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汉朝搞基建_作者:云长歌(708)

  新年过后,每天的娱乐活动也就是去跟滚滚玩一会,这个一会时间还极其短暂,剩下就是吃饭睡觉,那个时间安排饶是刘彻看了都有些心疼。

  结果当哥哥的昏聩到有人在自己的国家往外走私铁器都不自知,每天纸醉金迷,再加上之前燕王不止一次希望能够换个封地,再对比刘谈是主动跑去北境国为父分忧。

  刘彻越想越是生气,若是刘旦在他面前,说不准就要抽这儿子几鞭子。

  再想想齐王和昌邑王,同样都是他儿子,怎么差距这么大?

  看完卷轴的刘彻那张脸成功进化成了活阎王,所有宫人外加绣衣使者大气都不敢喘,就连卜凡都不敢多说一个字。

  刘据偷偷观察了一下他爹的表情,虽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他在心里分析了一下之后,他爹应该不是针对他和刘谈生气,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刘据开口说道:“父皇,儿臣之前听闻您给阿弟准备了农具和良种,阿姐问儿臣什么时候出发?”

  刘据表情顿时有些微妙:“不必了。”

  刘据心里一沉,小心问道:“怎么了?阿弟惹您生气了吗?阿弟心直口快,您别跟他一般见识。”

  刘据斜了他一眼:“你弟弟翅膀硬了,自己搞出新犁来了,已经命名北境犁,据说很好用,回头你让大司农做出几个来看看吧。”

  刘据:????

第369章 [一更]369

  刘彻看到刘据那一脸懵逼的表情顿时心情舒畅,嗯,不能他一个人心塞。

  当然最让他舒适的是刘谈没有跟刘据提起这件事情,这小混蛋终于知道事情要先给亲爹讲了。

  刘据回过神这才应道:“是,儿臣这就吩咐下去。”

  说完之后他十分自然问道:“父皇,可是燕王那里出了事情?”

  刘彻冷哼一声:“这个逆子!”

  刘据耳朵一跳,刘彻很少会跟儿子们生气,他如果不喜欢了最多也就是不搭理,反正他儿子多,更不要提刘旦远在燕国,就算做出什么不合时宜的事情基本上刘彻也都是眼不见心不烦。

  他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该不该继续询问。

  结果在他犹豫的过程中,刘彻就开口说道:“燕国如今藏污纳垢,不仅有诸多略卖人,更甚至这些人还敢将铁器走私到匈奴!”

  刘据听后表情也变得十分不好看:“燕王在做什么?铁器这么重要,那些人私自运往匈奴他竟然一点风声都收不到?”

  刘彻想到之前在北境国,刘谈在自己的王都看管都很严,一般人不能持有利器,更不要说铁器,就算有特殊原因也要登基,一旦损毁也必须去登记,若是丢失那就必须找回来,找不回来的惩罚很严重。

  当时所有人都说北境王此举是为了王都的治安着想,但刘彻却觉得刘谈是想要通过这件事情严格控制铁器,避免有人因为巨额利润铤而走险。

  从源头上掐断的话,想要走私都十分困难。

  刘彻将事情说了一遍之后,刘据的注意力却偏了:“阿弟遇到了略卖人?还交手了?这……这些都是亡命之徒,他当时孤身一人是怎么逃脱的?”

  刘彻刚想说什么,忽然意识到了不对,刘谈在这方面叙述得相当简略,就说武侯卫及时赶到,抓住了两个贼人。

  可是一共有四个贼人,那两个去哪儿了?

  刘彻皱了皱眉转头对卜凡说道:“去把北境王那边的消息也拿过来。”

  卜凡松了口气,立刻派人去。

  比较一直在一旁努力让自己隐形的负责燕国的绣衣使者,负责北境国的绣衣使者明显坦然了许多,从容行礼之后他也交上去了一副卷轴。

  刘彻拿出来别的都一眼扫过,跟刘谈信中的内容都差不多,唯一没有的大概就是他跟陆悬两个人的情况。

  这个……刘彻如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了燕王作对比,他甚至觉得一心要跟乌孙王在一起的刘谈都省心了许多。

  在找到那晚的记录之后,刘彻不满说道:“真是翅膀硬了,竟然学会了报喜不报忧。”

  刘据立刻问道:“父皇?”

  刘彻放下卷轴说道:“那晚他受了点伤,被贼人用木棒打中了肩膀。”

  刘据顿时倒抽一口气:“这……他从小到大哪里受过这个罪?”

  刘彻的表情有些难以形容:“他杀了两个贼人。”

  刘据:???

  如果说话的不是他亲爹,他简直要怀疑对方在骗他,就他那个脾气温柔的弟弟?

  这一刻刘据已经忘了当初刘谈是怎么痛下杀手,二话不说就干掉西安阳郡郡守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