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天道都传成了刺客道,阴癸派沦落到只能和慈航静斋较高低,似乎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惜了你们魔门祖师一番苦心,还想着在罢黜百家之后保存各家道统,却不想传成这般模样。”
宫九转头,冲向晓久十分庆幸:
“亏得咱们小橙子武学天赋一般,没得你我传承。否则想一想万一你我费心费力传下去的,没过个几代人竟也就传成了这般的面目全非……”
想想宫九和向晓久好歹还对所谓道统传承没多大执念的,都这么受不住,何况魔门祖师那样的?
宫九说着说着,一时又有些幸灾乐祸了起来:
“这么一来,我倒是十分相信魔门祖师但凡未死,无论破碎虚空去了哪,一旦知晓后辈是如此‘争气’法,必定要挠穿次元壁……
就是不知道哪一代的幸运儿能遇着祖师爷亲自调教?”
杨虚彦作为可能的倒霉蛋,不,幸运儿,单只是想想那“幸运”至极的场面,就生生打了好几个冷战。
宫九看得越发乐呵,还是向晓久的良心稍微大上一咪咪:
“荆轲刺秦无谓对错,重点却绝对不在一个‘刺’字,而在于他自忖乃是‘士为知己者死’、‘国士待我、国士报之’。”
“知己国士的前提,也是荆轲打心底里认同刺杀秦王是有利于国、有利于天下的侠事义举。”
“荆轲的目光如何且不说他,单只是‘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慷慨决然,就能担当起补天道先贤之名。”
“太平盛世之时以市井小义行走天下,于天欲倾之国有殇之时,百战断头亦无所畏惧的游侠儿,才称得上一句‘补天’。”
“若只认得一个‘刺’字,活生生将补天道沦落成刺客道,不说能不能叫刺客版补天道传人成为魔门祖师挠穿次元壁之后的第一个青睐对象,荆轲的棺材板也是要压不住了。”
向晓久最后总结:
“虽说当一个国家沦落到要游侠儿出来为国为民的时候,也是从政者的悲哀。
但若是连‘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都做不到,还是干脆一点将补天阁改名算啦。”
宫九十分赞同:
“若我是魔门祖师,哪怕挠穿了次元壁,也不会对改名刺客道的后辈做什么的。”
杨虚彦:“……”
得到一份确实契合自己的高深功法,本该是一件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
然而杨虚彦这会子,别说庆贺了,连呼吸都觉得费劲。
好在杨虚彦到底还是杨虚彦。
果然不愧是能在邪王手底下熬出师的家伙。
哪怕邪王石之轩给他的传承是个刺客道版的补天道呢!
杨虚彦很快振作了起来。
他认认真真道谢,对待纯嘴炮的向晓久亦如对待给了他高深功法、切实好处的宫九一般恭敬。
也许杨虚彦是看出了什么,也许只是单纯感激向晓久点拨之恩。
但不管怎么说,他这种态度确实讨了宫九一个大好儿。
所以又多得了几句话。
似箴非箴,换个人听,哪怕天才又同源如石之轩,也不过若有所思一二罢了。
可听在刚得了功法运行路线的杨虚彦耳中,却不吝于如雷贯耳。
当然如雷贯耳。
毕竟是配套功法的提纲总要嘛!
还是一对七都能适用的那种。
宫九给杨虚彦的功法毕竟脱胎于不死印卷,再怎么懒得长篇大论地去将哲学思想细说成恰最适合杨虚彦的言论,纲领提要总要有那么几句的。
若是少了这几句,功法依然还是好功法,只不过杨虚彦修炼到死,哪怕再怎么给俗人尊称一声大宗师,也别想真的能破碎虚空罢了。
当然,多了这几句,也不保证就一定能破碎虚空。
毕竟宫九自己都没正经破碎虚空过呢!
好歹路没给堵死罢了。
杨虚彦长吁了一口气。
从此跑腿打杂洗衣做饭倒是做得越发尽心了起来。
然而双九已经嫌他碍眼儿了。
好吧,二人世界里头,别说多一个杨虚彦,就是多一匹马都是碍事儿的。
没看向晓久的爱马“九哥”、骆驼“十仔”都只能在荷包里头待着吗?
杨虚彦又还没有那一身好舞艺。
能赖到现在,除了杨姓补天阁传人确实能成为宫九搞事大业上的一颗好棋子,
也是多亏了他出现的时机好歹没有那么“巧妙”的缘故了。
如今棋子该有的修养已经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