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心情好了许多,起身吩咐:“走,咱们一起去慈宁宫,给太后她老人家看看小孙儿。”
一大群人浩浩荡荡的奔赴慈宁宫。
天气冷,伊正是被捂在襁褓里不见光的抱着去慈宁宫,也幸好没人看着他的脸,要不然绝对会惊讶,一个小婴儿竟然满脸的惊怵之色。
历史上,清朝的皇帝里,能有第十四个儿子的,也就俩人,一个康熙大帝,一个乾隆大帝。
不过刚才他看到的亲爹模样儿,跟他以前见到过的康熙大帝画像,真的很像啊!
自己老妈还是德妃娘娘……自己排行十四……。
没错的话,自己的同母亲哥哥,应该是排行第四,未来的雍正大帝,那个有名的“抄家皇帝”和最最悲催活活累死的皇帝。
同父同母连名字的汉语发音都一样,一个第四一个十四,都带着一个“四”,人家未来是皇帝,自己未来就圈禁至死……。
以前记得看过一个帖子很有意思:
说的是人生四大喜事儿:
久旱逢甘霖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后来有人促狭给补了俩字儿在后面,立刻成了人生四大悲了:
久旱逢甘霖一滴
他乡遇故知债主
洞房花烛夜隔壁
金榜题名时同名
伊正觉得他比四大悲最后一个还要悲催,人家同名只是占了个金榜而已,他呢?他跟那位同名可是那位占的是天下哇!
伊正整个小婴儿都要不好了!
到了慈宁宫的时候,伊正蔫搭搭的有些困了,不过这时候可不是睡觉的时候。
他既然知道了未来的走向,好歹也要给自己争取一下啊!
最起码,他亲哥不能不认他这个亲弟弟,光顾着跟老十三哥俩好去啊!
此时的慈宁宫里,已经聚集了后宫的各宫嫔妃们,佟贵妃身体好了些之后,便带着后宫众人来慈宁宫给皇太后请安。
大家都知道,康熙后宫没皇后,佟贵妃的位分最高,执掌凤印管束六宫。
德妃抱着十四阿哥跟着康熙进来的时候,眼睛快速的扫了一遍,看到了佟贵妃这个旧日的主子,如今的姐妹。
一帮子人行了半天的礼才算结束,都说满人礼大,伊正算是看着了,不是一般的大啊!
“快给我看看小十四。”皇太后说的是蒙语,伊正听不懂,不过德妃听懂了,将怀中的婴孩恭敬的送到皇太后那里。
伸手轻轻摩挲着婴儿的脸蛋,婴孩五官虽看不出丝毫羸弱的痕迹,却健康而精巧得让人无法不喜爱。
因为德妃养的好,伊正此时可爱可怜的不得了,皇太后忍不住摘了护指,轻轻的摸了摸他圆润的小脸蛋儿,小小的婴孩皱了一下淡淡的小眉毛,张嘴发出一声呜咽。
皇太后和凑到皇太后身边坐着的康熙以为接下来这小家伙儿会嚎啕大哭,连德妃都准备上前接过孩子哄了,可却没想到这小家伙儿胖乎乎的脸颊却是亲密的磨蹭了一下皇太后的手,而后便埋头往老太太的怀里拱了拱。
“哎呦!这个小家伙儿还知道躲了!”皇太后自太皇太后薨逝之后,一直心情忧郁,现在被伊正这么一蹭,立刻就好了起来,许久不见的笑容也露了出来。
“可不是么,他是个孝顺的。”康熙不是皇太后亲生的孩子,但是他对这位嫡母十分敬重,老太太只是政治牺牲品而已,从草原上来到清宫,一辈子都没出过四九城,不过老太太耐得住,不生是非,平日里对康熙也慈爱。
“德妃,有功了。”老太太其实是个颜控,德妃长相不错,气质也好,又会服侍人,皇太后对她其实比对佟贵妃要亲热些。
毕竟德妃出身不高,会放得下身架伺候人,老太太对高傲守礼的佟贵妃也就面子情儿。
“臣妾不敢当,为皇家开枝散叶,是臣妾的本分。”德妃屈膝行礼,不骄不躁,颇有分寸。
十四是她生的第六个孩子。
“德妃妹妹谦虚了,能为皇家开枝散叶,可是大功劳。”佟贵妃笑着插话,她现在是后宫位分最高的,又是康熙的亲表妹,与别个自是不同。
只是遗憾一点,她没儿女命,当年要不是自己久久不孕,也不会抬举身边这么一个包衣奴才,借腹生子。结果可倒好,儿子倒是留在她身边养活了,可她一个接一个的生……。
眼馋的佟贵妃几乎食不下咽了都……。
德妃清冷的看了一眼佟贵妃,笑的恭顺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