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明君养成计划(195)

2025-07-13 评论

  别看荀小将军年纪小, 人家打起仗来厉害着呢。

  没事了没事了, 小将军这是在和他们开玩笑呢。

  诸葛叔父变脸变的飞快, 脸上的笑容从和蔼变成更加和蔼, “在下诸葛玄, 琅琊阳都人, 敢问小友是谁家儿郎?”

  猜到归猜到,以防万一还得问一句,要是猜错了就尴尬了。

  初战吃瘪的荀小将军颇有些自暴自弃,“正经介绍的话出自颍川荀氏, 现在不好说。”

  往好处想,现在知道哪儿出破绽总比进了贼窝再暴露强, 就当是提前演练了。

  诸葛玄心道果然如此, “苑陵侯之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荀晔:……

  噗——

  是吐血的声音。

  牛大力稳住摇摇欲坠的身体,命点出来的几个亲兵将诸葛家的小白菜和老白菜全部劫回颍川,然后“嗖——”的一声消失在草丛中。

  他脸皮薄,实在没法当做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立刻开始寒暄。

  反正现在他是牛大力不是荀明光, 有什么话都留到颍川再说。

  再见了家人们, 他要去执行更加重要的任务。

  回见。

  没被点到的亲兵跟着钻进草丛, 被留下的几位:……

  他们本来就没几个人,将军一点就大方的留下了一半, 这样真的合适吗?

  不是说将军和弟兄们玩不过黄巾贼,而是他们回去之后容易挨骂。

  姓诸葛?来自琅琊阳都?没听说将军有徐州的人脉啊。

  看对面那一大家子的反应,之前应该也不认识他们将军,路边捡到的陌生人能随便往家带吗?

  留下来的亲兵们不太确定,但是他们要听命行事,将军怎么吩咐他们就怎么做,就算满头雾水也要将人“护送”回颍川。

  好吧,是“挟持”。

  毕竟他们家将军安排之前没有问人家的意见,就算对面一家老小都不同意跟他们走他们也得把人带走。

  所以对面那位诸葛先生愿意跟他们走吗?

  虽然他们家将军当贼匪不熟练,但是他们弟兄劫掠抢人可是老本行。

  看他们这五大三粗还没文化的样子就知道,软的不行他们真的会来硬的。

  诸葛玄也在想,小将军和他们开玩笑也就算了,他们之前素不相识,刚自报家门就分出卫兵护送他们去颍川是不是太没有防备心了?

  他身后的家眷是小的小弱的弱,但是外面乱成这样还敢出门肯定不会一点准备都没有。

  兄长病逝前是泰山郡的郡丞,就算府上护卫多是本地人出城时没法带太多,也还是有三五个忠心又壮硕的仆从婢女随行。

  拦路的各位再往后看看就能发现,他们其实还有好几个真的能以一当十的护卫,遇到少量流寇的话还是有自保之力的。

  小将军一身贼匪的装扮出现在荒郊野地的原因他不深究,他只觉得出远门还没有防备心不太安全。

  当然,他说的没有防备心的不是他们,而是这位刚见面连他们是谁都不知道就邀请他们去颍川的小将军。

  至于改换方向去颍川……

  拜托,他之前不去颍川是不想去吗?那是不敢!那是没被邀请没底气!要是荀小将军到他家辟他到颍川为官他肯定去的比谁都快。

  之前在南阳的时候同僚们就格外羡慕北边颍川官场的氛围,虽然忙起来连轴转,但是颍川的官当着不会觉得丧良心,看着百姓能安稳度日当官的也会觉得忙的值得。

  不像在南阳,连最黑心的官员都觉得死后要下油锅。

  他再确定一下,是荀小将军邀请他们去颍川,不是他上赶着要往颍川去,对吧?

  诸葛叔父笑吟吟,非常委婉的开口说道,“在下才疏学浅,又要顾及家眷,本欲自泰山返回琅琊故土,怎奈小将军盛情难却……”

  “不想去也得去!”贼匪打扮的前黑山贼凶巴巴开口,“我等奉命行事,还请先生不要为难我们兄弟。”

  诸葛玄:???

  他刚才的意思不是拒绝吧?

