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府衙处理的第一个案子,朝歌的民众都在关注。
府衙不负民众期待,每日将进程张贴在告示板上。
地痞每被确立一个罪行,人们便大声欢呼。
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时代,人们就连普通的温饱都无法解决,整日行色匆忙且双目茫然。
他们想与人交谈,但如此贫苦的情况下又能交谈什么?怕是有人还嫌弃说话会浪费自己的力气。
但地痞之事有了,一下子整个朝歌都将注意力集中于此。人们饭后或者相遇,都会以此为话题。
“听说又被判了一个罪名!”
“是吗?这都攒了多少罪名了?他们真该死!”
“我记得那地痞前两年好像打了我小舅子家媳妇的姑姥爷。”
“啊?此等事快快去禀报,切莫让他逃脱!”
地痞之案毕竟是第一例,子升难免破例追溯往日罪行。
但实际上,随着报案的人明显增多,子升做出了要求。
[报案最好报颁布法令之后发生的案子,府衙也会优先处理。法令颁布之前的案子,除非是生死攸关的案子,府衙才会帮忙处理,但有些刑罚也会被量减。]
子升颁布这条规矩,一来是因为乱世之中没有几个人是清白的,再加上当时律法较松,很多人犯罪而不自知。倘若真秋后算账,恐怕会人心惶惶。
二来是因为人力有限。若真每个人都要把几十年前的旧账翻出来,就算来一百个府衙也不够用。
这条命令一发布出来,一些人感到困惑不解,但见到是摄政王发布,凭着对子升的信任他们也无任何异议。
有此想法的人尚且年轻,他们没注意到家中长辈或者关系较近的亲属总算松了口气。
事后,地痞的手下伺机报复回去。
他们不知道是何人告发了他们老大,于是他们将矛头对准了那日他们老大所抢劫的人家。
那户人家的大门被砸开,地痞们大摇大摆走了进去,一家人哆哆嗦嗦发抖,孩子被吓得哇哇大哭。
民众却不怕了,好几个人见状头也不回的向府衙跑去。
事后,十条法令又加了一条。
[罪人被惩处后,如若心生不满,其人或其亲属朋友对他人报复,处刖刑。]
刖刑,即断掉膝盖以下的腿。
自此,风平浪静。
解决完了纪律风气问题,子升便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最重要的方面上,即人们的粮食问题。
一说到粮食,子升便头秃得不行。
当前粮食紧缺,若是有100人,所有的粮食加起来便只够15人吃饱。
而且许多青壮还被征了军,劳动力更是少的不行。
子升该怎么办?解散军队,让人们回去种地?
拉倒吧。殷商都快亡了,军队要是解散了,大家只剩下歇菜了。
越是在这个时候,军队越是不能停。
子升翻动脑海中记忆,试图找出乱世让人吃饱的方法。
但他翻遍历朝历代,他发现人们的吃饱方式是抢。自己的粮食不够了,就去抢别人的。
子升:……
朝歌不够吃了,抢谁?抢周边城池?算了吧,那还是他的地盘。
除非是去抢其他小国,但这都是一锤子买卖,这顿吃饱了下顿怎么办?
况且,即便是敌方,子升也不忍心让无辜的百姓受死。
他没有一颗称霸天下的心,他认为人命比权力重要。
子升想了许多方法。如今的粮食产量低,哪怕将所有的地全种上粮食,恐怕也只够人们温饱。
更何况许多农田都是贵族所有,他们都有自己的佃农,佃农只留下勉强自己吃的口粮,剩下的全交由贵族。
子升知道贵族奢靡,平日饮食有一半都要被浪费。
他回去之后特意让人自此节俭,但无数贵族家中仍是有不少剩饭被倒掉。
子升叹息,同时也将此事放在了心上。
当务之急便是让人们吃饱。
子升想了想,便熬夜设计了几个工程。
他准备为朝歌修建一些建筑,并让人张贴告示,在城内外招募人选。
又是新告示张贴了出来,人们纷纷围了过来往前面挤,生怕听不到守卫的声音。
“……需要修缮,同时要建造新塔。今日特招一百人,工期十天,每日四个时辰,有三斤米粟……”
“啊,这是何意?”
“有粮食了!我家只剩下了半斤米!勒紧裤腰带也只够我全家吃三天。若真能成那百人之一,修建十天,便有三十斤米粟,到时新粮就能下来,我们全家就能活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