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历史]衣被天下_作者:洛娜215(491)

  近些年来,随着原材料的大规模进口,大明的玻璃产业愈发兴盛,因为材料富余和官方默许,除了官方位于凤阳的专营玻璃厂外,各大玻璃作坊和厂房有如雨后春笋般钻了出来。

  如今的玻璃产业主要以生产玻璃窗和灯罩为主,镜面的制造还完全掌握再官方手里,灯罩还好,但玻璃窗这个东西只要家里没有熊孩子,破损概率还真不算高。

  偏偏由于进口的石英砂来源地取决于国外商户的寻摸,质量不太稳定,玻璃这个东西在烧制之前又没办法判断颜色,彩色和杂色玻璃在如今没有需求的情况下成为了产业链的负担。

  这部分成本又将被添加到透明玻璃上,所以,虽然厂商增多,但玻璃的价格长久以来一直难以下跌,买得起的人又只有就那么些,货物淘汰率又低,如此一来市场就渐渐开始有了饱和的趋势。

  所以推广杂色玻璃势在必行。

  但华夏人的审美经过宋朝的调教,偏向内敛,对于彩色玻璃接受度并不太高,所以木白就想了这个办法,灵感来源真是他当时在凤阳的酒楼所看到的的彩色玻璃窗。

  只不过当时的玻璃窗就小小的一面,而如今,是大半面墙,全方位展示震撼效果更佳,事实证明,效果很不错。

  小赚了一笔的木白心情很好,他捏着一个天青色酒盏,一边和友人聊天一边打量着楼下民众的生活情况。

  酒楼毗邻秦淮河,这条河流是应天府的母亲河,也是护城河,在近些年的挖掘和疏浚过程中,河道被引出若干道支流,在满足城市用水的同时,也削减了水道的占地面积。

  原本的秦淮河河道和后世魔都的黄浦江无差,以如今的技术根本无法架设桥梁,因而来往出行不方便不说,还很不安全。

  而在缩减分流之后,一座座拱形石桥成功得以将两岸串联,有了石桥的连接,彼岸的经济也很快发展了起来。

  分流的最大好处还是得到了更多的生活用地,同时,不少原本架设在秦淮河上的船屋都被强制拆迁安置,如今的秦淮河主干道上虽然缺少了点过往的生活气息,但河道通畅,在安全上提高了许多。

  由于河道情况不一,出于城市的需求,秦淮河的不同各段都承担了不同的任务。

  河道深的那条位于城市僻静处,正好可以用来运输,应天府的城市规划中在那条支流辐射范围内建了不少大型粮库,用来存储从各地运来的货物。

  而靠近民居的支流水流平缓,河道也比较浅,则多是用来民事活动,因为同出一源,不管是深底还是浅底都可连通护城河,在官方允许的情况下,坐船绕城一周也是很不错的旅游体验。

  白天的秦淮河明媚俏丽,河上来往的多半是带着一家老小来游玩的外来游客,如今的男女大防并不严重,有家中长辈陪着,女孩儿也是可以出来玩耍的,除了快要出嫁的姑娘会戴上一顶帷帽外,豆蔻少女和已为人妇的女孩都是百无禁忌。

  初夏时节正是荷花绽放时,不过为了航行安全,秦淮河民用河道内并没有种植荷花,反倒是不远处的玄武湖内此刻绯霞连天,于是就有机智的小贩们大清早去玄武湖采摘荷花再来售卖。

  这些小贩以一叶扁舟穿梭于大船之间,总有迷糊的游客在外时忘带了生活用品,小贩们的价格虽然比岸上稍高一些,但好在及时,加上出行时心情愉快,倒也不在乎那点小钱。

  漂亮的荷花是销量最高的产品,“夏初双白”的栀子花与白兰花次之,其次是各种簪花、遮阳伞、驱蚊药物等物件,对了,有极佳解暑效果的酸梅汤和绿豆汤也是王者产品,等天色暗了之后还有荷花灯,总之,小贩们的全方位服务基本可以保证每个来这条河流旅游的人都不会空手而回。船上的人、桥上的行人以水相隔,却皆是欢声笑语,清风裹着水汽,带来一阵阵凉意,对于平生偷得半日闲的木白来说,这简直是治愈率MAX的风景。

  但偏偏他的眼力太好,钻进视网膜的某些信息告诉他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嗯……总感觉有哪里不太对。”木白趴在窗口观察了半天,扭头看向小伙伴的眼神充满了怀疑和自我怀疑,“街上那些人的头发,是不是用的都是假髻?”

  方才他一眼扫过之下,发现了好些人头顶的微妙,虽然这些人多是用了帽子、发簪做遮掩,但许是觉得热,也有可能是觉得在船上环境较为狭窄,不适合再戴帽子,仗着角度优势……于是他们无意间暴露了自己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