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驻藏将军几乎是哭着出去的,他手下损失太惨重,他也心疼自己的兵。
年羹尧道:“您在中军坐镇指挥,臣带着人去前头,三天之后,一定让您上布达拉宫。”
“哦,那你当心一些。”十四爷给年羹尧整理了一下战甲:“爷等你来接。”
十四知道自己不可能上前线去厮杀,这辈子估计都不可能,除非是像在海上那样。
可惜,年羹尧一次就吓破了胆子,再也不要十四爷在第一线了。
年羹尧带着人走了之后,十四爷就去后军看了看伤员们,还好,这地方环境是恶劣了一些,但是同样的,恶劣的环境,培养了人们强健的体魄,加上他带了不少给养和伤药过来,军中还有自己的军医和医工,倒是没有耽误救治。
如今军中的医药都很充裕,伤兵们还好,因为救治的及时,只有七八个死亡的,十几个重伤的,但是能活下来,还有几十个轻伤的,恂亲王到了伤兵营,大家都很惊讶。
十四爷要求伤兵的卫生条例很严格,大家都严格遵守,以至于军中干净了很多,这样的卫生条件下,感染的人很少,加上大家的身体素质都不错,看起来还可以。
“王爷千岁。”一群人给恂亲王行礼,都是大头兵,没什么演礼的经验,乱哄哄的行礼问好,十四爷也不介意。
“本王来看看大家,战死的人,本王会给朝廷上报,大家守土有功,朝廷也不会薄待了大家。”十四爷朗声道:“这里有医药,有酒肉,大家尽管放心的养伤,前头的事情,有本王和年大将军呢!”
“多谢王爷千岁!”这回喊口号喊的很齐整。
十四爷坐镇后方,能给年羹尧的帮助,就是弹药,给养,因为是在西藏这个地方,他们连吃的牛肉,多数都是牦牛肉,牛肉干都是牦牛肉干,幸好做成了麻辣口味的,不然那股子味道,都没法儿入口。
这里消耗最大的除了肉食就是调味料。
不过牦牛肉很补啊,一群伤兵一日两餐,顿顿有肉,平时还有五香的牦牛肉干做嚼头,早饭一般都是藏式的包子或者饺子,搭配的永远都是奶茶,咸口的奶茶。
晚饭就丰富了很多,炸牛肉,辣牛肚,灌肠,灌肺、炖羊肉、炖羊头……。
喝的是青稞酒,酥油茶,糌耙、糕点、甜茶、奶茶……。
十四爷也没忘了前面英勇作战的人,他私心里想让那个人也能吃得好一些,故而在后勤这方面很看重。
往前头运送的各色物资都十分充足,年羹尧也很有意思,他在前头打仗呢,还记得给十四爷捎回来一点地道的菜肴。
凉拌牦牛舌!
藏餐中有代表性的是烧羊、牛肉、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
藏餐的口味讲究清淡、平和。很多菜,除了盐巴和葱蒜,不放任何辛辣的调料,体现了饮食文化返朴归真的时代潮流。
不过十四爷仗着年羹尧没在跟前儿,辣椒油成了他的最爱,不过吃了几天,就吃的上火了……十四爷便秘了。
没办法,只好泡发了黑木耳给他吃,吃的十四爷满脸的便秘样子。
不过西藏这边分农区、牧区,这两个区域的饮食各有自己的特色。
牧区的饮食除了糌粑、面粉外,可以简单地划分为“红食”、“白食”。
“红”指肉,“白”指奶。夏天以“白食”为主,冬天以“红食”为主。
牧区的着名小吃有手抓羊肉、烤羊肠和风干肉。
西藏北邻新疆,东接四川,东北紧靠青海,东南连接云南;周边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国家及地区接壤,所以在西藏的问题上,大清不得不慎重对待。
西藏唐宋时期称为“吐蕃”,元明时期称为“乌斯藏”,清代称为“唐古特”、“图伯特”等,清朝康熙年间起称“西藏”至今。
西藏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它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
十四爷在这里坐镇中军,照顾伤兵,前头年羹尧打的风风火火,三天之后,这战线就往上推进了一大块,真的是在三天之后,就派人来请十四爷移步上了高原,再三日之后,请十四爷赴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
整座宫殿具有藏式风格,高两百余米,外观看起来有十三层,实际只有九层。由于它起建于山腰,大面积的石壁又屹立如削壁,使建筑仿佛与山岗融为一体,气势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