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会的仁王君_作者:拿铁不加冰(381)

  切原抗议无果,只好耷拉着脑袋接受。

  除了安排切原,柳还打算安排仁王。

  他暗地里和幸村商量着让仁王多做点事,为此还特意在正选选拔赛的赛程安排上把仁王和真田分开。

  如果他们再进行比赛,而仁王又一次赢了的话,真田肯定会要求将副部长的职位直接移交给仁王。他现在没有这么要求,是觉得练成动如雷霆和即将练成难知如阴的自己,再和仁王打肯定会赢。但再输一次,以真田的性格,必然会认为自己无法再胜任副部长的。

  那如果反过来,仁王输了,以仁王现在就经常推拒网球部杂务的情况来看,想让仁王多沾手网球部的事务就变成不可能的事了。

  如果他们一直不比赛,那么他就可以用“你已经打败过真田了,虽然不是副部长但该做的事总要做”这种理由给仁王安排一些杂务。

  而真田那边,只要真田还是副部长,他肯定会矜矜业业完成分内的事务的。

  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尽量把自己手上的杂务分出去了。

  当然,柳只打算拖这一次正选选拔赛。因为虽然和真田的关系更好一些,但柳计算了仁王的进步速度,再结合他收集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随着时间推移,仁王的赢面会越来越大。数据是不会说谎的。他们势均力敌的时间段,或许只有这两三个月。

  幸村看出了柳的算计。

  他乐见其成。

  但比起柳的理由,他的理由则是,希望真田在开发难知如阴的关头,不要被仁王所影响。

  开发动如雷霆时,真田原本对手冢的在意,因仁王的幻影而被转移了一部分,这让动如雷霆的开发过程比想象中要顺利。

  但天平两端的筹码,必须要平衡才行。

  如果给仁王加了砝码,那么难知如阴说不定会难产。

  幸村太了解真田了。

  是一起长大的幼驯染,偶尔固执到他都感到头疼。

  但他希望不管他走得多远,真田都能追上来,一直保持着想要打败他的斗志。成长的路上如果始终孤独一个人,那不就太寂寞了吗?

  至于仁王,他隐约有种预感,仁王会比所有人现在能想象到的还要强,还走得更远,也说不定。

  这次正选选拔赛,幸村,真田,柳和毛利在一个半区,另一个半区则是仁王,真峪,池岩,丸井,桑原和柳生。

  这样安排看上去显得强弱差距明显,但实际上,幸村所在的半区,能够争夺正选的正正好也就是那四个人,反而没有悬念,而仁王所在的半区,真峪,池岩,丸井,桑原和柳生,可以说是打成一团。

  这种安排反而能确保正选下位圈所选出来的确实是剩余的其他人里最强的。

  仁王精准地记住了柳生的场次,在每次柳生要上场比赛时都出现在比赛场边,给柳生“加油”。

  丸井私下里说仁王,说你怎么就对柳生这么刻薄?

  仁王想了想,说可能在你看来是刻薄,在柳生看来不是。

  丸井:不,我觉得不管谁看都一样。

  仁王的“加油”起到了应有的效果。

  柳生显然也很习惯仁王的方式了,他们俩现在就是这样的相处模式,对彼此都很不客气。

  并且预料到去参与集训的正选会有很大实力提升的柳生,在假期自行增加了训练量。

  他去找了私教,以免受到运动损伤。

  他进步的很快。本身他的进步空间就很大。特别是比起两个三年生。距离极限还很远,自然就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也因此,这次正选选拔赛,柳生成功打败了池岩。

  之后他又打败了桑原,在和丸井的比赛中败下阵来,也输给了真峪。

  两胜两败。

  这样的战绩足够他进入正选的安全圈内了。

  争夺三个正选位置的五个人中,丸井的实力还是更强一点的。他本身在网前截击上就格外有天赋,灵感和灵气都不缺,往往在比赛中会有“灵光一闪”的惊艳发挥。拖累他实力的只是他的体力。

  但这五个人,也没有哪个很擅长持久战。

  看上去体格结实的桑原,实际上体能也只比丸井好一点,身上的肌肉也全是装饰性的,力量甚至和丸井同一个水平。

  要知道,力量是丸井的最弱项。他是完全的技巧型选手,以灵巧的动作,极快的速度和富有想象力的技巧取胜。

  在正选争夺战里,桑原最先出局,直接输给了其他四个人。

  而后池岩输给了柳生,又输给了真峪和丸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