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书中建皇朝_作者:蒲晓(410)

荀彧和荀攸深以为然,便是一直没说话的蔡邕,都流露出跃跃欲试的神色。

林禹州摇了摇头,笑着问道:“奉孝觉得自己会是多少名?”

季盛彦也将目光放到了郭嘉身上,似乎也在期待着他的回答。

郭嘉从来都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他的回答也没让大家失望:“我若是参加科考,状元之位非我莫属。”

荀彧和荀攸对视了一眼,荀攸毕竟是奔四的帅大叔了,他摆出了一副不跟年轻人一般见识的表情,转头开始跟蔡邕交流起来。荀彧则笑着对郭嘉说道:“好久没有跟奉孝清谈一场了,不如约个时间,让蔡老为我们判裁如何?”

郭嘉兴致起来了,欣然应允。

蔡邕笑呵呵地捋着胡须,非常乐意这个差事。可他只乐了一会儿,就转头看向林禹州,“将军,科考虽是一个很好的选才方式,但各个环节还需要仔细斟酌,考题,考官,考生,都不能有任何纰漏。洛阳,并州两地老夫不担心,可其他三地考点的考官,必须多方考较。”

林禹州目光微敛,蔡邕的话他明白,敌人要是想破坏科考,可下手的地方太多了,但真正能给这种选才方式造成不可磨灭伤害的,只有大规模舞弊。

“的确值得深究。”荀攸思考了一下,说道:“即使以王允为首的世家大族被将军压制住了,但这只是一时的,他们肯定会找机会还击。”

“贿赂考官,泄漏考题,任何一项,科考都经受不起。”季盛彦看向林禹州,说出的话语,很是森寒:“破坏考试者,杀无赦。”

林禹州点了点头,默认了季盛彦的话。

蔡邕语重心长地说道:“老夫虽不相信会有学子用作弊的方式参加考试,可人心叵测,还是要做防范。我们都明白,科考成功,学子们就有了新的出路,天下格局风云骤变,某些人为了维护手中的权利,恐怕会铤而走险,孤注一掷。”

“蔡老的顾虑,我懂。”林禹州眼睛微微眯起:“对于科考,我们一定会做好万全准备。”

季盛彦又道:“考官人选定下后,剩余事情,交给贾文和。”

林禹州眼中闪过一丝幽光,他手下最厉害的情报机构,由贾诩负责。他本人虽不喜欢窥伺别人隐私,但特殊时候特殊对待。科考期间,他会让贾盯死每个考官,一旦有异常,暗探就直接出手。

郭嘉听到文和这个名字,就明白了季盛彦的意思,他加了一句:“伯逊也到洛阳了,他的特种营可以配合文和做事。而且五个考点,可以安排军队把守,有他们在,谁还敢造次?”

蔡邕同意郭嘉的观点,只是荀彧有些担忧,“凉,并,洛三地可以安排军队,益州与扬州要如何安排?”

“江东是孙坚的地盘,我见过孙坚的儿子孙策,是个可造之才。”郭嘉“唰”地一下打开折扇,“该给将军府上的几位少将军们一个历练机会,他们镇守扬州考场如何?”

“这主意不错。”荀攸虽不了解孙策和赵云,但他知道董媛和马超的能力,他捏着下巴思考了一会儿,建议道:“凉州离益州近,可抽调一些凉州兵增援益州考场。”

“暂且这么定了,余下的细节,等几日后朝会再说。”林禹州起身后同季盛彦对视了一眼,身边能人多,他们身上的担子就可以分担出,这可比水浒世界轻松太多了。

第193章 三国建工忙(32)

冬月就这么忙忙碌碌的过去了, 转眼到了腊月。凉州例行举办了腊月大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凉州集市成了西北百姓最喜欢的日子, 也是大汉商贾汇聚之所。

甄尧带着新鲜货物进了武威郡, 他先去郡所换了兑牌,又拿着兑牌去找仓管, 花了半个多时辰, 将所有的货物归置好,他这才拿了集市宣传册,准备在集市上淘换一些新玩意儿。

自从甄家搭上凉州这艘大船之后, 在世家豪族间的话语权越来越重,董卓成为摄政王之后, 甄家更是上了一层楼。甄尧借着荀彧的光, 在凉州发展了很多人脉,如今就算荀彧一行人去了洛阳,他在武威郡照样吃的开。

站在武威郡城门口,甄尧感慨良多,七八年过去了, 武威郡的规模一扩再扩,现下已经是北方第一大城,而武威集市也有了固定的举办地点。时间很充足, 他不准备立即去集市, 想先在城内逛一逛。

在城门处寻了一个勤工俭学的小童做向导, 这也是凉州特色, 整个大汉也只有凉州一地做到了义学推广,让大多数孩子有识字的机会。每当想起这个的时候,甄尧就觉得凉州百姓上辈子肯定都是大善人,要不怎么就投胎到这里来了呢?也太幸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