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无独_作者:放鸽子(19)

  还请赏某执戟郎中一职,如此既可陪侍将军身旁,还可与韩兄作伴。”

  说这漂亮话时,吕布心里的小算盘也拨得哗哗

  响。

  在项羽身边做执戟郎中,自有他的好处:闲时可与便宜兄弟兼同僚的韩信扯扯犊子,平日还更容易监看汉军动态

  。

  况且最有法子见着刘邦的,除却先锋,便是项羽本人了。

  做先锋得冒死杀出一条血路,还不见得接近得了刘邦

  ,但刘邦若想不开了见项羽,必然是在需轻装简从出现的特别场合,更有利他伺机而动。

  从前他也做过好一阵子董贼

  名为义子、实为贴身侍从的活计,应付此职,可谓驾轻就熟,远比那破运送粮草的差使要好应付。

  谄媚奉承的话语,

  项羽近来听得极多,不止耳朵长茧,也鲜少往心里去。

  但这极合他眼缘的壮士,一脸直率道出口的夸赞与佩服,到底

  是不同的。

  项羽嘴角微微上扬,心情甚佳。

  况且执戟郎中一职本便是他想为吕布准备的职位,见其进退有据

  ,陈述时条理通顺,更是满意不已,于是不假思索地点头同意了。

  范增听了这话,则是对眼前这壮士的印象里添了‘

  机灵’二字:与其在难以出头的粮运处任连敖,官职虽要更高一些,但确实不比日日伴项羽出行的执戟更能入对方眼。

  浑然不知自己脑门上被盖了个前所未有的‘机灵’章子的吕布,在离开主帐后,便勉强重新打起精神去领亲兵服饰与那

  执戟郎中的印绶了。

  而在汉营之中,真正的机灵人张良,则在看到使者们全都铩羽而归、大难近在眉睫之内后,不得

  不对计划做出了新的调整:加紧令人伪造一份楚王心的诏令,再着人装扮成彭城使者,送去楚营。

  刘邦先是大惊,后

  是犹疑。

  不论是伪造王诏的下场或是难度,都比之前那件画蛇添足的血衣要严重得多,而血衣姑且穿帮了,更何况是

  王诏?

  张良冷静道:“且请将军安心。只要王不予以揭穿,那诏作得再假,也就成了真的。”

  仅靠短短两日,哪

  怕使者快马加鞭,也只能堪堪赶到彭城。

  再等楚王做出反应,派出使者,又要耽误两日只怕汉军已被楚军雷霆全

  灭了,哪还有搬救兵的意义?

  既然拖延时间不成,那便只能伪造王诏。

  只要光明正大地送出,哪怕范增怀疑、要

  证明王诏为假,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便争取了他们反应的时间;而项羽若因此暴怒,更佳,怒火即冲着偏倚汉军的楚王

  去了,他们便有了喘息的空隙。

  而要验证诏书真伪,关键皆系于楚王一人。

  而楚王只要不愿做一项氏傀儡,要试

  图制衡势大的项羽,便离不开汉军的支持,自会默默替他们作此掩护。

  刘邦听了,未免心动:“那这送王诏的人选…

  …”

  注定九死一生,他舍不得派出心腹干将,但此行又攸关汉军危亡,绝对不容有失。

  不等张良开口,郦食其已

  大大方方地站了出来:“请求将军授命,臣下愿意携此王诏,出使楚军。”

第8章

  执戟郎中这一职位并无定额,只随

  项羽心意而定。

  是以这任命一下,被临时加塞此职的吕布只由人带着领了几身亲兵的衣服,再将昨晚紧挨着韩信的临

  时铺位成了固定铺位,这两趟一跑完,他便一身焕然地走马上任,正儿八经地成了项羽帐中一员执戟郎。

  吕布犹对错

  失摘取刘邦脑袋的良机而耿耿于怀,乍然重温一场做他人随身侍奉的旧梦,自是感意兴阑珊。

  得亏项羽于自身那天下

  无双的武艺深为自傲,除少数场合外,通常不会叫执戟郎留在帐中、摆些毫无必要的排场。

  因而身为执戟郎中的他们

  ,多是在军中自由行走,还无人敢呼来喝去。

  本身就没打算干啥活的吕布,对这尤其满意。

  特别同上一个有幸得

  他侍奉的便宜义父董卓一比,更是一个天一个地了:董太师自知招人恨得很,凡事小心谨慎,惜命至极,哪怕如厕也非得

  把他当贴身侍卫般呼喝,逼他等在一旁瞅那堆满肥肉的坠臀。

  “贤弟,”吕布正无所事事地站在校场边,懒洋洋地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