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北宋变法派、南宋主战派势力大增,拥护者众,除了少数几l个没救了的昏君,其余大宋天子亦不打算坐以待毙。
不同平行时空,两宋走向了不同的未来。
既有国祚延绵者,亦有被取而代之者。
结果可能更好,也可能更坏。
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比靖康之耻更糟。
随着七日时间倏忽而逝,当高悬的水镜再度亮起,众人隐约听见一阵苍茫的鼓声。
这声音好像自远古蛮荒而来,在人类尚且茹毛饮血的时代敲响,穿透历史的轮回。
一幕又一幕画面在水镜表面浮现。
首先出现的是粗糙的壁画,宛如孩童用丰瑞的石刀刻在山岩表面,只有寥寥数笔。
画中有人钻木取火、磨石为刀、削木为耜、搓麻为网、织布成衣……哗啦一声,汹涌的时间之河如瀑布冲刷而下,将壁画冲散,涌动的水花中倒映出新的画面。
他们看见一场又一场战争。人类的武器从石器到青铜器到铁器,最后变成火器。
当炮灰轰鸣声震塌城墙,所有尚在冷兵器时代的平行时空,都如听雷神降世,哪怕已见过许多遍,依旧难免大受震撼。
他们看见田间不断变化的农具。从起初最简单的耒与耜,到铁犁,从人力到牛耕,一样又一样省时省力的工具诞生:耧车、翻车、曲辕犁、筒车……然后是现代工业文明创造的种种大型机械,只是一眼望去,就令古人由衷惊叹:“此仙器乎?”
当水镜中现代的农民开着收割机轻松快乐地收割粮食,不知多少老百姓羡慕地瞪圆了眼睛:“好厉害,这一天得收多少粮?”
他们看见不断更新换代的生活用品。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时代越是发展就越是便利,而这都离不开各项技术的革新。
当现代化的厂房出现在众人视线之中,看见那些陌生的机器以无与伦比的速度制造出种种生活必需品,哪怕封建社会最顶层的王公贵族,都像个没见过世面的孩子,只知道呆呆地张大了嘴,惊奇又困惑。
不同于以往的盘点,这一期的特殊番外刚刚开篇,就揭开了世界的全新一面。
“难道这些都是神仙法宝吗?”
所有人的心脏都不禁砰砰狂跳。
他们隐约意识到,那水镜之中的仙人,即将为他们介绍一个全新的领域。
有墨家弟子已是狂喜:“观镜中种种,莫不是仙人将要讲解全新的机关术?”
一双方激动又忐忑的目光落在镜面上,映入他们眼帘的,是漫天璀璨的宇宙星河。
无穷高远的星空中,有一道道虚幻的身影浮现,他们在历史长河中起起伏伏。
苍茫浩荡的乐声中,每当有一道人影浮现,便会有洒落的星光组成一行行字迹,将此人的姓名与平生成就一一道来——
【宋应星】
【明朝著名农学家和博物学家,一本《天工开物》作为华夏第一部农业与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科学著作,令他名传中外。月球表面一处地貌甚至用他的名字命名。】
一颗袖珍的月球在宋应星身旁浮现,其表面越放越大,最终露出被其命名的一角。
他的身影消散在月亮的光辉中。
而众人震惊的视线却久久不散。
不知是震惊于月亮表面居然如此坑坑洼洼,“嫦娥奔月”的美好幻想砰然破灭,还是震惊于一介凡人竟能为月宫一角命名。
当宋应星的身影消散,一道长须飘飘、慈眉善目的老者身影浮现,星光挥洒而下。
【李时珍】
【明朝著名医药学家,历时27年写就192万字的医药巨著《本草纲目》,其上载有药物1892种,后世誉之曰“药圣”。】
简简单单的介绍却带来极致的震撼。
27年写就192万字的医药巨著《本草纲目》,哪怕是不懂医学的外行人都感觉恐怖如斯,内行人更是生出高山仰止之感。
历代医者下意识起身,以目光致敬。
无论年龄大小,时代早晚,毫无疑问,这都是因为远远走在他们前面的先行者。
生在李时珍之后的医者更是久仰其大名,但凡读过《本草纲目》,都视之为师。
至于历代天子与官僚士绅,却是为另一件事而震惊:“一介医者,也可封圣?”
