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明君养成计划(314)

2025-07-13 评论

  “不是说马腾和韩遂已经闹翻了吗?这看着也不像恩断义绝的样子啊。”张辽搓搓下巴,看着鸡飞狗跳的军营感觉很是莫名其妙,他就没见过这么热闹的降军大营,“谁家恩断义绝的结义兄弟能相处的这么好?这不跟没闹翻差不多?高伏义你说呢?”

  高顺瞥了他一眼,“叫二哥。”

  “好的,二哥。”张辽改口改的毫无压力,马腾和韩遂是已经反目成仇的结义兄弟,他们是感情正好的结义兄弟,怎么着也不能被关系破裂的家伙比下去,“所以二哥,你说他们是不是在演戏?”

  高顺不太确定,“也可能是觉得反抗不了直接破罐子破摔。”

  韩遂的反应还挺像幸灾乐祸的,当然,人在运气不好的时候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到底是演出来的还是看到反目成仇的结义兄弟倒霉幸灾乐祸也不好说。

  “还是得多防备着点儿。”张辽郑重其事的下结论,“凉州兵疯起来很要命,不能觉得他们投降了就放松警惕。”

  凉州兵降叛不定,这几年折腾来折腾去把自个儿的名声都给折腾坏了。

  他们并州兵走到哪儿都能被夸“令行禁止军纪严明不愧是荀氏带出来的兵”,凉州兵走到哪儿都是“强盗来了快跑啊”。

  差距,这就是差距。

  “凉州大大小小的乱军有十几伙儿,马腾和韩遂是势力最大的两支,他们两个投降,凉州剩下的那些估计也乱不起来了。”张辽捶捶拳头,“过两天我带他们进京,你留在这儿等司隶校尉过来,怎么样?”

  “可以。”高顺点点头,然后叮嘱道,“今时不同往日,进京之后不该说的话不要说。”

  前两年他们可以和明光勾肩搭背称兄道弟,现在不一样了,不管是明面上还是私下里都得注意分寸。

  张辽摆摆手,“我又不是傻子,不该说的肯定不会说。”

  他张文远也是难得的旷世奇才,小小人情世故不在话下。

  高顺:……

  高顺只当没听见某人的自吹自擂。

  并州军中有不少精通人情世故的将领,但是不包括他也不包括张文远,更不包括吕奉先。

  自知之明是个好东西,别人没有他得有。

  “没事儿了,你忙你的,我去试试那支梃兵的能耐。”自信的小张将军转身离开,“见过守城用连梃的,骑兵用连梃还是第一次见。”

  高顺想到那些令人头疼的军务,面无表情的回去干活儿。

  关中有精兵三万,还有各城的县兵若干,虽然之前有皇甫嵩老将军坐镇,但是各座城池更多还是靠城中现有的兵力来维持秩序。

  凉州兵时不时越境作乱,皇甫老将军的兵屯驻在右扶风,关中其他地方出现乱子也鞭长莫及,要么靠城里的兵力撑过去要么等京兆尹盖勋盖大人协调支援。

  但是皇甫老将军病逝之后盖大人也因背疮发作在长安去世,整个关中群龙无首,得亏他们来的及时,不然马腾和韩遂还真能打进长安城。

  他能暂时凭武力镇压关中乱象,但是安抚百姓恢复民生这些事情还是得另外派人来主持。

  看看桌上的公务,杜陵令询问河水满溢要从哪儿开始疏通沟渠,陈仓令询问山中栈道被冲垮要不要开始修,池阳令询问县中耕地荒了快半年能不能派兵帮他们耕种。

  乱七八糟的什么事儿都有,就是没有他熟悉的排兵布阵。

  他本来想着挑点儿能处理的先干着,看完之后发现能做决定的寥寥无几,他甚至分不清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

  让军中主簿来处理也不行,他们处理惯了军务,军中调度可以做决定,那些水渠河沟到底要从哪儿开始挖谁看了都是懵。

  他们不懂水利,万一指错地方了怎么办?

