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无独_作者:放鸽子(63)

  同样叫刘邦给拆散了打发出去,临时编入各军,原想着费些心思吸纳他

  们,却不想自己走得如此狼狈,自然顾不得带上这支还未顺服的部曲。

  当黥布与钟离所领的楚军杀到时,他们自也

  是投降最快的。

  京师军的这两支,皆是吕布所不想要的。

  他最眼馋的,无疑是京师卫戎部队、最精于野战,有整

  整五万人的那支原中尉军。

  项羽陷入了沉思。

  吕布的建议,倒也不是不可行。

  毕竟楚军虽号称百万,真实兵

  数仅有四十万出头。

  而一度死效前秦、后随前秦王子婴举城投降而让刘邦收编,后又因刘邦狼狈逃窜、辗转落入楚军

  中的那股前秦京师军,是诸将眼中不折不扣的烫手山芋。

  毕竟有资格统领五万兵马的将官,在将才济济的楚军中也是

  一只手就数得过来。在随项羽征战四野时,他们手底大多已有了一股用得趁手的兵势,即便要收编新的,也不愿硬吃对他

  们满怀仇恨的这一股。

  吕布见项羽似有意动,便知有戏,赶紧趁热打铁:“新安之事才过未久,秦兵仇畏并具,且大

  王还未命人收抚民心,在这之前若贸然派楚人接管,怕是更易激起反叛之心,而派章邯等人接收,更是极不合适二十

  万秦兵死而他们独活,恨意岂会不深?倒是布既非楚人,亦未赴巨鹿战场,正适合接管这中尉军!”

  项羽瞟了吕布一

  眼,好似颇有深意道:“中尉军共五万,而奉先至多只可领三万。”

  吕布哪里不知,项羽既说出了这样的话,八成就

  已答应了。

  “大王此言差矣,”他心喜不已,更一脸真诚地说起了瞎话:“既那刘贼十万兵马敢号称二十万,而大王

  四十万兵马,亦号称百万……足见行伍之辈,无需拘泥于细枝末节。何况大王神威无双,披坚执锐,坐运筹策,直明震寰

  宇,令江山失色,四海鼎沸,江河倒流,诸侯无不膝行瑟瑟,百姓尽都诚心拜服。以大王威望,若对外称那五万中尉军实

  为三万,天下又有何人胆敢质疑?”

  项羽沉吟不语,目光高深莫测。

  但从他未开口驳斥的态度来看,任谁都知晓

  ,他这是已然默许了。

  目睹了这讨价还价的全过程,韩信只觉身处云雾里,听得一愣一愣的,最后默默无言。

  从

  今日起,他……再不怪项王过去不肯听他谏言了。

  若他能有贤弟三分善辩口舌,又岂会一直不被采用?

  见项羽已

  然默许,吕布干脆趁热打铁,要讨要韩信来做自己裨将。

  不为别的,只因他实在受够了凡事都得全靠自个儿动脑筋的

  苦日子了。

  最叫他悲愤的是,他还不光需为自己的斩刘邦大业动脑筋,还得给想一出是一出的这憨霸王动脑筋……

  这话一出,项羽登时蹙紧眉头,几乎要脱口而出一句“胡闹”。

  虽说裨将之位,的确大多由将军择人自定一员,另

  一员或空置、或由王诏委命,但他擢用吕布为将军,独领前秦京师军五万兵马,已是极其破格了。

  而大军裨将何其重

  要,岂能凭喜好择人?

  这自诩韩国王孙、实则毫无凭据的韩信在他身边做个执戟郎中,也有好一阵子了。

  但平日

  里除了献些无用的计策外,一切中规中矩,并无亮眼表现,岂配副将之位?

  他实在瞧不上韩信的原因,还有一重:楚

  军中来自淮阴的虽不多,但也并非没有,是以所受的那场胯下之辱,根本不是秘密。

  以无双武勇为傲的项羽认为,须

  眉顶天立地,但凡有些血性的岂会忍得下这等奇耻大辱?

  如此窝囊惧死,简直枉为男儿。

  莫说是如此羞辱,但凡

  有不敬之处,就如他叔父当年身处逃亡途中,也必然要杀了了事。

  若叫吕布知道这各种缘由,定然腹诽这憨王是饱汉

  不知饿汉饥。

  项氏再落魄,也是楚国名望甚高的贵族,流亡期间不乏人脉相助,哪会愁甚么吃穿。

  而韩信家境微

  寒,父母早丧,无人襄助,自需多些圆滑。若那日不忍那胯下之辱,将甄二刺死,一时面子固然是保全了,但杀人偿命,

  之后却得为此葬送一生,至多是落得旁人口中几声不痛不痒的叹息。岂非亏本极了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