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舞九重天_作者:莫子乔(105)

  再则这些年经手的孩子也必不只您救回来的这些,虽说他们未必都记得自己将那些可怜孩子祸害到何处,但能审问出一个是一个……”

  一边一口一个“您”,一边把人训成了孙子。

  就如他当年面对先帝的时候,一口一个陛下,行止也无一不恭敬处,就是叫人听得心里堵。

  用太皇太后的说法就是:

  “这也就是亏了当年他还只是个连上奏折的资格都没有的八品小官儿,否则石太师路上就不寂寞了。”

  用宫九的话说就是:

  “看那老头怼皇伯父还是挺有意思的。”

  皇帝,皇帝是没有任何评价的,至少口头上没有。

  就是如今被怼上的人换成他自己,头疼归头疼,也并不后悔当年在心里暗戳戳附和过小堂弟的某些言辞。

  还挺欣慰自己朝堂上有这么个倔老头的。

  左右人也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嘛!

  只要将他提出的问题解决了,确保最终结果真的能利国利民,这小老头儿配合乃至督促其他百官配合实施的热情,比他反对的时候绝对也不差什么的。

  杨先生,那可真是查漏补缺的一个好手。

  尤其是在此类又不会伤及自家根本利益、又是当今和下任皇帝(误)共同推行的问题上,

  朝堂上的大小狐狸正是唯恐显不出自己忠心、能力的时候呢,

  还不是杨先生每挑一个毛病,他们就要积极寻找补足的方案和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吗?

  在禁止民间私自买卖人口这事儿上,在杨先生的带头倡导下,他们就都出了不少好主意。

  像是联合民间义士,诸如前些年颇具名声的“拐子杀手”等,联合清理不合规矩的拐子私牙啦;

  像是规范私牙,对符合规矩的允许他们经过一定手续之后“私盐官卖”啦……

  又有对各地养济院、育幼院等等在民间人口买卖禁止之后可能负担更大的官方救济机构的完善监管等;

  又有诸如针对顶风作案者的从严从重处罚,上罪祖先、下累儿孙之类的……

  皇帝特特叫了几位新进翰林随朝记录各位大人们的集思广益,收集了许多好素材。

  顺势将“妇女联合救助会”推行下去都只是小事。

  好些个老狐狸啦,又或者很有发展成老狐狸潜力的新进小狐狸啦,都说出了类似于支持无子之家的女儿顶门立户承继家业的,才是关键呢!

  虽然那些话有的只是出自揣摩圣心,

  有些则只是出自仍记得石太师或同情英国公的文人武将之口。

  但皇帝才不会管那些人说那些话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赶紧地示意新翰林们记下来,又以“今日朕与诸位行前所未有之仁政,当郑重记之”为由,一边交代起居注官专事专记,一边又起草着祭祖祭天时作文告之……

  总之,慎重其事地哄着朝臣们都在翰林记下的“协商完善会议记录”上签了字。

  皇帝过往的宽和仁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

  毕竟是个连读书的时候,对着最亲近信重的老师也好、伴读也罢,都没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疑惑问出口过的谨慎人呢。

  如今也将满朝文武,都哄得只当他这般行事,是为了祭文敬天、史料形成之时更有理有据做准备。

  就是有那一二心里闪过那么一点疑窦的,也在大众裹挟之下未曾多做迟疑,悉数签字。

  再没料到这签字就是画押。

  连同日后的许许多多回所谓会议记录,都成了日后女皇登基的图穷匕见之用。

  皇帝已经暗自得意了好几天。

  只不过原先连和皇后敦伦都要挤压睡眠时间了,自然也无暇和小堂弟炫耀。

  这一回倒是正正好。

  皇后别的听不明白,这皇帝哄着朝臣签字画押、留待万一日后真的需要女儿孙女登基之用的话,还能听不明白吗?

  一下子就冲散了之前对那些“远超公孙兰之恶”者的愤怒。

  不过对受害者的悲悯依然在。

  从明天开始,就是日更三千的二十来天啦!下个月一号和五号将会继续日万字……

  无论三千还是一万,希望亲亲们始终都在(づ 3)づ

第五十二章

  皇帝还在和双九组商量着:

  “何必等到真需要皇女登基的时候再折腾?

  等织布机大范围推广, 皇家船队获利回归之后, 寻着时机,就该将皇女亦可登基明确写入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