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舞九重天_作者:莫子乔(218)

  也许天子真是天选之子,天赋举世无双能甩他八十条小甜水巷不止,

  但追命同样肯定的是,哪怕有甩他八十条小甜水巷的天赋,要真正练就这样的武功,也需要许多努力。

  许许多多的努力。

  然而这皇帝之前,纵是无心政务、无意国事,又何尝忙过什么努力练武的事?

  他忙的,不一直都是风花雪月事吗?

  此时此刻的追命,对于向晓久皇帝身份的疑心,只会比诸葛太傅更甚。

  可他打量冷血一番,

  发现他家小师弟只眉间略过淡淡一抹惊诧之色,

  而后依然是那么的冷峻、冷静,无所畏惧也无可动摇的模样……

  追命也干脆利落地任由心头满满的疑窦飘散在风里。

  别看追命是师兄弟四人之中年纪最大的一个,俨然中年人了,他的心却依然年轻,血也依然很热。

  当然,也不是说诸葛太傅的心就苍老了、血就冷硬了。

  只不过阅历问题,经历问题。

  在向晓久的皇帝身份这个问题上,追命还是更倾向于冷血的。

  只要他始终能做个好皇帝。

  就怕他不能始终做个好皇帝。

  怪不得世叔之前忽然提起,要他们师兄弟四人从此以后必须有一人始终护卫圣驾……

  追命的思绪也飞在风里。

  直到冷血忽然开口:

  “你好像故意在绕圈?为什么?”

  向晓久确实是在围着当夜圣驾驻扎之地绕圈,

  只是绕的不是圆圈。

  毕竟京师的方向已经排除,他最多只需要绕一个半圈。

  要是运气更好一点的话,一个扇形弧也就够了。

  向晓久这会子就是绕着圣驾约莫五六十里远的大半个扇形弧就确认了一次方向;

  之后仗着自己速度快,又把距离往外再拉个五六十里,再来一次半圈运动……

  如此足足拉了三回,半径最长时候超过一百五十里,圆心更换十七回,反复绕圈超过二十次。。

  追命和冷血的算学都算不上好,但他们赶路的经验十足。

  只这么大半夜功夫,师兄弟二人估计着,都够从开封到汴梁打一个来回了吧?

  日行千里算什么?

  我们皇帝陛下是个夜行两千里的奇才啊!

  更可怕的是,夜行两千里、提着两个加起来都快三百斤重的大男人夜行两千里之后,这位皇帝陛下居然仍是脸不红、气不喘。

  简直是随时能再提着又一个三百斤,再乘风飞他个两万里的翩翩欲仙。

  追命素来能言善道,这会子却被震得目瞪口呆,连天色微白都没注意到。

  倒是冷血,先前已经给小荷包掏出两大车金子之类的震撼过,这会子思绪也不至于太飞。

  虽对天色、时辰的反应也稍微迟缓了一点点,好歹在霞光出现之前醒过神来:

  “陛下,再不回去,恐余下互为惊慌,傅宰辅等人忙乱。”

  追命也回过神,跟着一起劝。

  这师兄弟二人却不知道向晓久正小心肝砰砰,

  雀跃欢喜之余还有几分

  “早知道这么近、这么快,哪里需要在京中耽误那许久?

  便是什么都不布置,两三天也够大一个来回,

  也很不必担忧原先那样的赵佶都能再折腾近十年的北宋,会因着那区区两三天就出什么事”

  的懊恼可惜呢!

  却原来,虽说圣驾大半天也就才走了二十多里,向晓久这一夜却足足往正确的方向前进了将近两百里不说,更是将剩余的搜索范围也精确到方圆不足五百里之地。

  顶多一个日夜的功夫!

  向晓久如何还愿意回那什么圣驾倚仗折腾做戏?

  左右傅宰辅再怎么(至少看起来是)沉迷于那些比绝版古书更叫他神魂颠倒的书籍之中,

  起码也还有米太监仍留在圣驾驻扎地,糊弄着倚仗慢慢走个一两日的,应该不难。

  再者……

  向晓久冲冷血二人眨眨眼:

  “可别说你们随朕出来时,没给成侍卫、铁侍卫他们留消息啊!”

  成侍卫,也就是成捕头,四大名捕之首的无情成崖余。

  幼年时曾惨遭灭门,幸得诸葛太傅相救得以保住性命,却终因灭门时遭受的重伤而双腿残疾以致要轮椅代步,经脉受损以致终生不能修炼内外武功

  偏偏却是这么个不能修炼内外武功的小可怜,却凭着强大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练就据说此前从未有人练成过的“破气神功”,最终用他那残破的身子,成了四大名捕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