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后各种欠债都不少,光是七八十万的欠债就有三十多个,五六十玩的十几个,四五十万的十几个,这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少说还有一千多万两银子没收回来呢。
大清国一年的赋税才多少啊?
别说雍亲王犯愁了,就是康熙也皱眉了。
“还欠这么多呢?”康熙没想到,这里还有不少人在死扛。
“其实大家不是没钱,就是不想还回来而已。”雍亲王道:“真正穷苦的人家,借了钱,儿臣也不会紧追不舍。”
“哪儿有穷苦的人家啊!”康熙却摇了摇头:“都是当官的,都是有俸禄的,养不活全家吗?老四啊,这个时候不用心慈手软,当断则断,不断则乱。”
康熙语重心长的教导四爷,这是四爷不曾有过的体验。
这说的乃是帝王心术,四爷摆出了恭听圣训的架势。
“这些人,你派户部的人上门通知,叫他们还清户部欠银,在给他们半年的时间。”康熙道:“太急了该说你不近人情了,时间太长了朕也等不起,半年挺好,等到半年之后,还没还钱的,再派人登门催债,这次要延续到年底,正所谓有钱没钱,过了腊月好过年。”
四爷认真的听着康熙的话。
“如果到了年底,他们还不还钱,过了正月,那就不用再客气了,派人登门,清点家资,还钱之后,去掉官职,大清人才济济,朕就不信了,没了这些人,大清还治理不好了?”康熙也是真的动了怒:“这样的官员,不要也罢!”
“还得防着他们狗急跳墙。”四爷道:“不然的话,他们欺压百姓,聚众敛财,可就不好了。”
“嗯,你说得对,先在京中清查那些欠债的人,其次是外省的官员,实在不行,就把外省的官员调入京中,京中的还了债的人外放出去,但是要挑人,挑好的,不好的就地免职,永不叙用。”康熙道:“正好换上一批新的官员,给这个死气沉沉的官场,注入一点新鲜的气息。”
“是,皇阿玛说的很对。”雍亲王觉得康熙这才是老成持国的样子。
总不能一味的心软,那不是一国之君该有的,心软是心软,也得心硬起来。
“快要过年了,朕会回宫主持大朝会。”康熙这是摆明了支持雍亲王跟十三贝勒的,因为他给了雍亲王三百护卫,十三贝勒那一百亲兵都没有被撤销。
其实这就是给他们俩的护卫,这俩人每次上差,都跟着五十个人一起走,浩浩荡荡的别说有人想要刺杀了,靠近一点想求个情都难。
这就是康熙的意思。
“好,皇阿玛,您回宫主持大局,儿臣这就去安排。”四爷点头。
十四爷跑去伙房看了看,青菜肉食的都不缺,就点起了菜。
康熙留他们兄弟俩一起用膳。
看到晚膳就笑了:“肯定是十四点的菜。”
葱爆牛柳,菊花里嵴,白扒鱼唇,五香仔鸽,这是十四爱吃的菜。
片皮乳猪,一品官燕,糖醋荷藕,鸡丝银耳,这是康熙爱吃的菜。
而清炸鹌鹑,父子同欢,山珍大叶芹和明珠豆腐,是四爷爱吃的菜。
其他的都是康熙的例菜,一百零八道菜,其实皇帝吃不了那么多,主要是摆着好看的,不少菜肴都是不能吃的东西。
不过康熙很少这么摆谱:“这次是给你四哥庆功一下,这才摆了一大桌子,你看着喜欢吃什么。”
“哦,谢谢皇阿玛。”十四爷高兴了,御膳吃的很少有这么多菜的,十四爷上蹿下跳,吃的开开心心。
康熙就看着他十四儿子吃饭,四爷偶尔叫他一声,让他别太失了礼节。
“让他吃吧。”康熙笑着道:“十四没少给这里送菜,宫里的菜没停,这畅春园里的也供应的不错。”
两个人还说了回宫的事情,十四听说了,却没跟任何人提起,包括年羹尧。
反正俩人无债一身轻。
不过,康熙不在宫里头,十四爷跟年羹尧就比较放松了,年羹尧时常来恂亲王府,年氏不在雍亲王府,在圆明园里头,所以他也不用去看年氏。
大家都说,年将军跟十四爷,是非常要好的关系,起码这是生死之交。
人人都知道,战场上的生死之交,那是什么感情?托付身家性命亦不为过。
年羹尧对十四爷表现得很尊重,十四爷呢,也对年羹尧很不错,年府就年羹尧一个主子,可是十四爷依然让人每日给年府送上不少青菜。
腊月初八,喝过了腊八粥,康熙起驾回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