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明君养成计划(116)

2025-07-13 评论

  毕竟地方官干几年就走,地头蛇却是世世代代都生活在那里。

  吕布瞅了眼鲁国的位置,大手一挥道,“铁矿?抢!”

  有事找过来的郭嘉,“抢什么?”

  “奉孝叔,我在和奉先将军说留在颍川的事情。”荀晔正因为他们家奉先兄的豪气激动着,看到郭嘉过来连忙将他们刚才说的复述一遍。

  郭嘉:???

  “乌程侯是豫州刺史,以他的名义就能调用鲁国铁矿,何必要抢?”

  这小子在乌程侯的事情上安排的头头是道,怎么到他们自己的事情上就憨了吧唧的?抢什么抢?就不能光明正大的征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定是被这大憨货给带的了。

  郭鬼才瞥了眼今天刚过来的吕大将军,面上笑眯眯好像很欢迎,心里却将人从头到尾挑剔了个遍儿。

  对旁人的目光非常敏感的吕布歪歪脑袋,什么情况?第一次见面干什么这么看他?

  郭嘉看着身量极高的武将,慢条斯理的后退两步,“温侯有礼。”

  吕布下意识站直身子,大热的天儿却后背发凉头,不知为何有种不祥的预感。

  但是人家已经开口打招呼,他也不好不说话,“这位、奉孝先生?”

  没记错的话明光刚才是这么喊的。

  “某姓郭名嘉,颍川阳翟人。”荀晔听着这有些耳熟的自我介绍心头一跳,正要伸手去拦,就见他们家奉孝叔皮笑肉不笑的说出了后面的虎狼之词,“温侯是明光的结义兄弟,若是不介意也可以喊嘉一声叔父。”

  吕布:???

  这小矮子在说什么屁话?

 

 

第62章 谁跟你咱爹

  *

  郭嘉面色如常, 好像语出惊人的不是他。

  吕布的表情有点扭曲,喊叔?这人大白天的发什么癔症?

  他说什么来着,能遇到荀氏那种平易近人的世家纯属运气, 其他时候依旧不能对世家子抱有期待。

  看乌程侯被袁术坑的,简直见者伤心闻者落泪。

  太惨了,真是太惨了。

  有孙坚的倒霉遭遇在前, 吕大将军现在对不会说人话的世家子耐心出奇的好。

  也是他最近杀了太多胡人要修身养性, 换成平时早就大耳刮子招呼上了。

  荀晔确定郭嘉和吕布以前没见过面, 但是看俩人这噼里啪啦火花四溅的初见现场, 很难说是不是上辈子有仇。

  也可能是天生磁场不合。

  不管是上辈子有仇还是天生磁场不合, 反正都不能在他面前表现出不和。

  更不能打架。

  就他们家奉孝叔这身子骨儿, 稍微碰一下就得跪地上求他不要死。

  “奉孝叔说笑了,咱们向来是各论各的不是吗?”荀小将军飞速闪到俩人中间,怕俩人真的吵起来赶紧将他们拉开,“书案上有我昨晚整理出来的颍川现状, 将军先自己翻着看看,我和奉孝叔出去说话。”

  吕布很好说话的摆摆手, “行, 我先看看。”

  他大人不计小人过,不和不会说人话的世家子一般见识。

  回颍川接个人和留在颍川打地盘不一样,明光年纪小不知道怎么应对四面环敌的局面没关系,他这个见多识广的大哥来托底。

  并州没啥情况,就一个字, 乱。豫州好像也没啥情况, 也就一个字, 乱。

  前者是胡人作乱官府百姓全部苟且偷生,后者是黄巾余孽作乱官府能组织军民和贼匪打的有来有回。

  现在的并州兵强马壮还有足够的粮饷, 不用他吕奉先亲自上阵也能打的胡人落荒而逃,全面收复被胡人占据的郡县只是时间问题。

  这么一看,好像留在豫州更有挑战。

  不是他自夸,而是他打豫州那些说是黄巾贼实际上都面黄肌瘦好像马上就要饿死的流民就是砍菜切瓜,郡县兵丁在他眼里和那些流民也没什么区别,真正对他有威胁的只有那些部曲众多的世家大族。

