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十四的奋斗史_作者:初吻江湖(366)

2021-10-07 初吻江湖 架空

  “不过你三哥的确是有点膨胀了,一群酸腐的文人能有什么用?治理国家要的是能臣干吏,不是一群只知道吟诗作对的雅士!”康熙表面上尊重读书人,实际上却颇有点看不起他们:“前明倒是很尊重读书人,结果呢?要是读书人真有风骨,早就死绝了。要是明朝皇帝多重视一下武备,也不至于让我满人的铁骑踏遍这万里河山。”

  “其实,皇阿玛,汉人也有风骨的……。”二百多年之后,就是汉人将列强打出了这块中原大地。

  建立起了新的秩序。

  但是这个不能说……。

  康熙第二天就摘了山东巡抚的乌纱帽,他的嫡长子的官职却高升了一阶,从一届翰林,直接下放成了知府。

  而这个山东巡抚全家却在最后判了流放,直接去了宁古塔。

  转天康熙就起驾继续南巡。

  而十四贝勒留下的那半幅上联,成了太白酒楼的一大招牌,谁来都会想方设法的对上,却总也对不上。

  好一点的下联,牵强附会。

  不好一点的基本上就是驴唇不对马嘴。

  因为曲阜有孔府在,很多文人墨客,学子雅士都会来拜见或者瞻仰一番,十四阿哥的上联成了绝对。

  这股风比圣驾更快的刮向了江南。

  江南文风鼎盛,骚人墨客不计其数。

  尤其是以耕读传家的氏族,出的读书人更多一些。

  此次到了江南,他们依然住在织造府中,这次,康熙单独召见了曹寅跟曹父子俩,而他则是带着十四阿哥一起。

  在屋子里说了一天的话,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因为送点心茶水甚至是水果进去的都是李德全!

  窗户是打开的,门也是如此,谁靠近了第一时间就会被屋里的人看的清清楚楚。

  所以说,谁都不知道他们密谋了什么。

  最烦躁的要数诚贝勒,三阿哥了,他刚跟山东巡抚搭上关系,那笨蛋的公子就把事情搞砸了。

  自己全家都被发配了宁古塔,偏偏他们家老大却官升三级,下放成了知府。

  然后他听说那家伙回到老家,快速的跟家里头分了家,父母因为获罪的关系,都归了他那同样获罪了的同父异母的弟弟,他只带着自己母亲的嫁妆分了家。

  端的是雷厉风行!

  却听说他皇阿玛赏赐了那人五百两银子。

  这是支持人家分家,还把父母丢给了获罪的弟弟的意思啊!

  他来江南可是为了钱,为了人气,为了民心的,现在呢?

  江南的钱袋子,曹寅跟他独子曹,跟皇阿玛和十四一起,在屋子里头商量着什么事情。

  看曹寅跟曹对着十四又是鞠躬又是作揖,最后还跪下磕头,感激涕零的样子,诚贝勒越发的坐不住了。

  其实他不知道,屋里头说的事情,是如何帮曹家还了户部欠银。

  曹寅比起十四阿哥上次见到他,又憔悴了很多,但是提起分家,曹却是赞成的!

  “你为什么赞成啊?”康熙面无表情的看着曹。

  “家里开销太大了,万岁爷,父亲在家并不是说了算的那个。”曹却不怕康熙,反而正视康熙和十四阿哥:“堂叔祖买一个扬州瘦马花了三千两银子!隔房的堂兄买了一套唐伯虎的春宫图就要五百两,奴才买个文房四宝,稍微好一点的,花了二百两银子,他们就说奴才大手大脚,怪不得家里攒不住钱。”

  文房四宝,二百两银子不多。

  普通的也需要二十两银子呢。

  顶级的两千两都打不住,二百两对于曹家来说,真心不多。

  曹寅目瞪口呆,很明显,他不知道暗地里儿子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家里人买东西也不会跟他报备。

  “奴才……实在是不知道……。”曹寅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合适了。

  本人更是有些诚惶诚恐,就要跪下来请罪。

  “这不怪你,朕,朕也是才知道的,十四阿哥,你是因为这样,所以才在最初要求必须要分府,分家和分宗吗?”康熙终于明白了,十四阿哥这么做的原因。

  曹寅跟曹父子是好的,不代表曹家其他人都是好的。

  出了事情当然是家主首当其冲,罪责最大。

  他们一没官职,二不是嫡系,倒是仗着曹家的势力没少祸祸江南。

  “那就听十四阿哥的吧!”曹寅本来是反对分家,分府的,尤其是分宗。

  他的母亲年纪大了,就喜欢热闹,每日一大群人聚到一起,欢声笑语总是不断。

  可怜他家只有他跟夫人,两个女儿和一个独子,上不得台面的几个小妾,一般不会去母亲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