在封建社会,可不是随便谁都能称圣的。许多读书人心中,那是属于孔子的专属称号,哪怕是其他先贤都远远不能相比,更何况区区一介医者?哪怕如今历朝历代对医学空前重视,但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早已深入人心,岂会如此轻易就改变?为一介医者冠以圣名,大量读书人拒绝接受。
然而他们的无能狂怒并不能改变事实。
固执古板之人还在叫嚣,思想开明之人早已恍然大悟:“今人不必同于古人,后人不必同于今人,这便是后世之不同吗?”
秦皇汉武等聪明的皇帝已经有了决断。
——看来医者的地位还要进一步提高。
——不,不仅是医者,百工都该如此!
从刚才播放的种种画面来看,天上飞的机关大鸟、地上咆哮的机关巨兽、海里航行的巨大海轮,想必都是百工的成果……这令他们意识到,必须更加重视百工之技。
不知不觉中,又有数道人影在宇宙星空中浮现,当他们重新回过神,眼前赫然又凝聚出一道新的虚影,星光洒落成文字——
【郭守敬】
【元朝天文学家、水利学家、数学家。天文学方面,他与人合编的《授时历》被沿用三百六十年,一生创造和改进天象相关仪器十二种。他还曾通过大地测量,测定二十八宿和其他星辰的位置、回归年长度,以及黄赤交角,精确度颇高。数学方面,他人合创招差术、弧矢割圆术。水利工程方面,他曾主持修建白浮堰与通惠河,其中通惠河是京杭大运河的前身。】
【一颗小行星被他赋予了名字。】
奔涌不休的运河与悬浮的星辰在郭守敬的虚影身旁环绕,又随他一并消散。
一道新的人影浮现出来。
大量数字与符号在他身后展开,铺遍宇宙星空,他明亮的双目中沉淀着智慧之光。
【祖冲之】
【南朝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注《九章算术》,撰《缀术》,制定《大明历》,他曾改造指南车、千里船、水碓磨、木牛流马、欹器,以及解钟律、博、塞,还将圆周率推算至小数点后七位,领先世界千年,更曾精准测算出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周期,误差微乎其微。为纪念其功绩,后世的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将月球上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紫金山天文台则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星”。】
水镜之中,那些数学符号淡去。
浩大的月轮再次浮现,宇宙星空之中,有一颗星辰放射明光,那就是“祖冲之星”。
这一回,众人恐怖如斯都不想喊了。
一个两个,动不动就给星辰命名。他们究竟是该震撼于本该被瞧不起的“百工之技”在后人心中的地位,震撼于祖冲之等人在后世的名声,还是震撼于后人竟然能“摘星拿月”,为遥不可及的星辰命名???
好吧,无论是哪一种都很令人震撼。
一时间,无数平行时空陷入了静默。
无声的静默中,又一道身影浮现。
星光在他身旁洒落成文字,简简单单的介绍却如此令人瞩目,伴随着文字介绍,大量的投影在他身旁密密麻麻出现,全都是他一生的发明创造与所著书稿。
一眼望去,宇宙星空都被填满。
他的智慧也好似宇宙星空一般无限。
仙人给他的评价前所未有之高,仿佛举世无双。北宋之人已惊呼出声:“沈括?”
【沈括】
【北宋著名科学家,华夏历史上少有的全才,在天文、数学、物理、地理、医药、音乐、军事等众多领域熠熠生辉。】
【他一生成就数不胜数:推广高阶等差级数求和问题、发展球面三角学、改进历法、发现磁偏角、发明湿法炼铜法、首次记录石油的性质并提出其用途、准确记录、五星运行轨迹、改进混天仪、首创“飞鸟图”测绘地图、发明木制立体地理模型,领先欧洲七百多年……不仅如此,在水力学、医学、军事、音乐等方面,他都造诣颇深并著书立作。就连经济学他都颇有研究,曾提出改革盐钞法和改革铸铜法,其先进的贸易观点一度超越了时代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