  那些家伙表面上都和刚才那小矮子差不多,全都一拳打死十个不在话下,但是他们耍起阴招来还真防不胜防。

  好在他们家明光贤弟能出谋划策搞后勤,他只负责领兵出征。有明光这个同为世家出身的少年才俊在前面挡着,想算计他可不再像以前那么简单。

  别看他只带了三千精骑,真打起来乌程侯那三万兵都不一定能赢他。

  咳咳,倒不是说他们所有人都能以一当十,而是骑兵打步兵天然就能碾压,再加上他勇冠天下的吕奉先亲自上阵,来十个乌程侯也没用。

  吕大将军随手翻了几卷竹简,然后撑着脸陷入沉思。

  问题来了,出发的时候没人和他说要留在颍川,所以并州那边什么是安排?做完决定忘了通知他了?

  门口,郭嘉慢悠悠踱步出去,走到廊下还煞有其事的扶着柱子做西子捧心状,“怎么?他吕奉先一来,我郭奉孝连书房都进不得了?”

  荀晔:……

  叔,戏瘾不要这时候犯。

  荀小将军瞅了眼弱柳扶风的郭黛玉,无视他刚才的幽怨直接问道,“奉孝叔不忙了?这会儿过来有什么事?”

  今早那些从颍阴过来填补阳城官署空缺的士人上任,两位叔父都忙的脚不沾地,没有意外的话接下来小半个月都会这么忙。

  忙成旋转的小陀螺都要亲自过来找他,要说的肯定不是小事。

  然而,眼前人就跟没事儿人一样,再多待办事宜都不妨碍他由着性子来,“没事就不能过来了?”

  荀晔无奈,“叔。”

  “好吧,有点小事。”郭嘉挥挥衣袖恢复如常,变戏法似的从袖子里拿出一卷纸递过去,“这是匠人按照你说的法子做出来的纸,看看怎么样。”

  开战之前他们荀小将军特意找了好些工匠要捣鼓新鲜玩意儿,说是梦中偶有所得,非得验证一下他到底是不是老天爷的亲儿子。

  其他人都拿他没办法,正好城里工匠也不少,于是就找了批匠人跟着他胡闹,没想到还真让他折腾出来了点儿好东西。

  那个曲辕犁配件略多匠人还在调整,不过城里本来就有懂得造纸的工匠,所以这造纸的新法子很快有了成果。

  今儿颍阴来人到这儿当壮丁,顺手带过来一打匠人刚造出来的新纸,他刚才已经试过,的确比现有的“蔡侯纸”好用。

  不错不错,看来真的是老天爷的亲儿子。

  “这么快?”荀晔眼睛一亮,接过那卷纸对着太阳看,看来看去感觉不怎么行,可是又怕自己被后世那些形形色色的好纸惯坏了没法以这个时代的标准来评判,于是进屋拿笔来试,“奉孝叔稍等,我看看能不能用来写字。”

  郭嘉抱着胳膊摇摇头,进去出来再进去,直接让他在屋里说话多好,还省的来回跑了。

  荀晔拿笔蘸墨在纸上写几个字,写完之后放在旁边晾干,耐心等待晾干然后看看晾干后是什么效果。

  其实这年头有纸,后世熟知的四大发明中改进造纸术的蔡伦就是东汉人。

  只是现在市面上能看到的蔡侯纸是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物做原料造成的,可以用来写字,但是不太好用。

  纸浆在竹篾上晾干制成的纸易碎不平整还容易变形,降低成本的纸写完就算放在原地不动弹也保存不了多久,能保存时间长的纸成本又没有降低下来,所以就算有能用来写字的纸也没有大规模推广开来。

  官署是最需要轻便的办公用品的地方,真要有便宜好用还方便保存的纸,官员自掏腰包都得把笨重的竹简换成纸张。

  吕布不爱看公文,自从有靠谱的文人帮忙处理军务,除非那些只能他拿主意的事情他就没再碰过竹简,看荀晔捧着几张纸进来好奇不已,“这纸有什么神奇之处?”

  “不神奇,问题还有点多。”荀晔不太满意,“将军看,刚写上去就洇墨,这才一会儿就糊的看不清字迹了,还得继续改。”

  “这可是我们明光将军梦中得来的好纸,怎么不神奇?”郭嘉煞有其事的说道,“这纸平整光滑,洇墨也没有太严重了,如果能保持字迹长久不变,就是十金百金也会有人买。”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醉酒花间 穿越时空 历史衍生 爽文 基建 轻松 三国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