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明君养成计划(60)

2025-07-13 评论

  虽然汉人胡人之间很少通婚,但也不是一点儿都没有,耐心去找的话谁家都能找到几个胡人出身的远房亲戚。

  带兵打仗不能太看重士兵出身,他们身处边地就得有边地特有的开明,汉人有好人坏人,胡人也有好部落坏部落,不能直接一杆子打死。

  莫慌,张文远也就别扭这几年,等他再年长几岁就会明白“不管什么兵只要能打仗那就都是好兵”的道理。

  荀晔瞅着一副过来人模样的吕大将军,没有接话。

  吕布瞪大眼睛,“看什么看,老子当年也看胡人不顺眼不行吗?”

  “行行行,您现在老成持重稳若泰山,和张文远那种年轻气盛的毛头小子不一样。”荀晔不走心的安抚好自揭短处的吕大将军,吃完东西继续长吁短叹。

  他知道外面民不聊生,所有人都和他说百姓无衣无食卖儿鬻女,他也尽量以最坏的情况去想,但是不管身边人怎么说,没有亲眼见到依旧将想象中的百姓苦难落到实处。

  连张辽那样对并州的混乱司空见惯的人都不愿看到这种场面,他这种见识少的会觉得难受很正常。

  不想了不想了,越想越难受,不如来想想到晋阳后怎么恢复民生。

  之前的并州兵马空虚贼寇丛生,他们这次带足了兵马粮饷,直接四面开花收复失地有点难,单在太原上党周边剿匪平乱还是可以的。

  荀小将军打起精神,没去打扰吃了饭抱头痛哭的匈奴老少,而是戳戳见多识广的吕大将军,“将军,西河郡城池不少,他们被匈奴王庭赶出离石县为什么不去其他县城求官府救济?”

  并州胡人多但是汉人更多,不能所有城池的官府都是摆设,西河郡有南匈奴王庭在,大汉强盛的时候肯定在这里布下重重关卡来防备南匈奴作乱。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西河郡的官府不至于透明到完全不存在。

  “不一样,这边要么州牧、刺史、太守靠得住,要么城池本身的守官靠得住,要是两边都靠不住不出三年就会乱套。”吕布支起手肘撑着脑袋,“要是晋阳那样的大城还好,西河郡都是些小城,本身城里就没有多少粮草,供应城里的百姓尚且紧张,不能饿着城里的百姓去救济流民。”

  荀晔叹气,“也是,得先保住自身才能考虑怎么救济别人。”

  “就算有足够的粮食也不能随便给出去。”吕布眯了眯眼睛,“胡人狡诈,小城顶多两三千的守军,万一流民里混入胡人或者胡人的奸细让他们里应外合,这城第二天就得被呼啸而至的贼兵抢一轮。”

  汉人流民尚且不可信,被驱逐出族地的匈奴人就更不可信了。

  这些人要是想去哪个城池求官府救济,只怕走不到城门就得被守兵射成刺猬。

  他们人多不怕区区几十个匈奴人,小城的守兵少还要保证城里百姓的安全,那是丁点儿风险都不敢冒。

  荀晔倒吸一口凉气,但是仔细一想这种可能竟然还不小,“真是一刻都不能放松。”

  吕大将军拍拍小伙子的肩膀,“习惯就好,在并州待上两三年,见多了各式各样的诡计到时候什么都骗不过你。”

  荀小将军敲敲脑袋瓜,“好,我现在就去琢磨阴谋诡计。”

  吕布:???

  哪有这么说自己的?

  吃过饭休息一会儿,队伍再次启程。

  荀晔在匈奴老少中溜达着询问情况,感觉问的差不多了便快马追上前面的叔祖堂兄。

  有点小想法,不知道叔祖和堂兄觉得怎么样。

  小荀政委拉着荀攸钻进他们家叔祖的牛车里,郑重其事的宣布他们的新发现,“并州本就地广人稀,能南下逃难的已经逃的差不多了,如今许多村寨空无一人,田地也无人耕种,得想办法让百姓知道现在的并州不再是那个胡人肆意劫掠的并州。”

  朝廷靠不住,百姓飘零无依,要么南下逃难要么依附豪强大族,留给官府的丁口越来越少,到最后很难不演变成阿飘爹说的那种豪强大族兴风作浪的局面。

  大汉朝廷现在的确不太靠得住,但是他们靠得住,只要百姓知道并州有新州牧上任,就算百姓应者寥寥,能让各城守将守官和胡人部落知道他们来了也行。

  他们再过两三天就能抵达晋阳,没有意外的话高顺现在已经控制住上党和太原。

  行军低调是为了不扰民,现在民都快没了就别管那么多了,怎么高调怎么来。

  荀爽和荀攸耐心听完,然后问道,“如何宣扬?”