  这关中的地方官也是,这种事情明明可以和官署中负责这方面事情的官员商量,正常来说不是写出几个方法让上官来做最后的决定吗?直接让上头来想具体的法子算什么?再全能的官也没法无所不能。

  长时间不和朝廷打交道,猛一回来还真适应不了。

  不怪张文远想跑,要不是司隶校尉抵达之前必须有人留在关中镇场子他也想一走了之,去凉州和麹义一起平定羌乱都比留在关中强。

  羌人和匈奴人一样难收拾,不过麹义是凉州本地人从小到大没少和羌人打交道,应该能应付得来。

  所以现在打到哪儿了?需要支援吗?凉州和并州一样都是汉胡杂居,他平完乱之后应付的来吗?

  高顺这两年一直在和麹义打配合,麹文泰看上去不着调实际上很靠谱,忽然换成看上去和实际上都不着调的张文远落差感巨大。

  往好处想,至少打起仗足够生猛不会互相拖后腿。

  沧桑.jpg

  ……

  皇甫嵩和盖勋接连离世,关中不能没有能做主的官员,于是刚刚熟悉完京城政务的钟繇就包袱款款的从洛阳到了长安。

  能者多劳,能者多劳。

  城中校场,荀晔看到以连梃为武器的凉州梃兵也新奇不已。

  这东西和双节棍差不多,虽然和后世的双节棍不太一样,但是分为长短两截的棍子都能叫双节棍。

  能当武器的木头密度都不小,这连梃是用锁链连起来的两截又硬又沉的棍子,用的时候握着长的那一头,战场上砸在身上感觉能把骨头砸碎。

  守城连梃他经常见,城墙上配备连梃可以对付顺着云梯攀援而上的敌人,这种链子又长梢节又坚硬如铁的武器不仅能砸人还能砸敌军的攻城器械,就是太沉了操作难度太高,没有足够的力气很容易误伤己方。

  张辽小声介绍,“我打听过了,凉州的连梃兵数量不多,马腾之子马超麾下有三千精锐以连梃为武器,那个名叫尔玛的羌人女子也有七百连梃兵,除此之外就没有了。对了,那个羌人女郎是韩遂的闺女,韩遂早年被羌胡叛军劫持,可能是直接入赘到羌族部落,所以那些羌胡叛军才推举他当首领。”

  荀晔收回目光,“还有这种事?”

  “有,很常见。”两个人看上去正经的不能再正经,连守在旁边的亲兵都以为他们在商量如何处置凉州降军,“并州的匈奴在朝廷强盛的时候老实的很,凉州的羌人不一样,他们自始至终都没被朝廷彻底降服过,所以凉州那边乱起来势力更多更杂更不好梳理。那地儿的羌人部落又多又乱,和汉人通婚的也不在少数,有主动的,也有抢亲的,什么情况都有。”

  荀晔目光沉沉,好似在纠结对面是八成死还是五成死,“韩遂是被抢去的?”

  “他早年还挺有名的,羌族部落就喜欢有名气还没成亲的年轻人。”张辽郑重其事的点头,时不时还能看到眼中闪烁的寒光,“韩遂和麹义都是凉州金城郡人,这些都是麹义说的,比外头那些乱七八糟的传言靠谱的多。”

  荀晔啧了一声,同僚来自全国各地的好处就是能听到全国各地的八卦是吧?

  巧了,他也爱听。

  再来点再来点,霸道土匪的压寨夫郎,汉人羌人之间的恩怨情仇,摩多摩多。

  他们这不是讲八卦,而是了解民风民情,当官就要深入百姓,不了解地方的情况怎么当地方官?

  不光他得听,回头派去凉州的官员也得听,不能因为不懂当地的风俗习惯而激化民族矛盾。

  各地有各地的风土人情,他们要入乡随俗,刻板教条要不得。

  始皇陛下看了一会儿感觉没意思,索性回去帮臭小子把还没处理的政务过一遍。

  刘彻在位期间天灾频发,李世民在位期间天灾不断,但是吧,他嬴政是天命所归,在位三十七年几乎没有发生过天灾。

  水旱蝗疫,各种各样的天灾,就算有也都是他死后才出现。

  他没有应对天灾的经验,只有扫六合统一天下的经验。

  可惜每次说到这个话题其他阿飘都不愿意和他站一块儿,不招人妒是庸人,气运太好也不是他的错。

  校场中,表演结束的马超收势站稳,满脑子都是大义灭亲。

  旁边,颇有异域风范的女郎换只手拎棍子,目光也时不时落到不远处观看表演的亲爹身上。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醉酒花间 穿越时空 历史衍生 爽文 基建 轻松 三国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