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会的仁王君_作者:拿铁不加冰(105)

  “双方做好准备!由立海大附属中学,毛利寿三郎,仁王雅治,对战,冰帝学园,忍足侑士,向日岳人的比赛,正式开始。现在双方开始猜球!”

  第一局的发球局属于冰帝。

  仁王走到了后场。

  毛利是个全场型选手,前后场都没有短板。而仁王在打完排位副本后,原本的后场短板也被补上了,现在也算是个全场型选手。既然如此,就不需要定下固定的前后场位置。于是赛前仁王和毛利商量的也是用澳大利亚阵型,适合双打生手,也方便交换前后场。

  决定最开始前后顺序的,只是谁想先发球而已。仁王想趁早试探忍足的实力(向日的实力和相关数据已经不需要试探,留存在他心里的数据库里了),便直接走向后场。

  毛利也没有喊住他,而是配合地留在了前场。

  忍足推了推眼镜,透明的镜片噌地一下反了光。

  他扔起网球。

  这个发球并未用到太高深的技巧,只是最基础的对旋转和发球技术的运用,因此在前场的毛利眼神一瞥,手臂一伸就打回了球。

  同样在前场的向日直接跳了起来,像是芭蕾一样轻巧地在网前跳跃,反手回球的技巧有种独特的美感。

  可这样技术并不足以让毛利眼前一亮。

  他还是面无表情地,两步跨出去就赶到了球的落点。

  忍足在镜片后的瞳孔一缩,网前的向日也露出惊讶的表情。

  太快了。这样的速度,甚至比打着体操网球的岳人还要灵活。

  他们的神情被仁王看在眼里。

  握着球拍,仁王在心里叹息:这样的速度,甚至还不是毛利前辈的巅峰。可想而知,一年级的毛利前辈有多让人惊艳了。

  在过去半年里,毛利长高了几乎有二十公分。这让他整个人的重心提高了不少。在四天宝寺做正选时,甚至在八月参加全国大赛时,他都只有一米五多一点,身材“娇小”,十分灵活。他的速度那时候甚至超过了100(五维计数)。但随着长高,他的身板也在变得结实,又因为心情不佳家庭变故而没怎么长肉,显得长高以后颇为瘦削,力量和速度便因此而降低了,甚至灵活性也不如从前。

  在立海大成为正选的毛利,实力依然强劲,可实际上比起一年级时,是退步的。

  仁王一开始看毛利的比赛,有这样的感觉,还觉得是不是自己去看过的四天宝寺的全国大赛在自己记忆里被过度美化了。

  后来和柳一起分析,又与幸村聊过,甚至在打电话给种岛时提过一句,几次讨论以后,才得出现在的结论:并不是他的错觉,毛利前辈的实力确实是变弱了。

  这种“弱”是相对的。

  至少面对向日,毛利的速度还是快到让人难以企及。

  比鹤守前辈还要快的,目前为止也还是立海大全体网球部里速度最快的部员。

  一旦某一项优势对比对手呈现出碾压的局势,那么找准这一点不断进攻就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毛利确实状态不佳,天分却并不会因此而消失。他两个回合就发觉了对面的两个一年生跟不上他的速度。

  那就简单了。

  能追上我的人可不多。多少有些自豪,心情愉悦了片刻,可回球时余光扫到场边坐着的幸村,心情又低落下来。毛利自己也不想自己的状态过于频繁地起伏,可是他控制不住。

  他想了想赛前和白毛后辈计划的,索性右手背在背后比了两个手势,又飞快地退后了。

  这么快就交换?!

  仁王抿了抿唇上了网,和毛利擦身而过时两个人对了信号。

  和毛利是没法做什么时间差,或者前后交错的遮挡式配合的。他们对澳大利亚阵型的利用中规中矩,一板一眼。仁王知道对手很快就会发现他们的弱点,因此决定趁势进攻。

  在上网的同时直接开始抢攻,逼迫向日进行网前的截击战。

  他早就发觉向日体力上的弱点,决定先利用这一点让向日体力不支,被动成为双打里的“短板”。

  别看这是很老套的招数。

  运动里,最老套最经典的套路,往往是最有效的。

  忍足马上发觉了不妙。

  但网前的截击战一旦开始,想要喊停并不容易。

  这两个人双打的节奏怎么变化这么快?他狐疑地观察着立海大的对手,有些猜测又不敢确认。

  是他猜到的那样吗?

  可如果是这样,立海大凭什么让这两个人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