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您不管管?
杨太傅对此表示无奈,他尝试着劝阻,奈何不光陛下不听,连宫里的宫人都不听。
即便今天出城已经来不及,他们也宁愿幕天席地的度过离开皇宫的第一夜。
不是皇宫不好,而是自由价更高。
荀晔试图劝了几句,然后也被小皇帝和宫人们的热情给击退了。
即便如此,他也不能真的让伺候皇帝的宫人在他家门口打地铺,那会让他睡不着觉。
荀悦看到儿子带回来的浩浩荡荡的队伍,脸上的笑容僵了一瞬,“明光?”
荀晔很委屈,“阿爹,这是陛下的意思。”
和他没有关系,他从来不干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情,论奇思妙想还得看他们陛下。
杨彪从马车上下来,“老夫回府收拾收拾,莫送,莫送。”
小皇帝笑嘻嘻探头,“荀侍郎,今天就打扰啦。”
荀晔把这两百多个人交给他爹安排,然后派人去朝臣居住的步广里、永安里告知他们天子明日启程前往颍川。
百姓愿意跟着就跟着不愿意跟着他也不强求,以高顺和张辽的速度最多半个月就能平定凉州乱军,到时候司隶重新安定下来,百姓也不用背井离乡去别的地方讨生活。
关中富庶,今岁有灾不意味着岁岁有灾,大好的田地不能荒废,还是得有足够的人口居住才行。
百姓可走可留,最好留在原籍不折腾,但是朝臣必须跟他走。
他是要挟天子以令诸侯,朝廷的框架得在,不然就成了劫走天子的强盗,有天子在身边也没法达到号令诸侯的目的。
入夜,城中难得灯火通明,到处都是来回奔跑的兵丁。
士孙瑞踩着月色登门造访,神色极其复杂。
他听到了荀小将军和王司徒的谈话,也意识到了这年轻人到底有多大的野心,若是以前,他会和王允一起怒骂岂有此理,但是现在,听完荀小将军的质问后他实在没法说朝廷没错。
“荀小将军走后,王司徒吐血而亡。”
荀晔面上毫无波澜,抬眼压迫感十足,“所以?”
“洛阳乃大汉国都,小将军也不会愿意看到这里乱成一团,老夫和朝中公卿略作商议,想要留在京城安抚百姓。”士孙瑞说明来意,“等过些日子小将军派人来接手京城我们再去颍川也不迟。”
“不必。”荀晔眯了眯眼睛,“天子去颍川由太傅亲自护送,本将军会留在京城赈灾御敌,还是说士孙大人自认为比本将军更合适留下?”
士孙瑞顿了一下,“……将军当老夫没有来过就好。”
他们倒也没有自大到那种地步。
小将军上次来京城还是个爽朗好相处的俊后生,怎的说开之后如此的咄咄逼人?
不过想想这小将军最近几年干的事情,感觉每次进京看到的才是假象。
好相处都是错觉,看他这敢颠覆天下的胆气也知道咄咄逼人更正常。
士孙大人离开司徒府后想了很多,脑子里一会儿是朝堂被庶族挤占的没有世家子的立足之地,一会儿又是如果当初荀氏没有去并州北方将会乱成什么样子。
幽州有个公孙瓒,凉州虽然军阀混战,但掌权的好歹是汉人,唯有并州,几乎已经成了外族的天下。若真有外族自并州挥师南下,连董卓入京后的所作所为都能变成小打小闹。
太史令说的不错,晋地有兴者,汉祚终矣。
第171章 西凉锦马超
*
天子上一次离京还是何进被杀、袁绍袁术兄弟二人带兵火烧皇宫诛杀宦官的时候。
侯非侯, 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
这次的氛围和上次完全不同,虽然城里比上次还要乱, 但是庞大的车队全都喜气洋洋。
荀小将军果然是个大福星,京城连下了两个多月的雨,今儿竟然出太阳了。
天晴了, 雨停了, 他们感觉他们又行了。
咱们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太阳出来雨消停那是举国欢庆~
消息灵通的城中百姓已经准备好跟着朝廷的车队一起去颍川, 临出发前得知荀小将军要留在京城主持大局, 于是又都丝滑的改变了主意。
家里好, 还是家里好, 狗不嫌家贫,他们怎么能因为京城动乱就放弃祖祖辈辈生活的故乡呢?
