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们终究是皇太子的外家。
甚至在修订《清史稿》的时候,对索尼多有赞叹:索尼忠于事主,始终一节,锡以美谥,诚无愧焉。
就因为如此,元后的谥号,才会是“孝诚皇后”。
说白了,赫舍里氏族人不少,但是出息的可不多。
孝诚皇后自己也是叔叔顶门立户,后来太子爷没有了亲外祖父,只有叔老爷索额图可以依靠。
这也是康熙同意了的,太子的外家扶不起来可不行。
但是索额图这些年养的心大了,连带着赫舍里氏的族人都敢在皇子阿哥的酒楼里耀武扬威了。
康熙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那个人没想到康熙对赫舍里一族如此了解,一般外人是分不太清楚这里面的关系的,因为很多满人连自己都梳理不清楚,何况是外人。
他立刻换了一副嘴脸,用满语跟康熙沟通:“不知道这位爷怎么称唿?”
康熙根本没理他,倒是小十三,走过去十分生气的踢了踢这人的肩膀头子:“叫你猖狂!”
可怜这孩子没学过什么骂人的话,不然估计就骂出来了。
他说的也是满语,京城里讨生活的人都知道,能说得这么熘满语的肯定是满人,加上这个家伙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都知道是个惯于找茬惹事的主儿。
事情闹了起来,周围看热闹的人却不害怕,能在这里吃饭的非富即贵,且多数敢留下来的都是满人。
说起来大家都是一个祖宗,怕啥?
偏偏这个时候,九门提督的人来了。
一群人如狼似虎的跑进来:“谁敢在此闹事儿?不要命了?这可是内城!”
九门提督,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简称九门提督或者步军统领,是清朝的驻京武官,主要负责北京内城九座城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内外的守卫和门禁,还负责巡夜、救火、编查保甲、禁令、缉捕、断狱等,实际为清朝皇室禁军的统领,品秩初为正二品,其实就是相当于是内城的警察局长兼驻守部队的最高长官,是个大权在握的官职。
非重要亲信而不可担任。
外城归五城兵马司管,即中、东、西、南、北五城兵马指挥司,为负责京师巡捕盗贼,疏理街道沟渠及囚犯、火禁等事的部门。
五城兵马司不是一个衙门,而是五个衙门的合称。
这两个地方是管理京城的重要衙门,其他的都是辅助,当然,中枢的六部另当别论。
他们顶头上司位高权重,这帮人也跟着水涨船高,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双方打个哈哈也就过去了,这伙人也不憷什么满人不满人的,大不了一起扭送宗人府就是了。
满人犯罪是不归地方管理的,他们都是归宗人府。
“来人啊,救命啊!”那位提前找茬儿的赫舍里氏的爷们儿,很没出息的喊救命:“快点来救我!把这伙人丢去宗人府!爷要他们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这是来人给他撑腰了,他就抖起来了。
不管自己还被人踩在脚下,动弹不得。
“四爷?四爷您这是怎么了?”那九门提督的人认识这位赫舍里氏的爷们儿。
常在街面上混的谁不认识这位呢?
虽然没有官职在身,却有个好祖宗,好姓氏,又是元后又是太子爷的,九门提督都头疼的滚刀肉。
“给我抓住他们,快!”这位四爷十分不舒服,身上疼得厉害。
加上这大庭广众之下,丢了面子,特别恨眼前这些人,看着像是大户人家,但是谁能大户过他们赫舍里氏?
他们可是元后娘家,太子母族!
几个衙役一看,手就按在了刀柄上,其中一个领头的冷声冷气的道:“你们还是识相点,自己跟我们去宗人府吧!这位可是赫舍里氏的四爷,后台大着呢。”
先礼后兵,以前他们就这么干的,反正出了事情,赫舍里一族都会给他们说好话。
“谁敢!”李德全是跟着出来的,一看这些人要冲撞圣驾,顿时气的大惊失色。
他刚才被一群人高马大的侍卫们挡在身后,又是跟在康熙身边,没人注意到他,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他这是习惯使然!
京里头混街面上的人,谁不是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三教九流算什么?他们要是招子(眼睛)不放亮一些,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