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十四的奋斗史_作者:初吻江湖(429)

2021-10-07 初吻江湖 架空

  “是皇阿玛洪福齐天,大清的官员们也很努力,这才有这个好结果。”十四阿哥笑了笑:“何况,儿臣这可是买卖,算不上是做好事儿吧。”

  “你啊,永运都是不贪功。”康熙乐了:“你那烤全羊的店铺,打算在哪儿开啊?”

  “在京郊吧?那东西烟气大,开在城里头不合适,恐怕一烤全羊,就该让水火队的人疲于奔命了。”十四阿哥苦笑了一下:“这还是我哥说的呢!”

  水火队,古代的消防队。

  “那麻辣店呢?”

  “麻辣店买卖的都是小吃,开在内城四家就够了,开在外城十二家。”十四阿哥道:“毕竟外城人多,儿臣还想在直隶那边建个养殖场,养兔子,养鸡和鸭子,另外还想等这个麻辣技术成熟了,可以往其他地方发展,这只是一个小吃,不过很赚钱,养了鸡鸭鹅,还能消灭一些蝗虫……。”

  生态养殖么,十四前世没有经验,但是他看过不少相关的报道。

  他跟康熙聊了聊关于这个生态养殖的问题,让康熙很感兴趣。

  这种关乎民生的问题,是康熙最重视的那种。

  说了很久,十四阿哥才告辞离开。

  只是第二天,十四阿哥才知道,年羹尧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他爹去世了,然后他就跟他大哥分家了,貌似闹得很不愉快。

  可惜,十四阿哥现在顾不上年羹尧了,只能派人送去了丧仪,因为朝堂上有了新的动作。

  康熙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将内务府的一半差事,交给了八阿哥去管,另外,还给十阿哥找了个活儿:她把十阿哥派去了吏部历练。

  十阿哥自己都是发懵的好么。

  他好好地贝子当着,闲散人士一枚,突然给他仍去了吏部!

  另外,十二阿哥也被康熙派遣去盛京祭祖,代表的还是康熙本人。

  更有朝中不少人员的调动,上升的,下降的,外派的,京中一时之间,离别宴更是频频地开。

  还有不少在外领兵的将军,被康熙调动回来,戍卫京师。

  而五城兵马司跟九门提督都换了人,换上了康熙的亲信。

  江南朝贡的东西送来了,同时来的还有曹。

  他一来就拜访十四贝勒:“奴才给十四贝勒请安。”

  曹经过了一年多的锻炼,仿佛长大了不少,人也沉稳了许多。

  “怎么是你来送贡品?快起来吧!”十四阿哥跟他还算交情好,主要是看在曹大神的面子上。

  “谢贝勒爷,奴才是来进京交账本的,同时也想请贝勒爷看看奴才的成果。”曹的账本自然是交给康熙的,但是他有别的问题,想要请教十四贝勒。

  “那你就在这里住下吧,你家那别院年久失修多年,你一个人在外面也不方便。”十四阿哥很体贴:“何况来了我这里,爷倒要看看,谁会找你麻烦。”

  曹笑容一如既往的憨厚:“嗯!”

  他现在负责十三行的事情,这是一个油水很大的差事,但其实他并没有贪污受贿,而是熟悉十三行的运作,以及跟海外的关系。

  甚至他坐了海船出海,晃晃悠悠的一开始吐的稀里哗啦,后来慢慢的就习惯了。

  十四阿哥用火锅招待了曹,而曹也带来了一些海边的的特产,其中有冻着的海鲜,用来涮火锅不能更棒了。

  “你这海鲜是怎么保持冻着过来的?”十四阿哥很好奇。

  “用硝石制冰,然后镇着运到江北,此时江北已经下雪了,再换这边真正的冰雪覆盖上,再运过来即可。”曹道:“南边海鲜便宜,北边卖出来天价!不过很少有人爱吃海鲜。”

  “这个可以理解。”十四阿哥眼珠子转了转:“但是我的火锅可以啊!”

  火锅的包容性很强大,什么牛羊猪肉的,连内脏都能涮着吃,何况是海边带来的,海鲜火锅也很美味的好么,端看做海鲜的手艺。

  其实内陆地区的人不吃海鲜是错误的认知,其实他们只是不会做而已,做海鲜必须要祛除腥气,要放大量的葱姜蒜和胡椒粉,或者海鲜必须要清理干净,用白水煮过之后,蘸合适的海鲜酱油来吃。

  “要是真的可以的话,那海边的渔民们也可以赚钱了。”曹笑着道:“冬日里捕鱼危险又辛苦,我只希望他们能多赚点钱养家煳口。”

  “那你回去也看看,十三行那边,可以在冬天倒腾海鲜来京城,那可就更好了。”多条路子赚钱,总是好事儿。

  曹对火锅也很喜欢,他觉得完全可以在南方开几个连锁,尤其是十四阿哥跟他说了海鲜火锅的事情,他就更上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