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红楼考科举_作者:乱山平野(139)

  林涣怔怔的。

  他原先是为了什么读书呢?

  他仔细想了想,最开始的时候,是父母说,你该启蒙了,于是林涣就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坐进了学堂里,开始读书,那会儿他想的是,他“该”读书了。

  那会儿的先生是王举人,他从王举人身上知道,原来书读多了,不一定就是真的能成为所谓的“圣人”了,读了书的人也会是坏人。

  他头一回厌烦起了读书。

  后来王举人走了,他又开始因为父母读书,这回的先生换成了贾雨村。

  他从他的身上看到了读书的未来——那就是考科举、当大官。

  林涣的爹林风起就是科举出身当上的县令,所以林涣下意识地觉得,他现在读书也是为了当官,当上官就可以不被人家欺负,就可以保护家人,就可以掌握权力。

  说起来也好玩,他明明只是个三岁的小娃娃,却在直播间对贾雨村未来事迹的科普下,提前明白了什么叫做权力。

  贾雨村靠读书拥有了权力,所以可以肆意发挥自己的野心,可以翻脸不认恩人,可以“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他也明白了,如果不是贾雨村借着荣国府的势力胡乱判案,英莲的下场不会那么苦。

  那会儿的林涣是想当大官,但他不是想去欺负别人,而是他意识到,要是不想被别人欺负,他就要站得高高的,才不会让自己和家人朋友被欺负。

  但是现在,新的先生林如海告诉他,读书是为了明白世间的道理,是为了反思己身。

  他忍不住问先生:“那那些相信了后半段歪理的人呢?他们变得愚昧以后呢?”

  林如海说:“那自然有时间来证明他们相信的是错的道理的,孝顺了并不慈爱的父母,父母就会因为改变对他的态度吗?这种事情很少的,他们会在未来和父母的摩擦里明白,并不是一味的孝顺就是好的。”

  “有的人明白了这个道理,醒悟了,改变了,而有的人明白了,却没完全明白,他们仍旧愚昧着。”

  见林涣似懂非懂,林如海点点他:“你现在听不懂我在说什么,没关系,继续读书,以后你会明白的。”

  “不过这一回呢,你得是为自己读书。”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还有一更

  万万没想到我铺垫了这么久。

  一直很喜欢读红楼,原因就是每一次读都有不同的新体验新思考。

  我所有的三观和人生感悟,除了身体力行去感悟,剩下的全是看到的书给我的。

  名著、杂记,甚至是各种狗血的霸总言情。

  而这本书想写的就是一群孩子的成长,欢宝、英莲,乃至以后的的黛玉和贾宝玉,他们一生中的每一次遇见,都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第47章

  展眼就是中秋。

  驿站里头, 娄氏已经带着贾菌上楼睡觉了,沈倦和叔叔点了灯在下头看来往的书信。

  “好在这回淮扬的河堤没出大问题,否则江南这一块的官员都得吃挂落。”沈倾感叹, “也是他们运气好。”

  沈倦把手里的书信调整了顺序,目光落在一叠厚厚的信纸上:“现在运气好有什么用, 皇上眼看着对义忠亲王很失望, 过后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现在皇上对他们容忍度还高,是看在义忠亲王还是他儿子的份上,不便给他们难看, 说句不好听的,将来义忠亲王一倒,上去的不管是谁, 这些个跟着贪污的都是新皇的眼中钉肉中刺。”

  驿站之中没有旁人,他说话也就无所顾忌。

  沈倾摇头, 照着皇上对义忠亲王的宠幸, 能不能倒还不一定呢。

  沈倦把那一叠厚信掏出来,只看了一眼就忍不住露出笑容。

  沈倾探头看了一眼, 上面都是些条条杠杠,五颜六色挤成了一团的痕迹。

  另有一盒单放出来的笔。

  他对信不是很感兴趣,自顾自地看那盒笔:“这笔倒是挺新鲜。”

  这笔是林涣和直播间交换的一盒蜡笔, 那会儿直播间的人说欢宝三岁了可以开始涂鸦了,就有人拿了这盒蜡笔出来说要送给林涣, 结果林涣转头就把蜡笔连着信送给了沈倦。

  沈倾抬头,正看见沈倦嘴角带笑,本来对信不感兴趣的他也有兴趣了:“林家那个小娃娃给你写了什么?你瞧着这么开心?”

  他拿过一张沈倦刚放下的纸,看了一下, 纸上画着大小两个圆圈,另有一个火柴人,顿时懵逼:“这说的是啥?”

  沈倦含笑:“我送他的鱼缸到了,他和娃娃放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