洛阳可是国都,天知道他们的祖辈奋斗到洛阳城中吃了多少苦,万一洛阳接下来还是国都呢?
不走了不走了, 他们要和荀小将军共进退。
正气凛然.jpg
只有一个选择的朝臣:……
过分了啊,真的过分了啊。
虽然跟着天子去颍川也没什么不好, 但是看着乱了俩月的京城在荀晔抵达后第二天就能鼓乐喧天甚至还到城门欢送他们离开……
不是, 京城的百姓适应力那么强的吗?
既然那么能适应,之前要死要活是在干什么?
朝臣们心情复杂,抱怨归抱怨,他们也知道百姓为什么信不过朝廷,真要放到明面上最后理亏的还是朝廷。
算了, 就这样吧, 反正丢人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整个朝廷, 以后出门别说自己是当官的就行了。
官员及其家眷排好队出城,内圈是车队外圈是护送的军队, 出城十里还有接应的荀氏军队,务必让朝廷完整无缺的从洛阳迁到颍川。
就算朝廷是个草台班子,这个草台班子也得整整齐齐。
小皇帝依依不舍,“将军,你真的不随我们去颍川吗?”
荀小将军淡定的把小皇帝推回车里,“陛下,臣留在京城有正经事。”
西凉乱军的头头们已经齐聚关中,多好的一网打尽的机会,不去凑个热闹实在不合适。
都说孙策曹昂跟在他身边是当质子,没有意外的话这次要来个真的质子。
狮盔银铠威震西凉的锦马超,算算年纪也该到随父征战的时候了。
战场不是小陛下该操心的事情,到颍川后好好休息休息,别再弄得跟被虐待了一样。
不远处,几位公卿凑在一起看着他们家陛下和荀小将军依依不舍,不约而同看向杨彪,“太傅,陛下这病情是不是比以前更严重了?”
以前在外人面前还能矜持住,现在连装都不装了。
杨彪的表情一言难尽。
哪壶不开提哪壶,就不能不说话安静待着?
城中百姓喜气洋洋,要迁往颍川的官员其实也没差哪儿去,有荀小将军亲自坐镇京城至少能保证京城不被乱军攻破,就是走了也有回来的希望。
压在心头的大石头被挪开,众人也恢复了说笑的心情,“看陛下如此能说会道,不愧是太傅教出来的学生。”
杨彪扯扯嘴角,“再夸?再夸你来当这个太傅。”
“不敢不敢,太傅乃是帝师,我等可担不起教导天子的重任。”几个人装模作样的推辞,眼角余光扫到荀悦出现,于是改换目标去荀侍郎面前刷存在感。
杨太傅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钻进马车眼不见心不烦。
另一边,小皇帝终于松开他们家小将军的衣袖准备启程。
马车的帘子拉上后挡住了他对小将军的殷殷期盼,却挡不住他心中的小人儿挥舞旗子呐喊助威:奋武扬威意气昂,生而为王荀明光!冲鸭!
面子算什么?上不了台面的东西。
就要为他们家小将军摇旗呐喊。
……
幸好他们家荀小将军没有听心声的能力,不然他能当场在城门外再抠出一座皇宫。
……
始皇陛下很认真的思考再把刘彻弄过来会是什么场面,好在他们那岌岌可危的战友情最后坚持住了,猪猪陛下直到车队的尾巴消失在视线之中也没有出现。
荀晔把天子和满朝文武整整齐齐的送走,京城各个要紧位置都换上他的人,试图让京城在半个月内恢复正常秩序。
来到京城第三天,他终于知道王允为什么装疯卖傻阻碍赈灾了。
国库空荡荡,硕鼠在人间。
地狱空荡荡,贪官在人间。
二营长!老子的意大利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