,林禹州才带着林黛玉离开书房。
临走之前,林禹州吩咐了一句:“柳絮,找几个人将我们做好的灯笼也挂起来。”
柳絮福了福身,她在这十几个灯笼中找出了最漂亮的两个,将它们收起来后,让人将剩余的灯笼挂了出去。
晚上的正宴菜色十分丰富,林禹州陪着家人吃饭赏月品月饼,直到林老太太有些累了,他们才结束这份热闹各自回房。
然而林家的热闹结束了,贾家的却才开始。
林禹州再次打开镜子时,宁荣街上的灯笼已经换了一批。此时已经到了酉时末,贾家人经过一天的站桩等待全都非常疲惫,就连年轻一辈的贾宝玉脸上都浮出了一丝苍白,林禹州再一次庆幸林黛玉不用去遭这个罪。
他又盯着镜子看了一会儿,直到戌初,才有了新动静。
一队小太监拍着奇怪的节奏出现在宁荣街,他们边跑边拍手,等他们跑到省亲别苑门口后,立即分站到两边。随即两个骑着马的太监又至,他们在西街门下马,将马赶到一边看不见的位置后,又回到原地面西站好,这样来了十多对人,等这些人都按照位置站好后,才听到隐隐的鼓乐声,贾元春的凤銮总算要来了。
林禹州一边看直播,一边拿出原著,两边对照后,他感觉小世界的元妃省亲跟原著描述的一模一样,大观园不愧是贾家倾全族之力建造的,富贵奢华之极,只不过贾元春看到这份奢华似乎并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