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马儿奔跑起伏的频率,
晕马儿身上淡淡的味道……
曾经柔软舒适的里衣稍微摩擦过肌肤是折磨,
风吹过山巅的声音是折磨,
带来的原本他绝对觉察不出来的血腥味到还是折磨……
甚至连清晨正好的阳光,连微微婆娑的树影,都是折磨!
耳朵没法捂,鼻子还是没法捂。
身上不论是痛是痒还是又痛又痒都没办法挠上哪怕那么一把。
就连眼睛,有时候晕得宁可闭上眼睛缓一缓,都闭不上!
甚至就连五谷轮回的需求都特别清晰,膀胱与肠子里搅动的都是酷刑。
偏偏你愿意破罐子破摔、干脆失禁算了都不可能。
唯一能勉强控制的只有呼吸。
那滋味……
李元吉因自幼遭遇、及后修炼武功心法的缘故,性子之中很有些桀骜狂躁。
有时候连在最敬重的长兄面前都是熬不住的,常常不过是李建成怜惜他熬的辛苦,故意睁只眼、闭只眼罢了。
不想原本也一样因为旧事有些怜惜他、更因自身常年在外无暇教养又添几分纵容的李渊,
一旦不愿意纵容了能变得这么虎。
那哪是对亲儿子的法子?
李元吉这个已传出些许猜鸷凶狂之名的,对仇敌都未必能这么狠呢!
偏偏宫九还说什么来着?
“你不是没这个狠心,你是没那个脑子。狠不了那么恰到好处罢了!”
然后就赶着还没缓过劲的李元吉去搭帐篷、去砍柴打猎、去处理食物了!
虽说向晓久这个新父亲特别温和,看他实在撑不住还给搭上两把手,李元吉却从此怕了他爹。
什么猜鸷?
什么凶狂?
什么幼年阴影?
什么功法后遗症?
统统见鬼去吧,李元吉乖得简直像只小狗崽子。
风餐露宿,忙忙碌碌,忙完双九睡下、有时候还直接用气势把他压开继而酱酱酿酿,李元吉都老老实实的。
再累,再心烦气躁,也乖乖干着必须干的活,默着必须默的经。
是的,除了被压迫劳力,脑力也饱受摧残。
明明李家好几代的佛教徒,他亲爹却忽然脑抽要他默什么道家经典。
道德经、黄庭经……
倒都是道家常见典籍,并没有什么特别生僻的经文,就是版本稍微有点儿不太大路货,
李元吉偶尔有那么几句广为流传到他都记得的,几乎都有所改动,
譬如非要把时人普遍认可的“道可道非常道”换做“道可道非恒道”之类的,
叫人一不小心就默错。
而一个字错了,就要通篇重默!
李元吉一开始烦得要死,然而一想到那一回“体验”,却又还是乖了。
双九自顾自酱酱酿酿、无暇理会他的时候,都不敢有丝毫偷懒。
怂得一笔。
比起李建成的一次识趣,第一个喊阿父的李元吉才是真优势十足啊!
虽然每一个便宜儿女都有被双九另眼相待的理由,这个大唐的李世民吃亏就吃亏在太年轻稚嫩,而双九又都将唐太宗看得比较高,反而衬得他有所不如,李秀宁这个将军公主又暂时还没有焕发风采(大唐双龙传原著对这位公主的风采也着实描述得不如正史)。
李建成和李元吉主要是正史上比较不堪,反而稍有长处就觉不错了( ` )
更何况大唐双龙传之中明确提到李渊之妻最偏爱李世民,莫莫理所当然认为他和他亲近的李秀宁不太可能那么快反应过来对“裴寂”表示亲近,反而是参考了李元霸部分人设的李元吉,作为亲妈都要弄死他的家伙,能迅速接受新父亲……
这一点其实更能讨好双九,只不过这傻子讨好完之后还唧唧歪歪的,暂时拉低印象分罢了。
第六十四章
李元吉不过一回就老老实实的“体验”, 杨阿摩却已经招来第十七回 了。
杨阿摩毕竟不愧是能干掉嫡长兄, 臣妾天下的人物。
这些年再怎么招天下臣民怨愤,以致乱兵四起, 杨阿摩总还是杨阿摩。
干过世家、首倡科举;
开凿运河、沟通南北;
张掖大宴、万国盛会……
要论好大喜功, 隋炀帝未必能比得过汉武帝,
这两位在很多方面其实就是王八看绿豆的差距。
可惜隋炀帝就是太心急了点。
不只科举、运河、开疆辟土方面格外心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