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书中建皇朝_作者:蒲晓(476)

孙权脾气挺好,闻言笑道:“这也不冲突啊?”

刘协瞧见了诸葛亮翻白眼的表情,他咧嘴笑了一下,装作大人的模样摇了摇头,放下火统后,看见了像这边走来的林禹州。

林禹州大步走到刘协身边,拱手道:“参见陛下。”

“将军免礼。”刘协眼中透着笑意,他将火统递给林禹州,“这是工部的最新作品。”

林禹州接过火统后打量了一番,看出来这是根据他提供的图纸制作的,质量还不错,如果炼钢技术能更近一步,质量会更好。他掰开弹/夹,发现里面最多只能发五发子/弹,五发射完之后,需要重新添弹,他评价道:“还需要再改进。”

刘协不能理解林禹州心中的火统是什么样的,但对方说还能再改进,就说明它还不是最强的。

林禹州将火统递给了身后的小黄门,看着刘协说道:“陛下,我们拿下伪朝廷之后,需要对那些地方进行重建治理,具体的举措,臣将其拟定成了条陈,准备明日早朝拿出来说,你跟臣一起去内书房,臣先与你讲一讲。”

刘协最近参与的政事越来越多,他知道林禹州在逐渐放权给自己,这让他感受到了一股压力,也让他的心情变得兴奋起来。用最快的速度成长,是刘协给自己的定下的目标,他转头看了一眼伴读小伙伴,问道:“将军,能带着诸葛亮他们吗?”

林禹州点头,这些伴读以后会是刘协的肱骨,一起听一听也好,可以锻炼他们分析事物的能力,还能考较一下他们近期的学业。

刘协还不知道他给自己的小伙伴们挖了一个深坑,做老师的,哪有不喜欢考较学生的呢?哪怕不是专业老师,也会有这种情结。

第224章 三国建工忙(64 65)

64

林禹州将自己的计划深入简出地向刘协及他的伴读们讲了一遍, 而诸葛亮他们不愧为三国最有名的谋士,就算现在年纪还小, 也不能小觑,他们不仅听懂了,还能举一反三,发表自己的意见。

“冬日天寒,行省变革可以推到明年进行,当下保证四州百姓安稳地动过隆冬才是首要任务。”诸葛亮撑着下巴,回忆了一下他叔父诸葛玄曾经说过的话, 接着道:“国库不能妄动, 朝廷还需要保证明年的播种以及军粮, 如今能动的只有户部的部分税收。”

“不妥。”司马懿挥手, 他反驳道:“冀青衮豫四州百姓何其多,只那些税收根本不够,自古以来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若是有部分百姓得到救济,有部分百姓没有得到, 恐会再次生变。”

陆逊点头, 补充道:“雪灾波及范围很广,单靠朝廷开仓赈灾肯定不行,得想其他法子。”

“……”

林禹州看着小孩子们辩驳来辩驳去, 他心中已经有了想法,朝廷需要出力,但民间资本也不能作壁上观, 该让大汉的官员们见识一下商贾的威力了。只是这个想法他还没有完善, 暂且不准备对小孩子们说, 今日他们的主要议题, 就是冀青衮豫四州的行省变革。

将话题拉回来后,林禹州又给大家浅显地讲解了一遍变革举措,等到日头落下,他才制止了小朋友们的讨论。林禹州将伴读们送出宫门,诸葛亮照例跟他一起回摄政王府。

不过今日他们走到王府正门处时,看见了等在那里的荀彧和郭嘉。

林禹州将头伸出了马车车窗,笑问道:“你们等了多久了?怎么不进去?”

荀彧笑答:“我们也刚到。”

郭嘉打了个喷嚏:“想在门口等你啊,你还不下来?”

林禹州先扶着诸葛亮下马车、诸葛亮下车后,很有礼貌地朝这两人行礼:“郭先生好,荀先生好!”

荀彧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他摸了摸诸葛亮的手,道:“有些凉,快进府去,当心感冒。”

等诸葛亮被管家带走之后,林禹州也从马车上下来了,郭嘉用折扇敲了敲林禹州肩膀,“你还真将这小子带回家养了啊?”其他人或许没看出来,但郭嘉早就注意到,林禹州对诸葛亮很偏爱,他调侃道:“被你家军师知道了,就酸了。”

林禹州挑眉:“还真就是军师大人让诸葛亮照顾我的。”

荀彧嘴角浮出了笑意,郭嘉撇嘴,“军师还真了解你。”

“行了,别站在大门口贫嘴了。”林禹州抬手,对两位好友道:“进来吧。”

洛阳近些日子下了一场大雪,虽然天晴了,但积雪扔在。林禹州带着好友走进府邸后,假山上的积雪慢慢消融,汇成小小的溪流从山顶流下,形成了一道道小巧瀑布,这种微型瀑布在霞光的照耀下,看起来别有一番韵味。

日头已经落下,天边余留的丝丝余晖照在屋顶的白雪上,反射出的光晕又落到人身上,其他人还好,林禹州就像是被这层光晕镀了层金纱,一时间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