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舞九重天_作者:莫子乔(113)

  杨先生当年就是站出来严厉指责梁国公世子肆意妄为的主力,硬是叫他老子足足花了两万钱才给赎了杖。

  哪怕杨先生转头就盯上了那两个断了手脚的倒霉人, 非搜集到叫他们夺爵抄家才罢休的罪名呢。

  这一码归一码嘛!

  就像杨先生这会子尽管真心关爱智障儿童,

  却也丝毫不动摇自己的立场一般。

  只要皇后真的生下皇女,

  皇帝为了叫自家嫡亲骨血“顶门立户”,

  少不要就该实现今日透过严念恩那小子透出来的话风,

  用司法平等、王子同罪来拉拢天下有识之士了!

  而只要有那一天,不拘路上几人同往,又有几人真个一路坚持到最终,他杨勉和必披荆斩棘前行之。

  若能为圣贤渴盼而不能实现之事竭力而行,浑身碎骨犹不悔也!

  杨勉和,杨先生,这一会,竟忽然盼起皇后生个皇女出来了。

  非不恤君上,着实是渴盼太深。

  杨先生以为他穷其一生,也无法见到一个连皇帝都不能轻易以“莫须有”杀戮忠臣的世界。

  这一刻却忽然看到了曙光。

  岂能再因惜身误良机?

  杨先生做足了心理准备。

  为此,他甚至成了当朝继太平王之后,儿孙“外嫁”比例最高的一个。

  杨勉和与老妻统共就得了二子一女。

  那女儿杨琛娘着实嫁得早、没赶上招赘女户的好时机不说,

  便是她二弟家的么女,倒是赶上了这班前所未闻的好车呢,偏杨勉和一心要为心中理想赴死

  虽自己纵万死而不悔,也做好了连累子孙族人的心理建设了,

  但这不得已非受连累的那是没法子的事,能脱身一个的,杨勉和还是有那么几分怜惜之心、很愿意叫他们脱身的。

  杨勉和当天都没等到他自己下衙

  毕竟已经答应了宫九不把他的婚礼折腾出来不回家嘛

  却早早就使人与老妻通了气,先把原和石家女儿议亲、后因为女户事成,石家二女都不愿外嫁而暂时搁起的婚事继续议下去。

  左右和石家女儿议亲的孩子虽是杨廷和长子嫡孙,却并不是嫡长孙,上头还有两位嫡出兄长在,恰好借了石太师的余荫避一避祸。

  杨勉和借的还不止石太师一家的余荫。

  嫁的也不只长房嫡次孙那么一个男丁。

  因为家里其他几个男丁和许姑娘

  就是前不久也总算名正言顺跟着母亲大归的那位老英国公原外孙女、现嫡亲孙女许英娘

  年纪差别着实太大了点,杨勉和甚至丧心病狂到把二儿子的嫡长子都给“嫁出去”了。

  也多亏得他家二儿媳最是孝顺不过,

  对公爹的决定更是人前人后无半句怨言,

  纵是舍不得盼了好些年才盼来的这个长子,

  也是连垂泪都要背着人的。

  又许家母女虽早年遭遇坎坷,却最是通情达理之人,

  更难得与杨老夫人也亲近,

  对三个月连参七十六本,硬是把原嗣了英国公的那位、和原诚意伯都给参成了平民的杨勉和更是敬重。

  杨家主动提出愿意将二房嫡长入赘,许家母女既惊且喜,虽说却之不恭愧领了,

  却先是主动提出既然如今无儿有女也不愁香火承继,那么不管许英娘第一胎生了个啥,第二胎布局男女、也还是随他爹姓氏归宗……

  便是因着杨勉和小心思不可受,一应礼仪往来,也只说“成亲”,除衙门婚书必须写明之外,无半个字涉及嫁娶之事。

  次后许英娘待丈夫也温柔体贴,侍奉“婆母”也尽心竭力,不过比寻常儿媳差了日日晨昏定省的功夫罢了。

  杨勉和那二儿媳才总算放开了心怀。

  却也正是因杨家二儿媳这份彻底放开的心怀,才纵得杨勉和越发无所顾忌。

  嫁儿孙嫁得连他和老家分宗的新闻,都没几个人留意到。

  两房儿子,只各留了一个孙子承继香火,孙子又各自只得一个儿子没嫁出去。

  哦,嫁到石家的那位原有两个兄长,他那两个兄长原本也确实已经娶妇?

  没错,他那两个嫂子原还都不是绝户女呢!

  奈何天有不测风云,杨勉和长房二孙媳的弟弟居然没留下个一儿半女的,就一病没了。

  杨勉和正愁长房人口太多,可不就赶紧地将二孙子、二孙媳连带着原本已经姓了杨的俩孙子一并打包送给他亲家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