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明君养成计划(40)

2025-07-13 评论

  荀爽等人带着小皇帝回到天子日常居住和处理政务的章德殿,天子年幼,政务一直是身边大臣处理。

  如今董卓已死,有录尚书事之权的太傅袁隗被族灭,朝政顺理成章由同样有录尚书事之权的司徒王允代劳。

  此番除贼导致京城各官署人手紧缺,需得尽快提拔新人补上缺口。

  好在这种事情近些年屡有发生,他们已经习惯了每换一任掌权者官署就换一轮人。三公九卿虽然也缺了不少人,但是勉强还称得上井井有条。

  小皇帝乖乖坐在那里当吉祥物,朝政繁杂他不会处理,能不给几位大人添乱就是帮忙。

  午膳简单吃点儿垫垫肚子,众人继续讨论何人可征召入京。

  眼看着马上到晚膳的时间,小皇帝坐在那里昏昏欲睡,就在他差点趴到案上睡着时,随侍左右的小黄门快步进来通传,“启禀陛下、诸位大人,吕将军、荀小将军回来复命,此时正在殿外等候。”

  有天子先前的询问,现在殿中所有人都知道早朝时单骑守宫门的年轻小将是荀司空的侄孙。

  主簿?什么主簿?荀家那小郎君英姿飒爽箭无虚发绝对是能横戈跃马纵横沙场的绝世良将,喊声小将军不会出错。

  王允捏捏眉心,放下手里写满人名的竹简,“传。”

  荀爽想起来吓他一跳又一跳的俩人就来气,一个吕奉先脑子里不知道装的什么,一个荀明光想一出是一出挑大梁也不和他打招呼,也就现在场合不合适,不然他非得拧着臭小子的耳朵教训不可。

  吕布桀骜不驯不能说,他们家臭小子还不能骂?

  荀晔还沉浸在叔祖会把他夸的天上有地上无的畅享之中,跟着吕布进殿看到亲亲叔祖控制不住眼里的雀跃。

  可惜在天子和执政众臣面前要以正事为先不能拉着叔祖说悄悄话,不然他能准备好铁锭坐两个时辰专门听叔祖夸夸。

  不着急不着急,事情结束他带上攸哥一起去挨夸也一样。不知道攸哥那里怎么样了,贾诩有搞事情吗?

  朝廷对凉州军的处置还没有下来,这次诛董不是王司徒独自策划,还有他们家叔祖和其他几位大人呕心沥血的筹谋,王司徒想反复无常也有人能拦住,应该不会让贾毒士感到不安。

  有人感到不安会道歉,有人感到不安会煽风点火惹得天下大乱,贾文和为什么不能是前者?

  摇头.jpg

  荀晔心里乱七八糟的想着,等吕布汇报完情况便出列说接下来的打算。

  散在洛阳周边各营中的并州军将士提前得到消息做好配合行动的准备,最好连夜去将那些凉州兵稳下来,免得他们从别处听到消息发生哗变。

  小皇帝认认真真听着,听完后没有犹豫立刻开始动笔写诏书。

  区区三十多个大营三十多封诏书,荀小天神、啊不、荀小将军稍安勿躁,他很快就能写完。

  荀晔眨眨眼,发现小皇帝会错意小声解释道,“陛下,只需两份即可。”

  他和张文远只有两个人,三十多个大营分下来就是一个人十几个,真要每个大营都去非得累死他们不可。

  董卓亲信中威望高的所剩不多,他们只需要去仅剩的董越段煨驻地将那俩人搞定,只要他们两个不生乱,剩下的凉州军自会跟着他们走,不需要三十多个大营都跑过来个遍儿。

  就像丁原死后的并州军,名义上归董卓,实际上却听从吕布。只要吕大将军不搞事,并州军将士便都能安安分分听候董卓调遣。

  小皇帝不好意思的笑笑,“朕知晓了。”

  荀爽绷着脸不想说话,但是看小皇帝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模样又不得不开口,“此法虽好,但是否有些冒险?”

  董越和段煨皆是中郎将,万一二人不愿听命于朝廷,传诏之人便是九死一生。

  前不久董卓以朝廷名义派去劝关东联军退兵的大臣才被袁绍袁术兄弟阵前斩杀,董卓的亲信会比袁绍袁术还讲仁义道德?

  袁氏兄弟诛杀朝廷重臣,董贼诛杀旧主袁氏满门,这世道礼崩乐坏纲纪不存,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非逼着他当着所有人的面说是吧?

