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十四的奋斗史_作者:初吻江湖(450)

2021-10-07 初吻江湖 架空

  哥三个吃了宵夜就分开回去睡觉了。

  在畅春园的日子,很是悠闲,十四阿哥很喜欢这里,凉爽,风景好,加上吃的也不错,不过他还是跑出去几次,为的是开烤羊店,一口气开了十二家,京郊开了八家,直隶那里开了四家,他让年羹尧帮忙选的店址。

  康熙还把温宪公主也接进了园子里,带着她的孩子们,十四阿哥更开心了。

  每天带着一群孩子玩的不亦乐乎,康熙有一次看到他跟一群孩子玩儿老鹰捉小鸡,笑声大的园子里很多人都听到了。

  康熙用一支西边传教士进贡给他的单筒望远镜看了半天:“十四还跟个孩子似的。”

  李德全知道他喜欢十四贝勒:“十四贝勒还是个孩子呢!”

  都快二十岁了,还“孩子”……。

  畅春园的日子,仿佛没有岁月一般,只可惜,到了八月份,开始准备过中秋节了。

  一般这个时候,都有给宫里头进献月饼的习俗,十四阿哥想到了冰皮月饼。

  这个时候还没冰皮月饼呢。

  因所有传统月饼都是由糖浆做皮,颜色是金黄色,冰皮月饼名称是噱头其实部分原料是糯米,糯米做成的月饼外观呈白色的,看着干净,而且半透明的皮,制作特点是无需烘烤,工艺简单,节约能源。

  口感酥软滑爽,略有弹性,色彩洁白如雪。

  最开始流行的时候,可是打了好一阵子的广告,也有手工达人自己制作的冰皮月饼,但是十四阿哥不会做,他就跑去御膳房,折腾御厨去了。

  折腾了好几天,终于做出来了。

  十四阿哥亲自拎着个小篮子,挨个儿的送啊!

  第一个给的是皇太后,第二个是康熙,第三个就是德妃,敏嫔了。

  其他人也就得到了冰皮月饼,意外的是,女眷们都很喜欢这个,说吃的不错,不过四阿哥这样的男人,只喜欢他做的那个号称“半糖”的冰皮月饼,正常的冰皮月饼甜,他们不爱吃。

  过完了中秋节,各地的赋税都上来了,不过广州那边这次震动朝纲,他们十三行交了大笔的税金上来,广州那边的人还不敢扣下来,因为交税的是曹,他接手十三行之后,除了对外贸易,还组织了一个船队,隶属于朝廷的那种,皇家船队,只为了出海探险,跟着船队一起下海的还有当地的水军。

  第一次下海,只是试探,五百料的船只,三十艘,还有五十艘护卫舰,前头开路的是他们,后面跟风下海的还有不少私人商船,他们只是去了南洋地界,并不是守在码头干什么事情,去了南洋地界才发现,他们的东西有多受欢迎,当地的香料、木料和粮食都比大清便宜。

  尤其是粮食,基本上没什么价值,因为当地的水稻一年三熟。

  有名的占城稻啊!

  一次买卖赚回来的宝石、香料、黄金和各色木材、粮食,多的船只都要装不下了。

  此次南下不管是皇家的船队,还是私人的商队,都赚的钵满盆满,但是曹说了,交税!

  谁不交,下次别怪他不客气!

  因为还指望下次一起出海的,基本上海商们没有不交税的,何况,比起赚钱来,这点税钱真不够看的啊!

  “大海如此富有,我们大清却闭关锁国,这可不太合适啊!”这是康熙下朝临走的时候,说的一句感叹的话。

  不少官员其实是比较偏向于闭关锁国的,皆因他们自视甚高,觉得自己国家的技术,不该跟外人同享。

  唐朝跟吐蕃同享了高超的技术,和亲甚至是两国成为了翁婿。

  可是后来呢?

  大唐可以说是跟吐蕃战斗了一辈子!

  要是没有文成公主入藏,吐蕃算个屁啊!

  还活在高原上,处在蒙昧时代,刀耕火种呢。

  世界上最后一片净土,也意味着是世界上最蒙昧的地方。

  没有那些唐朝时候就传过去的技术,高原上的吐蕃人还能跟大唐斗了两百多年?

  宋朝的技术也不保密,结果被辽学了去,攻陷半壁江山。

  然后又被蒙古人的铁骑给踏入了国门。

  综上教育,他们大清也是起自关外,最开始的时候,也是用明朝的红衣大炮,轰开了重重关卡,挥鞭南下。

  所以清朝的大臣们都有些敝帚自珍的心态。

  尤其是汉臣们,更是如此!

  可是现在皇帝突然说了这样的话,心眼儿多的跟蜂窝煤似的大臣们,不得不揣测圣意究竟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