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明君养成计划(16)

2025-07-13 评论

  “也是。”郭嘉怜爱的看着小傻蛋,“我们阿牞单纯心善,还是少和那些老奸巨猾的家伙打交道为好。”

  局势乱成现在这样,诏董卓进京的袁氏至少要担一半的责任。

  董卓看似粗鄙没有头脑,但是能抓住时机挟救驾之功入住朝堂一步登天的狠人不可能没脑子。就算董相国本人真的不太聪明,他身边的谋士幕僚也足够他和袁氏打擂台。

  汝南袁氏的确显赫至极,但是天下不只袁氏一家世代簪缨,转移矛盾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很好用,只要挑拨的巧妙,世族之间的内斗就能让袁氏焦头烂额。

  荀晔:……

  这是夸他还是在挤兑他?

  算了,就当在夸他。

  郭鬼才说的对,袁氏这次确实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他们家叔祖只是被董卓破格提拔都差点被戳断脊梁骨,手把手将董卓提拔上来的袁隗更不可能逃过口诛笔伐。

  董卓明摆着不愿意再听袁氏调遣,他提拔上来的士人属于名声有瑕疵但得了实权,袁氏众人则是面子里子都丢的干干净净,名声没了在朝中还要受打压。

  眼看关东讨董联盟就要成立,京城只会越来越乱。

  隐约记得董卓为避关东军锋芒还丧心病狂的焚毁洛阳迁都长安,所以进京谋官的速度大概率真的没有他去军中靠拳头打来的快。

  荀悦荀彧耐心听着,没有替他做决定的打算,“阿牞自己有主意便好。”

  做事要三思而后行,不怕傻小子要去冒险,就怕他热血上头什么都不想就去冒险。

  各州郡义军讨董声势浩大,董卓有亲信凉州精锐可供调遣,张辽年轻又出身并州,没有意外的话应该不会调遣到他身上。

  从军不能怕打仗,但是现在要去当兵的是他们家孩子,可以的话他们还是希望上战场的那天能晚一点到来。

  傻小子要打点行囊去军营,他们也要收拾家当去冀州,几位叔父将能叮嘱的都叮嘱完便各自去忙。

  密县离颍川只有两百里,冀州却是在千里之外,离乡时很多人都想着避过风头再回去,并没有远去冀州的打算。

  山里不能久居,若乡人百姓不愿同行,他们还要再想法子将人护送回颍川。

  正好奉孝也要回颍川,虽说带着护卫,但是外面兵荒马乱实在让他放心不下,不如和乡人一起回。

  郭嘉小声嘀咕了句什么,看到荀彧回头立刻正经起来假装刚才什么都没有说。

  荀晔:捂嘴.jpg

  我举报,郭某人说文若叔像鸡妈妈。

  郭嘉挥挥手让好友去忙,然后逮住偷笑的小傻蛋问道,“张辽随时可能拔营,你打算什么时候走?”

  “择日不如撞日,待会儿就去看看。”荀晔捏捏拳头,“先去看看情况,然后再决定要不要跟他走。”

  经过李二陛下和亲爹叔父们的轮番教导,他现在对即将到来的军旅生涯充满期待。

  李二陛下说世上没有常胜将军,他带兵多年也没少吃亏。

  连超级六边形战神李二陛下都打过败仗,他一个小兵还没打过仗就担心这担心那实在没必要。

  乱世以武安邦,他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在战场上闯出名声,而不是待在家里发愁世道不太平。