  诸葛瑾压低声音,“叔父,这几位可能是真好汉。”

  荀氏在并州招降了几十万黑山贼,那么多人肯定不可能都安排去种地,其中身强体壮之辈也会编入军中。

  他听说军队之间也讲究派系,最初随荀公前往并州的并州兵应该更偏向并州出身的将领,荀氏要在并州立足肯定要培养忠于他们的大军,太行山中那些不归并州管辖也不服冀州管教的黑山贼正好符合他们的需求。

  荀小将军乔装打扮拦路劫道可以一眼看出不对,眼前这几位好汉……这么说吧,他们就算换上军装也会被误会成乔装打扮的贼匪。

  人家都贼匪出身了就别咬文嚼字了,直接大白话说他们愿意跟着去颍川就行。

  说的太委婉了人家听不懂,还会造成误会。

  诸葛亮重重点头,“大哥说的对。”

  诸葛玄无奈,温声细气的让几位好汉稍安勿躁,“我们去颍川。”

  ……

  春深见夏,万物知时。

  豫州的百姓忙于耕种,兖州的百姓却关门闭户任由田地荒芜。

  田地荒着可以让贼匪觉得村是荒村,他们可以勒紧裤腰带靠存粮度日,要是被贼人发现村里在耕种只怕连小命儿都保不住。

  没法进城避难,村里青壮也挡不住呼啸而至的贼匪,他们只能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呼啸而至的黄巾贼和黑山贼会和后杀的兖州各城闻风丧胆,在青州都没这么快活过。可惜快活的日子是短暂的,对上真正的精兵猛将后很快被打的节节败退。

  他们从泰山郡进入兖州,逃跑也是朝着泰山郡跑。

  补给已经被切断,沿途村寨在来时已经被劫掠过一轮,如今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想抢粮草只能进城。

  然而他们只有本事抢无甚防御的村寨,碰到城墙就抓瞎。

  打顺风局的时候黄巾贼和黑山贼亲如一家,打逆风局的时候两边迅速分道扬镳,生怕对方拉太多仇恨牵连到自己。

  于是乎,牛大力以黑山贼的身份混入黄巾贼大部队的计划大获全败,要不是他急中生智当场改换门庭并给贼头头表演了一个打十个,只怕会被当场踹出营寨大门。

  真是的,早说两边决裂了啊,早说的话他就直接说他们是黄巾贼了,反正不管是黄巾贼还是黑山贼都有大大小小几十上百个贼头,只要他编的好就能以假乱真。

  贼头头们现在都焦头烂额,也没空彻查他的来历。

  凭借战斗力让人高看一番的牛大力和他的兄弟们进寨子先喊饿,贼首张饶听的头疼,赶紧让人把他们带下去填饱肚子。

  吃吧吃吧,吃饱才有力气为他卖命。

  “老大,那几个真的可信吗?”正在擦刀的二把手眉头紧皱,“黑山军中的大小首领我都见过,以那小子的能耐不可能混不出头,会不会是官府派来的探子?”

  “他们说起黑山军中的事情头头是道,打法也不似官兵那般正经,应该不是官兵。”张饶嗤笑一声,“如果真是官兵,只有七八个人就敢闯老子的大营也是有胆。”

  二把手放下手里的粗布,“你的意思是……”

  “不管他们到底是什么人,只要能用就是自己人。”张大帅眯了眯眼睛,“黑山军已经被官兵打的跪地求饶,实在不行的话咱也求和。”

  东郡跑出来的黑山军只有青壮,他们黄巾军往哪儿转移都拖家带口,和官兵打起来还不如黑山军。

  但是拖家带口有拖家带口的好处,黑山军穷凶极恶怎么看都是贼匪,他们黄巾军不一样,往官兵面前一站就是妥妥的老百姓,他们求和比黑山军求和更容易。

  如今山里没有百万之众,他们男女老少加起来也不到十万人,其中能打仗的都在寨子里,满打满算才八千青壮。

  那么多人消耗的粮草不是小数目,他们已经近半个月没有收获,再这么下去山里的老弱妇孺连稀粥都喝不上了。

  现在等着他们的只有两条路,要么饿死,要么投降。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醉酒花间 穿越时空 历史衍生 爽文 基建 轻松 三国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