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投名状这玩意儿,大多都是鲜
廉寡耻,浅薄不肖的豪侠狂匪间好通行的……未免与前者予人的印象自相矛盾。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无名浪客,竟是
一开口就要求见项将军?
哪怕真有几分本事,未免也太轻狂了。
况且只能骑一匹劣马的无名浪客,还能有什么稀
罕宝物献上不成!
若换做旁人,他们只怕当场就要嗤之以鼻,将这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撵出去。
他们并不知晓
,若真这么做了,便要被只是勉强按捺着暴躁脾气的吕布给当场殴打一顿。
只观此人身量胆略气势皆瞧着不凡,总不
好寻常待之。
就在他们左右为难,不知该上报于谁时,眼角余光瞥见一人经过,不由心下一喜,赶紧将人拦住。
这人姓韩,官居郎中,虽生得人高马大,相貌不凡,却是个半天蹦不出话来的闷葫芦,孤僻寡言得很。
之所以能叫他
们记住,是因为他现任执戟、是份随侍项王身边的差事。
那韩姓执戟不过路过,却莫名叫他们拦住,不由蹙起眉头。
听他们讲完后,他抬起眼来,就与毫不遮掩、直勾勾盯着他们看的吕布对上了目光。
二人对视片刻,吕布挑眉一
笑,韩郎中微愣了愣。
他也不知为何,就已点了头,让吕布跟在自己后头走了。
第3章
这韩姓郎中官微言轻,哪
怕在项羽身边随侍已有年余,却并不得重视。
他虽凭那一眼之缘,品出这携投名状来的壮士似有几分不凡之处,但毕
竟不知根底。
自不会直愣愣地把人朝项将军处领尤其近几日来对方正因入关之事焦躁易怒,易触霉头。
于是
略婉转些,朝着范增所在的军帐行去。
尽管独自置身于陌生的楚营之中,吕布却始终是泰然自若,心态轻松。
他
所想的,不外乎是这营里人归多,瞧着却没一个抵他能打的。
哪怕一言不合,要想强行突破离开,于他而言也不是难
事。
吕布有心与这韩郎中聊上几句,不料对方不仅面上木然淡漠,接话时还惜字如金,却叫他想起高伏义那个闷嘴葫
芦了。
“到了。”
韩郎中喃喃一句,若非吕布耳力过人,根本听不到他这句自语。
他昂然站定,扬声道:“
还请通报一声,今有壮士来投,携投名状,求见亚父。”
亚父?范增?
吕布瞬间回过神来,不过他也不挑,项羽
见不着的话,只要见着范增也应能达成目的。
孰料那兵士听闻他们来意,当即回道:“亚父此时不在帐中,你们迟些
再来罢。”
这确非推诿敷衍之词:午时刚过,范增便急匆匆地出了帐去,带了亲随二人,不曾知会任何人要往何处去
。
这么不巧?
韩郎中颇感意外,蹙了蹙眉,略为难地看了吕布一眼。
若吕布当初精读了史书、而非囫囵吞枣
的话,便能推测出此时范增是寻项庄去了,所谋的,自是要在宴中设局行刺刘邦。
他这会儿只感叹运气不好,倒不难
猜出这郎中在踌躇什么,便抢在他开口打发走自己前,将背上包袱取下,放在右手掌上,爽快道:“不瞒郎中,某现下确
是身无长物,这份投名状子,于旁人眼里多是一文不值。”
他微微点头,以眼神示意皱着眉头的韩郎中,将掌心覆在
那包袱之上试试。
韩郎中虽是将信将疑,却毫不犹豫顺着他的话将手放了上去,结果眼神瞬间就变了。
他投军已
有两年许,亲手杀敌不在少数。哪怕隔了几层布料,也不难感觉出掌心传来的触感,是独属于人的五官轮廓。
这
是一颗人头。
吕布一双虎眸一直紧盯着他的面色,在捕捉到那细微的变化后,微微眯起,扬唇补充道:“但在项将军
眼中,或能抵万金。”
韩郎中默然。
“劳烦郎中带路了。”
吕布不假思索地再次开口道。
他的这份自信
,绝非出自盲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而来的。
他之所以惦记上嬴子婴的人头,便是因为想到了项氏一族与秦间的血海
深仇:先有楚国先君怀王受欺诈死于秦,再有负刍受俘后遭幽闭至死,再往近些年看,不论是项羽的祖父项燕,还是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