  迈出第一步最难,但是只要第一步迈出去,接下来才有无限可能。

  怎么说呢,现在的情况比他预想中的好太多了。

  他是看过百家讲坛的人,虽然现在什么都没有,但是一想到那劳什子明君辅导班还是下意识就联想到催人泪下的“荀彧之死”。

  析毫剖芒的深入分析是一点儿都不带听的,一集看下来就记住了曹荀关系破裂分道扬镳。

  开始时他还担心美人爹和几位叔父觉得他的想法不行,董卓声名狼藉,这时候去找张辽好像有种和正义背道而驰的感觉。

  但是仔细一想,董卓是董卓张辽是张辽,现在的张辽还年轻,董相国知不知道麾下有个叫张辽的小将都难说,小透明的选择不会对局势造成任何影响。

  再说了,他们家叔祖是董卓亲自提拔上去的,能说叔祖是董贼的爪牙吗?不能。

  长辈们更看重家族利益,考虑的更多是如何在乱世中保全并壮大家族,而不是非黑即白的忠君报国。

  很好很好,总算不用担心将来被逐出家门了。

  荀晔已经做好准备,和留在院中的美人爹还有郭鬼才打过招呼便背上弓箭离开。

  马上就要过年,前两天还有点过年的氛围,这几天变故太多,仅剩的那点年味儿也消失不见。

  河边军营,张辽百无聊赖的坐在营帐里,连练兵的兴致都提不起来。

  之前募兵好歹是有事情做,如今董相国大权独揽,并州出身的将士备受排挤,他又是丁大人推荐到何大将军府上的将领,不尴不尬的愣是落了个无所事事的处境。

  京城太复杂,他想回并州。早知道进京会是这样,当初他说什么都不会来。

  被丁大人举荐到京城的从事不只他一人,先前灵帝以蹇硕为西园上军校尉统帅禁军,丁大人便派武猛从事张扬率领士兵听从蹇硕号令。后来灵帝驾崩,蹇硕被何进所杀,部众尽归大将军府,张扬又被何进派回并州募兵顺便平乱。

  募兵不是什么好活儿,但是带兵平乱是。只要剿匪剿的好,升官发财少不了,世上再没有比带兵平乱更好的差事。

  他刚进京到大将军府时豪情万丈,以为等着他的是和张扬一样的备受重用,万万没想到何大将军看他年岁太轻根本瞧不上他,只见了一面就打发他去募兵。

  他好不容易招了一千多连打架都不会的新兵蛋子回京,结果还没来得及交差大将军府就没了,没几天他的旧主执金吾丁原也被董卓设计杀害,各方交锋杀的你死我活,弄得他想分析情况都不知道该从哪儿分析。

  何进看他年轻觉得他不堪大用,董卓有那么多凉州带来的亲信更用不上他。虽然这一千多新兵蛋子上战场也只会添乱,但是好歹来个人把粮饷发了,随手指个地方让他安营扎寨等候调用算什么?

  董相国和麾下亲信将领贵人多忘事,猴年马月才等得到调令?

  何大将军没了,丁大人也没了,他这个并州来的将领就连京城的大门都进不去了是吗?

  这都什么事儿啊!

  冷风吹过,守在帐篷外头的士兵通报,“将军,外面有一自称想从军的少年求见。”

  “想从军?”张辽揉揉手腕,扔下手里根本没蘸墨的笔起身出去,“走,去看看。”

  当兵多是为了混口饭吃,这种在遇到募兵的时候就会结伴从军。孤身投军的也有,不过多是惹上人命官司的乡里恶霸或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倒霉蛋。

  闲着也是闲着,让他看看这位想从军的少年是什么情况。

  然后……

  “荀晔,字明光,颍川颍阴人。”张辽看着手里的过所,神色复杂,“颍川荀氏?”

  他没记错的话,当朝司空荀爽便是颍川荀氏。

  不是,这出身直接去董相国手底下当差都使得,真不是来消遣他的吗?

 

 

第10章 辽哥牛牛弟

  荀晔来时考虑过出门闯荡要不要换个名字,想了想又觉得不妥。

  虽然这年头兵荒马乱,但是出远门什么的依旧要随身携带过所,也就是这个时代的户口本。

  一般来说只要不和官府打交道就用不上过所,那上面登记的体貌特征过于简略,即便是官吏也没法一眼分辨真假,所以很多人犯事儿后为了躲避官府追捕都会改名换姓。

  但是过所在官府有存档,体貌年岁有可以模糊的范围,人际关系却没有。查验关文的官员不在意也就算了,一旦较真去查肯定能查出猫腻。

  他没干过违法犯罪的事情,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更不是别有用心混入军中的敌方细作,清清白白的良家子没有刻意造假的必要,完全可以大大方方亮证件。

  张辽拿着过所翻来覆去看好几遍,再看看眼眸清亮的少年郎,确定人和证件对得上后更加想不明白,“小郎要从军?家中长辈可知晓?”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醉酒花间 穿越时空 历史衍生 爽文 基建 轻松 三国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