  小皇帝笔尖一顿,下意识看向好像不太赞同的老司空,“还、还要写吗?”

  荀晔猜到他们家叔祖在担心什么,不着痕迹的戳戳旁边的吕大将军然后朝他使了个眼色。

  ——噗呲噗呲,将军劝劝。

  吕布莫名其妙的看过去,“嗯?”

  荀晔:……

  眼神交流失败,荀小将军不得不指指旁边不放心让他和张文远担任天子使臣的叔祖用口型无声道,“我们一起去。”

  吕布顿了一下,终于连上脑回路,于是正色劝道,“司空放心,布与麾下中郎将高顺会带精兵随行,即便劝降不成也能及时撤出。”

  荀晔及时捧哏,“吕将军入万军之中如无人之境,麾下亦是身经百战之精兵,此行定不辱使命。”

  叔祖叔祖,信不过孙儿的口才还信不过吕奉先的武力吗?

  不战而屈人之兵比战场上取敌将首级还厉害,靠嘴皮子御敌的人才可遇不可求,您也不想让满朝文武都觉得孙儿是个无脑武夫吧?

  这次的眼神交流非常成功,荀司空瞪了眼不知收敛的臭小子,到底还是点了头。

  无脑武夫!都是无脑武夫!

  他们荀氏是书香世家,仲豫更是同辈中学问最好的,怎么这小子折腾起来一点儿都不管自己死活?

  去去去!尽管折腾去!

  回头不把“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抄三百遍就别想进门!

 

 

第26章 谁来当老大

  *

  事不宜迟, 迟则生变,说连夜出发就连夜出发。

  行军打仗十天半个月没法好好休息都是常有的事儿,荀晔拿到诏书立刻招呼吕大将军出城, 争取赶紧办完正事儿早点回来挨夸。

  荀司空磨了磨牙,气的胡子都揪断了几根。

  稳住,不着急, 现在不是唠叨的时候, 等事情忙完再说, 他非得让臭小子知道什么叫“小心谨慎”不可。

  小皇帝写完诏书拿出玉玺盖印, 目送两位诛董大功臣离开, 然后才惊叹道, “荀小将军真厉害。”

  虽然吕布当殿诛杀董卓也很厉害,但是他以前被那人吓到过很多次,现在有个能让他毫无负担真心夸赞的天神小将,凶神恶煞的虓虎猛将还是先往后挪挪吧。

  不是要无视吕将军的功劳, 他不是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的坏人,论功行赏的时候该赏的一点都不会少。他只是少夸几句而已, 吕将军大人有大量应该不会在意这些。

  小皇帝小心翼翼的在心里找补, 安慰好自己后继续夸夸。

  小辈出色也有长辈教导有方的功劳,夸荀小将军就是间接的夸荀司空,还有王司徒和其他参与谋划的大人,反正多夸几句没坏处。

  先前王司徒让他写诛董诏书他还以为会是新一轮的“老臣已在筹划,请陛下耐心等待”, 没想到这次竟是真的在筹划, 还真的成功将事情办成了。

  大功臣, 众卿都是救国救民的大功臣。

  董卓已死,悬在头顶上的利刃消失, 小皇帝不用再天天担心会不会被毒酒送走,脸上也终于不再死气沉沉,扬起笑脸对着几位大人就开始夸。

  他是什么都不会干,可他嘴甜,祖母在世时可喜欢他了,老大人们肯定也不会讨厌。

  荀爽无奈,“明光年轻气盛,让陛下和诸位大人见笑了。”

  王允笑道,“吕奉先性情桀骜,连董贼都无法让他俯首听命,明光能让吕将军配合诛董可见不凡,司空莫要谦虚。”

  那吕布和董贼父子相称,没有足够的胆气谁敢到他面前提诛杀董卓?

  朝中大臣那么多,在董贼的暴虐手段之下敢明面和他过不去的都寥寥无几,要么扔掉良心助纣为虐要么明哲保身委曲求全,就连他们也都是表面迎合董卓才有诛贼的机会。

  以董卓的行事作风,就算要迁都长安也不会留给关东联军一座安然无事的洛阳城,更大的可能是强迫城内百姓一同西迁然后焚毁城池。

  人命如草芥,到时的洛阳城绝对会变成人间炼狱。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醉酒花间 穿越时空 历史衍生 爽文 基建 轻松 三国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