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琰将棋盘打开,他感觉这样的双人房甚好,干净不说,还方便与朋友交流:“此事还多亏了甄尧兄,若不是他说这凉州安稳,且有大市,我们也不会到这里来。”
荀彧和崔琰不是偶然来凉州的。荀彧去衮州见好友,返程时在青州遇到了因黄巾之乱而不得返家的崔琰。他本来想邀请崔琰去颍川游玩,谁知半路又遇到了甄氏商队,他俩从商队领头人甄尧口中知晓了凉州之事,遂起了好奇心,就跟着甄家的商队来到了凉州。
“甄尧兄恐怕还不知道洛阳纸产自武威郡,他为了抢到更好的皮毛以及良马,径直往西跑去了敦煌郡春市。”荀彧笑着摇了摇头,“恐怕此时已经后悔不已了。”
崔琰摸了摸胡须,笑了起来。
直到月上中天,两人才停止对弈,崔琰收起棋盘,“房间里有专门用来洗漱的隔间,甚好啊。文若,我们洗漱一番,早些歇息吧,明日可是约了元直小友,要好生游玩武威的。”
荀彧点头,“那位小友可不一般,年纪不大,心思不少,明日我们可得醒着神。”
崔琰已经走到洗漱间门口,正准备推门,闻言回头道:“却也不然啊,那小友傲着呢,寻常人,怕他都懒得理会。”话落,他推开门,猛地发出了一声“嚯”!
“何事?”荀彧快速走到崔琰身边,顺着他的目光一看,自己也震惊了。只见这间洗漱间的侧墙上挂着一面镜子,不是他们所知的铜镜,而是一面很特别的,能将人照的分毫毕现的镜子,就跟传说中的照妖镜一样。
第一次这么清晰地看见自己的样子,荀彧和崔琰在镜子前站了好久,他们有一种感觉,这种镜子要是被家中女眷见着了,她们怕是得疯。
“文若,明儿我们还要再逛逛春市。”
“啊,就算我们不回去,也可为家人寄去一些礼物。”
第175章 三国建功忙(14)
春日时短, 林禹州和季盛彦只逛了一天春市, 就投入到繁忙的事务之中, 到也不是凉州的事务, 而是关于洛阳时局的。
“洛阳传来的消息,皇上有意立皇子协为太子。”议事厅里,贾诩将手中的情报呈递给林禹州,“皇子辩从小寄养在道人史子眇的家中, 举止轻浮,难堪大任, 倒是皇子协自小被董太后教养, 举止端庄, 有储君气度。”
林禹州看完情报,说道:“自古以来立储都以嫡长为先, 加上何皇后颇为得宠,何进为大将军, 手握兵权, 位高权重, 皇上就算有意立皇子协为太子, 恐怕最后也会不了了之。”
贾诩点头, 又道:“我们的人在蹇硕身边, 据他所说, 皇上有意将皇子协托付给蹇硕, 若是有什么不测, 让蹇硕扶皇子协登基为帝。”
林禹州眉头微皱, 他吩咐道:“现在说这些都太早了,不过若真到了那一天,想办法让蹇硕从皇上那里讨要一份立储密诏出来,再让暗探保护好皇子协。”蹇硕是十常侍之一,目前很得刘宏恩宠,这也是贾诩会往他身边安插人手的原因。
听到这话,贾诩愣了一下,他抬头问道:“将军要保皇子协?”凉州暗探已经渗透进了洛阳朝廷,他们完全可以搅乱朝局,若是皇子协和皇子辩都死了,天下大乱,董卓也有了问鼎皇位的机会。此前贾诩一直在行动与否间犹豫,从未想过会从董卓口中听到了另外一个答案。
林禹州理所当然道:“这天下总要有个君王,就才能而言,皇子协比皇子辩强。”
这些年的相处,贾诩已经明白眼前的男人有着帝王之气,却无帝王之意,他享受着打造天下的过程,却从不在意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不仅他不在乎,小公子青崖也不在乎。相处久了,总能感觉到他们身上那股超然物外的气质。
贾诩怀着复杂的心情退了下去,走出刺史府时,他的心才真正安定下来,自己找了个好主公,有这位在,大汉亡不了,这是天下百姓的幸运,也是自己的幸运。
复杂的朝局完全没影响到凉州百姓,更没影响到泡在图书光不愿离开的荀彧和崔琰。徐庶陪着他们逛了三天武威郡,一波又一波的奇特事物,让他俩大开眼界。
就说这武威城里的路就比别的地方平坦光滑,更别说路边还有公用凉亭不间歇为过路百姓提供免费的茶水了。荀彧听说这项举措会慢慢朝所有修好路的地方蔓延,以后有望推广到被董卓抢过来的蒙地去,哦,蒙地是董卓给从鲜卑手里抢过来的地盘取得名字。
这还不算,城中每个凉亭之间还有马车通行,只用花十个铜板,就能坐在马车上绕武威城一圈,当然百姓是不会这么破费的,但学生和商旅却很喜欢这种叫做“公共马车”的运输方式。不过目前也只有凉州敢这么弄,用徐庶的话说,凉州有五个上等马场,马匹多,豪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