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小爷我是个粗人_作者:duoduo(294)

  别宫围墙修的很高,虽比不上京城城墙和紫禁城的宫墙,也没有护城河与吊桥,但女儿墙、箭楼、垛口等设施齐备,城墙上两排禁军站的笔挺,仿佛没有看见城墙下的人。

  “里面何人管事?”刘总管大喝:“圣驾在此,还不速速开门!再不开门,休怪国法无情,治尔等一个欺君之罪!”

  喊过三声之后,才有人匆匆上了城楼,高声道:“微臣参见皇上。皇上,太上皇身体不适,太医说要静养,见不得这许多人,太上皇说了,皇上若有心,便请一个人进来吧!”

  右相沉声道:“陛下乃一国之君,出宫在外,身边岂能无人护卫,且为太后尽孝,又岂是陛下一个人的事?烦请转告太上皇,若太上皇不欲见人,请容我等将太后娘娘的遗体移出别宫,迎回宫中安置。”

  “太上皇说了,太后娘娘就在这里,哪儿也不去。”

  左相正欲开口,被乾帝抬手打断,淡淡道:“吩咐下去,退后五里,扎营。”

  “陛下万万不可……”

  乾帝轻嗤一声:太上皇铁了心不开门,他不就地扎营,难不成就此打道回府或直接派兵杀进去?又或者,跪死在这宫门口请罪?

  淡淡道:“营中另设灵堂,明日移棺回京。”

  左右愕然:另设灵堂也就罢了,移棺回京是什么鬼?难不成今夜硬闯别宫抢夺出太后娘娘的尸身,又或者撇开不管,移一口空棺回京做做样子?

  无论是哪一种,都未免对太上皇,对太后太过不敬了。

  左相嘴巴张合了数次,才憋出一句:“是否让钦天监算个吉日……”

  “朕看明日便是吉日。”乾帝不再理他,转而吩咐周凯:“你领几个御医进去,给太上皇请安,末了也不必回来,就在里面替朕服侍太上皇……派人报个平安便可。”

  周凯欲言又止,最终低声应是。

  他是公主之子,太上皇和太后是他外祖父母,由他进去确实合适,但此行中不乏和他身份相似的人,并非非他不可——与之相比,他更愿意守在乾帝身边。

  乾帝拂袖转身,大步离去。

  一众大臣面面相觑,却谁也没敢多话:对面宫里住着的,是当今太上皇,是皇帝的生父,对面宫里躺着的,是仙逝的太后,是皇帝的嫡母……既兴师动众来了,即便进不去门,无论如何也该在门口磕上几个响头,表表孝心才是,乾帝却连跪都不跪一下,只做做样子走一圈便算完事。

  太上皇将皇帝关在门外,诚然是全然不顾皇帝的体面,然而皇帝,何尝不是半点不给太上皇颜面。

  然而孝道大于天,皇帝这般与太上皇斗气,吃亏的是自己啊!

  ……

  离京数百里外,一辆青绸马车中传来一声轻咳。

  驾车的大汉耳清目明,微勒缰绳,将速度缓了下来,道:“贾大人,您醒了?”

  车内传来一声略带困倦却依旧足够动听的声音:“我睡了多久?”

  “已有两日了,”车夫答了一句,又道:“贾大人您饿了吧,先用点心垫垫肚子,到了前面镇上,小的就去给您买些热食。”

  车内人“嗯”了一声,道:“不说只三百里吗?怎的现在还没到?”

  车夫道:“大人伤重,小的怕车内颠簸,不敢走的太快,不过也只差半日路程,等到了地方,大人先在客栈歇息,待小的打探好消息,大人再见机行事不迟。”

  “你家主子是这么说的?”

  车夫直觉有些不妥,却也只能硬着头皮称“是”,想到传说中这位爷的脾气,背上不由冒出冷汗。

  好在车厢内只传来一声不置可否的“哦”。

  车夫屏息了好一阵,见里面再无声息,这才松了口气,重又一个甩鞭,马车速度稍快。

  作者有话要说:  正在努力完结中,难免有些仓促,还望海涵。

第104章

  队伍里营帐是不缺的, 搭建的也熟练,毕竟路上就要住两晚,只是满心以为能喘口气的人, 如今只能露宿荒野,心中难免有些失望,但失望归失望, 啰嗦抱怨却是不敢的……太上皇和皇上之间的暗潮汹涌, 便是傻子都看出来了,谁敢在这个时候触霉头?眼前便是一场惊涛骇浪, 能活下来就不错了,受些辛苦算什么?

  连宫人们的窃窃私语都停了,个个噤若寒蝉, 唯有在错身而过时, 交换一个忐忑不安的眼神。

  一切布置停当已是月上中天,用过晚膳,有资格跪灵的都去了灵堂, 剩下该干活的干活,该巡逻的巡逻, 一切有条不紊又寂然无声, 唯有熊熊燃烧的篝火,偶尔传出“噼帛”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