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会的仁王君_作者:拿铁不加冰(664)

  不用出最后这招不代表种岛就一定会输,实际上比赛到现在,胜负也还是有悬念的。但对种岛来说,他需要的是一个“确切的”,“毫无争议”的胜利,因此他会用出最后一招。

  或者换种说法,仁王有这个自信,种岛会愿意将最后的底牌在这个场合和时间点展现出来。

  种岛啧了一声。

  他吐出一口气,眼神发生了改变:“那就做好准备,睁大眼睛看着吧——”

  “毕竟无”。

  所谓“毕竟无”,用通俗的话语解释,就是绝对不会发生的,在宇宙间不客观存在的事物。

  实际上种岛的招数与佛教的具体释义并不完全相关,大多只是选取相关的意向,因此所谓的毕竟无,也和正经的佛教释义并不完全相关。

  宇宙间不存在的,超出客观事实,是幻想的衍生,是……

  是种岛精神力显化的衍生领域,也是种岛的“异次元”。

  而种岛所认为的“无法控制”,当然不是“异次元”本身,而是在使用“异次元”时,会刻意去触碰极限,去展开领域,去探索的那部分“未知”。

  种岛将自己精神力的力量全部爆发出来,甚至是以透支的方式在使用自己的精神力。

  精神力所幻化的光怪陆离的世界,和存在于网球场上的种种幻觉,实际上只有在球场对面的人能够看到。

  是在释放的同时又相应控制和收束。

  不只是“诱导”,而是完全的“改变认知”,与此同时在击球时将前四招也结合起来,缩短或者拉长时间和空间,混淆对手对时空的认知,让对手计算时间失误并且失去对空间的定位,再改变对手回球的形态,让对手无法预测球路,同时掩盖自己的身影,进一步让对手产生混乱——

  仁王在这一招的爆发之下强自镇定下来。

  “混淆”。

  这大概是种岛这一招的核心概念。

  仁王能看到球场,但他不确定自己所看到的,和球场对面真实发生的是否同步,也不确定自己看到的到底是不是“真实”。

  他并没有失去五感,他的感知依然敏锐,但他的感知某种程度上也成了他自己行动的阻碍。

  是了,“更互无”的爆发也与“混淆”相关。

  这相当于四招合一的打法给种岛带来很大的负担,如果仁王能破解这一招,他会短暂地因精神力和体能的双重透支而失去对节奏的掌控,处于被动。

  但仁王能破解这一招吗?

  种岛发现,他的内心深处竟然在期待着。

  1-0.

  2-0.

  ……

  5-0.

  仁王的呼吸从来没有乱过。

  他在按照自己的方式梳理“世界的法则”,而所有的“混淆概念”一一被捋顺。

  视觉,听觉,嗅觉,所有的五感,和精神力的感知确实会被欺骗,但世界上所存在的客观事物是不变的,世界的法则也是恒定的。而仁王能通过呼吸去确认这些客观存在的,不变的东西。

  他能在混乱的失控和感知中找到定位和锚点。

  这就是他破局的关键。

  契机终于来了。

  仁王深深地吸气,如水的精神力幻化出完整的镜像场景。精神力化作的水汽聚合起来,变成水滴,又变成细雨,最后慢慢汇合,汇聚成巨浪。

  他像是领悟了什么一样,挥舞球拍。

  划破空气的网球在那一刻撕扯开时空的幻象,一切都被净化,被平息,被淹没。

  精神力在对撞时相互消耗,种岛脸色苍白了两分,却勾起唇笑起来。

  “第八式?”他问。

  仁王的招数没有第八式。

  剑技的十个型都被他转化在了七式球技里。

  但这一刻,仁王认为,自己的这一招反向推演成剑技,也完全行得通。

  “第八式。”他说,“不如就叫‘破无’吧?”

  “太敷衍了吧,这个名字听起来可真让人生气。”种岛轻声道。

  他的精神力被完全撕扯开,一时之间无法再作为辅助力量使用。

  理论上仁王的精神力也与他的精神力相互消耗,相互抵消,然而种岛知道,仁王的精神力恢复也必然会比他快。

  因为他实际上是用透支的方式在维持异次元的衍生领域,内里的幻觉和混淆的特殊法则,越是逼真越是消耗他的精神力。而仁王的攻击,是普通的消耗式攻击,没有后遗症。

  以这一招作为反击的号角,大比分落后的局面从这一局开始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