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田是把自己的嗓门也当做攻击武器了吗?仁王在心理吐槽。
吐槽的同时,他踩着小碎步,快速移动到球的落点。
攻防战从第一球就开始了。
两个人都选择了中场的位置,可攻可守,节奏也不快不慢。
先按捺不住的还是真田。
他不打算和仁王陷入持久战里。
这样的攻击还不够强势!以我的攻击力,能够直接摧毁,平推过去!
他的精神力随着本身的意志发生了形态改变,原本无形的精神力集中在身体四周,变成类似燃烧火焰的形状。这是肉眼看不到,只能用精神力感知到的形态变化。真田的精神力强度还做不到让精神力“显形”。
而这种精神力的形态变化,仁王已经非常熟悉了。
是“风林火山”的前兆!
“侵略如火!”在精神力发生改变的瞬间,真田对准来球猛地挥拍。
球拍和隐形的刀锋重叠,网球仿佛也裹上了火焰。
仁王面对这一球,却毫无退缩的意思。
这场比赛,他要以攻对攻!
“这一招也不止你会!”仁王调整着自己的精神力。
他也握住了球拍,摆开架势:“侵略如火!”
第132章 二二
仁王的“侵略如火”,已经完全和真田的“侵略如火”是两个不同的招数了。
虽然看上去形态很像,但只要对网球有一些深入了解的人就可以看出,这两招底层的基础技巧并不相同。
真田的剑道是注重速度和力道的,以一刀流系为基础的现代剑道。虽然因为师从真田弦右卫门而比现代剑道多了一些实际应用,但总的来说还是现代剑道,以得分甚至演武为主。
以剑道为基础,以武田玄信对《孙子兵法》的运用为基础,利用“风林火山”的思想,最终练成的“风林火山”的球技,不仅仅是招数,其实也是战术。“侵略如火”,“其徐如林”,“其疾如风”,“不动如山”,这四招并不是独立的四招,而是既独立成体系又能相互混合使用的一整个系列的打法,并不特指某个发球或者某个抽击。
而仁王练习的,其实是剑技,与剑道严格来说有着很大的区别。
比如说真田练习剑道用的是竹刀,但他看出仁王练习的是剑技以后给他准备的是木刀。虽然仁王本人对这些几乎毫无了解(毕竟他在狭雾山用的是真刀),但自小练习剑道的真田从一开始就面面俱到。
在经历过狭雾山训练之前,仁王对照着真田的招数,依葫芦画瓢打出来的“侵略如火”,反而与真田的“侵略如火”更贴近。
而当他自己练习了剑技,学习了呼吸法,并且逐渐掌握水之呼吸的各种型后,他对剑招的了解也逐渐深入。这时候他打出来的“侵略如火”再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仁王可不可以让自己的招数变得看上去和真田的一模一样?
可以。
但现在还不是时候。那一招……他已经准备好了,只是还不到使用的时机。
两个人的对攻持续了两局的时间。
你来我往,一度无法分出胜负。
两局之后,对“风林火山”的兵法了解更深刻,也正在进一步挖掘《孙子兵法》里思想的真田凭借着扎实的基本功占据了上风。他大声道:“太拙劣了!这种四不像的打法是不会有用的!属于你的招数呢!”
仁王舔了舔唇,没理会真田的叫喊。
他感受着自己精神力的变化,对真田精神力的感知。
1-2,上风在真田那边。
热身快要结束了。
第四局,仁王看着准备发球的真田,动了动脖子:“我的招数吗?我这里倒确实有一个为你准备的招数。”
一直警惕的真田停住了扔球的动作。
他看着仁王。
而仁王终于确定好自己的精神力做好了足够的铺陈。
强度,厚度,像是细碎的水珠连绵着变成了水膜,开始以一个既定的节奏涌动。
场边的幸村瞳孔微缩:他看到了,精神力示范时的“光”。是在上一次正选选拔赛他分明见到,却“虎头蛇尾”一样没有后续反应的变化。
果然,这是仁王的招数的前置表现。而仁王在上一次正选选拔赛并没有用出这一招。是当时还没打磨完毕呢,还是不想在和他比赛时使用呢?幸村一边思考着一边看着仁王。
然后他的思维顿了顿,微微睁大眼睛。
仿佛只是一眨眼,又仿佛是光闪了一下,球场上的仁王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