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进贡来的藏红花、四川的大黄、江西的蓝靛……。
每一样都不便宜。
十四爷还不知道他额娘的大动作,因为再往上,就是真正的高原了,何况叛军固守不出,蒙古八旗的人却对敌军虎视眈眈。
以至于敌军高挂免战牌。
加上十四这边,也得适应一下气候,所以敌我双方都有了一个暂时相对和平的稳定期。
三个月后,京中的给养到了。
其中有康熙的赏赐,奖励蒙古八旗的,还有德妃、雍亲王他们给十四他们的东西。
德妃送来的礼物,有一份是单独给寺院里的,两副大唐卡,上面有两百多种佛像和护法金刚舞斯杰的黑旗。
还有给益西寺一百天铁造的母续佛身与达拉佛身。
给土木寺的阿给仁波切(白度母的化身、荣仁多吉尊者的女儿)造的青铜佛像。
这两份礼物被十四爷亲自送到了两个寺庙里,别提多让两个寺庙开心了。
以佛教内容为题材的唐卡作为供奉物,必须装藏、开光,在唐卡的背面,佛像之首、颈、心口处用红笔写上梵文、阿、哞三字,并请喇嘛念经加持,予以开光。
许多唐卡的背面有红笔书写的装藏文字,说明这些唐卡在完成以来,已经被寺院或私人清活佛等装藏并开光供奉过。
还有一些唐卡虽然没有写上述文字,但是有一个完整的手印或者签章,这些也是开光的形式。
藏传佛教信徒相信通过装藏、开光的唐卡佛像与真佛无二,将其供奉和修持,同样能得到佛的加持。
而德妃送来的唐卡上,有德妃亲手在唐卡底端,用金线绣的“信女乌雅氏供奉”七个字。
在送去之前,十四摸着这七个字,都不想给寺庙了。
“这是德妃娘娘的绣工?真不错。”年羹尧看了一眼,觉得绣工真好。
金灿灿的几个小字,秀气的很。
“小的时候,爷的衣服鞋袜,都是额娘做的,其实爷知道,她也给哥哥做了,只是不好意思拿出来,而哥哥呢,也不知道额娘的辛苦,后来爷就给他们俩牵线搭桥,都是亲母子,有什么生分的不能说开?其实他们俩的,都很在意对方,就是不说,嘴巴硬,心软。”十四爷摸着那七个字:“等到母子俩和好了,哥哥也大了,额娘也老了,时间啊,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带走一切,也能带来一切。”
“这个论调好奇怪。”年羹尧摆了一个洗耳恭听的架势。
“爷大了,额娘也不给爷做衣服穿啦,后来哥哥的也没有了,爷就平衡了。”十四爷吐了吐舌头:“爷以发代身,额娘就亲自绣了这唐卡,额娘是一个怕麻烦的人,而这唐卡是新制的,没有开光的,送去寺院吧!”
第二天,东西就送去了两个寺院。
两个寺院都举办了隆重的开光仪式。
然后挂在了他们寺院后堂的正堂上。
远在草原上的康熙知道了此事,特意赏赐了德妃五百两金子。
后宫里没有秘密,女人们一打听就知道,德妃为什么得到了五百两金子的赏赐。
不过想一想,德妃投入的可不止五百两金子,大家就平衡了。
但是能让康熙千里迢迢的让人特意赏赐五百两金子,就是荣幸啊。
而十四爷在甘孜地区也找到了制作唐卡的高手,购买了三副唐卡。
一副送给了德妃,一副送给了雍亲王,一副送给了温宪公主。
东西送回去的时候,年羹尧已经带着人,跟蒙古八旗一起,前往阵地,打算一口气把战事结束,带着大家回去过中秋。
康熙在草原上,也接到了十四送来的唐卡,据说这是唐朝时期的古物,并不好看,但是很有灵性。
摸着这样的古物,康熙很惊讶:“没想到高原上也有点意思。”
高原上,炮火声再次响起,这次的敌军学聪明了,他们一听到炮火声,包头转身跑就对了。
草原上,康熙大帝举起了酒杯。
京中,德妃将那五百两金子,捐给了喇嘛庙。
第261章 平定叛乱
京中也有喇嘛庙。
最有名的就是东黄寺和西黄寺。
东黄寺住的是达赖喇嘛,西黄寺住的是班禅喇嘛。
他们是在顺治年间修建起来的喇嘛黄庙,清朝顺治年间,顺治帝邀请五世达赖喇嘛进京会晤,并且下令修建黄寺供喇嘛驻锡。
但是因为达赖跟班禅是两个概念,于是,就修建了东黄寺和西黄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