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他看不起太子殿下。
说实话,太子殿下的确是很优秀,只是太优秀了。
太子自小养在宫里,由康熙皇帝亲自抚养长大,文韬武略,无一不精。
在学业上虽然有所成就,但是在人情世故上就有些惨不忍睹了。
因为包括康熙皇帝在内的人,都不停的在他耳边强调一点:你是储君。
储君是什么?
国之储君!
未来的君!
他又是嫡皇后所出的嫡子!
赫舍里氏对他全力的支持,皇帝对他的维护和器重,老师们对他的赞许和吹捧,大臣们希翼的目光,让太子从一开始就飘飘然了。
除了康熙这位阿玛,太子跟剩下的人总有那么点居高临下的态度,因为他有那个傲慢的底气。
这种情况,在现代有个特别有名的词汇,叫“捧杀”!
还有一句俗话:捧得越高,摔得越重。
小十四不知道康熙对太子到底是不是实行“捧杀”策略,只是现在看来,他就觉得是“捧杀”。
不然的话,皇太子怎么会日此行事?
明知道编书是个耗费很长时间才能见到成效的事情,还要跟三阿哥一争长短,还要跟大阿哥御前争先?
皇太子要是什么事情都掺和一脚,皇帝就真的不在意?
但是如果不想让太子当继承人,那就别给他那么大的希望,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记得历史上记载,这位太子被两立两废之后,被封为理亲王,这封号可不怎么样,尤其是雍正帝继位之后将其改名为“允”,雍正二年十二月十四日幽死于紫禁城咸安宫,并非是电视里演的那种,被放出宫,在郑家庄那里安享晚年,出宫的是他的子孙后代们,即便是出宫,也跟圈养似的,走不出京郊六十里地。
理亲王享年五十一岁。
后被追封为和硕理亲王,葬于黄花山理亲王园寝,谥曰密。
这个谥号也不太好。
他是大清国,第一个皇太子,也是最后一个皇太子。
从雍正帝之后,便都是“秘密立储”,在最后揭盅开盖之前,谁也不知道,皇帝的立储诏书里,写的是哪位皇子的名字。
彻底绝了大清朝后头几代人夺嫡的可能性。
但是现在这位皇太子有了一种抢班夺权的意思。
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啊!
看来九龙夺嫡马上就要上演了。
今日叫大起儿,此事没有结果,但是散朝之后,四阿哥却是走了过来,跟小十四说:“太子殿下晚上请你吃饭,压惊饭。”
都知道十四阿哥受了大委屈,都吐血了,这病愈之后,怎么着也得压压惊啊。
太子殿下这头一个请客,也说得过去。
但是在这个时候请客,还单独请小十四一个,小十四不信,就这么简单?
小十四看着他亲哥:“哥你是认真的吗?”
“这叫什么话?”四阿哥将他的小帽子摘下来又给他整理了一下,单眼花翎都歪了,又给他戴上了:“放心,我陪着你一起去。”
他怎么会让弟弟一个人去?
“哦,那下午下课了,我就去找哥你啦!”小十四蹦蹦哒哒的往外走,脑袋上的小帽子,单眼花翎一晃一晃:“跟太子哥哥说一声,要有我爱吃的白肉血肠,无骨鸡爪!”
“你还点上了菜了你!”四阿哥运气,太子请客,虽然宴无好宴,但是没听说谁点菜的,这要是让太子知道了,小十四还能有好么?
结果好的不灵坏的灵。
太子还就过来了,还真听见了:“小十四爱吃的菜肴,孤当然准备了,让他放心来,饿不到他的小肚子。”
“让太子殿下见笑了,这孩子就是好吃,嘴刁得很,听说皇玛麽都爱吃他让人弄得那个无骨鸡爪。”四阿哥赶紧把弟弟往吃货方面看齐:“在去尚书房的时候也要带着一堆吃的,不顺嘴的东西,一口都不沾。”
“孤自然知道,十四弟是个爱吃的小爷,哈哈……放心吧,晚上你带十四弟来就是。”皇太子今天没有达成所愿,但是也搅合了老大的好事儿,所以心情舒畅。
四阿哥一如既往的恭敬有加。
送走了皇太子,他才去办差。
小十四跟小十三散了朝就得去后头的尚书房,其实小十四可以休息一个时辰的,但是叫大起儿的时候,这一个时辰的懒觉时间也就没了。
只能认命的去尚书房熬时间。
他们十岁之前,讲的就是幼儿教程,除了一些幼时必读书本,就是背诵四书五经,不要求他们懂,但是要求他们要会背诵,默写和一些粗浅的释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