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坐在桃夭东侧的观景廊旁,扶着栏杆欣赏着眼前的缤纷盛景。
“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楼阁的名字取的真好。”
身后传来薛宝钗的声音,林黛玉起身,“宝姐姐。”
薛宝钗走到林黛玉身边,拉着她的手道:“远远地看见了你,怎么一人呆在这里?”
“啊?”林黛玉眨了一下眼睛,她身边明明跟着人啊。
薛宝钗察觉到自己的话不妥,她朝柳絮她们道了声歉,便同林黛玉一齐坐在廊下。
闻着花香,她笑道:“这么看妹妹,真是应了‘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呢。”
林黛玉嘴角一动,没有接话,这句诗的后两句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她不想当那个不知何处去的“人”。
柳絮上前一步,帮黛玉整理了一下披风的领子,笑着问薛宝钗:“宝姑娘,怎么就你一人?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她们呢?”她说的是荣国府三春。
“林姐姐。”说曹操曹操到,柳絮的话才落,贾探春带着贾惜春和贾迎春朝石廊走来。
林黛玉往右挪了一下,指着身旁的位置笑道:“快过来坐。”
三春向薛宝钗打了声招呼,坐到林黛玉身边的空位上,贾探春拉着林黛玉说道:“林姐姐心真狠,回家后就不来府中了,老祖宗可想你了。”
林黛玉拍了拍贾探春的手:“我也想你们的。”
“那你什么时候回来?”贾探春立即问道。
“三姑娘。”紫鹃笑道:“府中老太太身体不适,姑娘照顾方才安好些。”后面的话她没说,大家也能懂她的意思,林老太太身体好不全,林黛玉就不会去荣国府。
贾探春神色微微一变,她是贾政庶女,虽然养在王夫人名下,但身份差别终究是存在的,她看出贾母的心思,她若是能让林黛玉回荣国府,贾母对她定然另眼相待,可惜了。
贾惜春坐下后一直不说话,贾迎春看了她一眼,转头朝薛宝钗问候道:“宝妹妹,多日未见,可安好?”
“谢二姐姐挂念,我一切都好。”
林黛玉听到这话有些不明所以,疑惑地看向贾迎春。
贾探春挥了一下手帕,笑道:“林姐姐还不知道吧,宝姐姐他们家搬出荣国府了,已经好几日了。”
林黛玉还真不知道,家里人一直减少她跟荣国府的接触,自然不会将荣国府的事情告知她,薛家会搬离荣国府,有些出乎意外。
按照一般人情,话到这里,林黛玉得询问一番薛宝钗搬家地点以及家人近况的,但是她跟薛宝钗关系平平,对她的境遇并不在意,所以也就懒得问。
山不就我我来就山,薛宝钗准备自己说出搬家地点的时候,石廊上匆匆走来一位穿着湛蓝色罗群的女子。
那女子走到林黛玉跟前,朝她们平手垂头行了个礼,起身后问道:“几位可是林姑娘,薛姑娘,荣国公府的三位姑娘?”
林黛玉起身回答:“我们是。”
女子一笑,侧身做出了一个请的动作:“大姑娘在南亭开了个诗会,请几位姑娘过去。”
南安郡王府的大姑娘,那便是郡王妃的嫡女了,林黛玉在家时,贾敏给她说了一下京城各府的后宅情况,尤其是四王八公的,因为这场桃花宴,贾敏更是将南安郡王府列为重点讲述对象。
林黛玉定了定心,跟着女子往南亭方向走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她有家人做靠山,什么也都不惧。
第36章 红楼梦一场(36)
南亭在桃夭阁左侧, 是一个八角凉亭, 亭外挂着白色的纱帘,纱帘底部缀着白玉石坠, 清风下, 纱帘微微晃动, 颇有一番缥缈之美。
郡王府丫环带着林黛玉一行走到南亭边,她拨开纱帘, 请她们入亭。
亭子面积颇大,里面坐着很多妙龄女子, 坐在石桌正上方的女子穿着金锦镶银边小褂, 内里衬着一件绣着金色牡丹暗纹的对襟长裙, 挽着十字髻, 发髻中间缀着一只金色的镂空芙蓉簪,两侧插着金缕步摇, 看起来端重大方,富贵非常, 这便是南安郡王府的嫡小姐连欣妍。
连欣妍看到林黛玉几人进来, 对坐在石桌右侧的几个女孩使了个眼色,那几个女孩站起来换了个位置。
“这是林家和荣国府家的几位妹妹吧,过来坐吧。”连欣妍指着身边的位置对着林黛玉几人笑道。
林黛玉道了声谢谢,走道石桌右侧坐下,三春跟在她身后, 薛宝钗坐过去的时候, 连欣妍开口问道:“这位妹妹是谁?眼生的很啊。”
薛宝钗微微一愣, 她后退一步正准备自我介绍,连欣妍身边的丫环开口道:“这位姑娘是紫薇舍人之后,皇商薛家的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