  荀晔挺直腰杆,“我带上一队兵马在官道附近清剿贼匪,反正赶路没有别的事情干,能把藏在山里的贼匪清理出来也算是功德一桩。”

  这年头的贼和贼还不一样,有大贼头子组织起来的攻打郡县残害百姓的恶贼,也有单纯活不下去不得不落草为寇的倒霉蛋。

  遇到前者重拳出击,遇到后者就劝回正道。

  别问他怎么分辨,杀人如麻的恶贼和怂唧唧连正经刀枪都没有的小贼一眼就能看出区别,根本不用特意去区分。

  荀攸和荀爽对视一眼,感觉就算反对也拦不住傻小子讨贼平乱的心。

  “沿途贼匪众多,但是山里的贼寇在我们路过之前就会远远躲开,你去哪儿讨贼?”

  “本地贼匪熟知地形有地方躲,外来的贼匪可没有。”荀晔回道,“我刚才问过了,附近谷积山里有不下十伙两百人以上的盗贼盘踞,都是前不久刚从上党逃过来的,有刚来的那些匈奴人带路不愁找不到贼窝。”

  他们出兵剿匪只会带青壮年,老少都留在队伍中,不担心那些匈奴兵有异心。

  荀攸点点头,“既然有想法那就去吧,记得和温侯说一声。”

  吕奉先别的地方不好说,带兵打仗的本事却无可争辩,他和叔祖对并州的了解都来自耳闻,还是让本地将领把把关更稳妥。

  荀晔兴冲冲下去,“好嘞,我这就去。”

  荀攸:……

  这急性子也不知道随谁。

  荀爽笑笑,“看来离京还是有好处的,能让明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朝堂水深,在京城的话就算手里有兵也不能轻易出战,外面来犯的军队不知道是谁家部曲,打着打着就会得罪人。

  并州就不一样了,四面八方全是敌,就算对面背后有别的势力也不用担心。

  荀攸叹气,“就怕他遇到什么事情都往前冲。”

  少年郎年轻气盛,路遇不平就要挺身而出,万一因此伤及自身他们怎么和家里交代?

  荀爽摇摇头,“年轻人,都是这样。”

  十几岁的年轻人想干就干,三十几岁的年轻人也没稳重到哪儿去,也不知道当初是谁看不过董卓残害忠良要亲自刺杀。

  荀攸对上他们家叔祖似笑非笑的眼神,低头抿茶不敢说话。

  ……

  冀州,邺城。

  荀衍脚步匆匆走向书房,仆从安静退下,不敢打扰主家说话。

  他和他弟荀谌同在冀州为官,荀谌是袁绍麾下长史,他则是冀州兵曹从事,是州牧属官。

  兵曹从事主管一州军事,是州牧手下最得用的从事之一,正因如此他才能那么快让家眷以及同来的乡人在邺城安顿下来。

  前两年还觉得冀州挺好,身为兵曹从事连带兵作战的机会都不多,自从袁绍袁本初来到冀州,好日子是一去不复返。

  书房里,荀悦正在翻看家书,荀彧则是在旁边整理来自各地的好友信件,二人看到怒气冲冲的荀衍都停下手里的活儿。

  荀衍倒了杯凉茶一饮而尽,然后拍桌怒道,“友若刚刚传信过来,袁本初准备和韩文节撕破脸,要派人去幽州请公孙伯圭发兵冀州。”

  这些年本就兵连祸结,俩人争夺冀州也就算了,主动请幽州兵马南下是不是脑子被驴踢了?

  请神容易送神难,他袁绍想要冀州公孙瓒就不想要?

  什么狗屁主意?能不能办点正事儿?

  荀彧皱起眉头,“冀州尚未安稳,袁本初此时夺权未免太过着急。”

  荀衍冷哼一声,一双眸子直冒火光,“诛董之功尽数落到别人身上,关东联盟声势浩大却寸功未得,他不着急谁着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醉酒花间 穿越时空 历史衍生 爽文 基建 轻松 三国同人